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03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保健 > 中医 > 求藥先求老中醫:一看就懂的中藥材選購使用手冊
求藥先求老中醫:一看就懂的中藥材選購使用手冊
上一张
求藥先求老中醫:一看就懂的中藥材選購使用手冊
下一张
prev next

求藥先求老中醫:一看就懂的中藥材選購使用手冊

作者: 曹敏兒
出版社: 台灣廣廈
出版日期: 2011-05-26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50.00
市场价格: RM53.80
本店售价: RM47.3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什麼樣的中藥適合你?
  教你選對藥材,吃對中藥,補對身體,遠離疾病
  感冒時,用葛根湯就能治療發燒、頭痛、肩頸緊繃的症狀!
  益母草加紅棗煎成湯,有很好的補血的功效
  冬天手腳冰冷,在熱水中加入紅花後泡腳可以改善。
  一次收錄130種中藥材,解決全家人的健康問題!

  .輕鬆查、聰明買、正確用,養生藥材與養生方速查速用圖典。
  挑對好藥材,才能充分發揮藥效。什麼是補氣、清熱瀉火、安神藥?又該怎麼吃才能吃出藥效?本書嚴選16大類、130種生活中常用中藥材,以完全圖解的方式搭配文字詳細說明,閱讀方便,易查易懂。買中藥、用中藥、吃中藥,一本就搞定!

  .老中醫開藥方,吃對中藥就能補對身體。
  以何首烏搭配枸杞、紅棗煮成的何首烏雞湯,是更年期女性極佳的滋補良藥;令許多家長聞之色變的腸病毒,可以試試葛根芩連湯來治療;對心情鬱結、虛煩不安、健忘失眠等症狀,喝合歡花茶可以達到益心脾、補氣血、解鬱安神的效果。

  誰說中藥治病慢?只要對症下藥,就能改善體質,保健強身,遠離疾病。

  .利用食材+藥材達到藥食同療的效果,讓良藥不再苦口。
  別等生病才求醫,照顧健康要從最平常的「吃」做起。小至感冒、過敏、腰酸背痛,大至癌症、心臟病等,都可以用食物來預防、治療、減緩症狀。

  書中介紹130道用中藥搭配天然食材做成的茶飲、湯品、美味佳餚,不需長時間熬煮中藥,教你三餐都能用簡單快速的方式,吃進自然與健康。

  .流傳千年的經典漢方養生方,為全家人的健康把關。
  感冒發燒頭痛,不想吃含有抗生素的西藥,中藥有哪些選擇?家裡正值青春期的孩子,該為他們抓什麼「轉大人」的藥方?工作疲勞、肩頸痠痛、睡不好,吃什麼藥方可以活血化瘀?

  20大經典方劑,告訴你養生藥材怎麼配、適用症狀與功效是什麼,讓你隨時針對自己與家人的不同需求,找到最合適的方劑。

本書特色

  .嚴選130種常用中藥材,詳細介紹其功效、用法用量與用藥禁忌,還有實用的「藥材小辭典」,讓你照方抓藥,藥到病除。

  .130道以中藥材搭配天然食材的養生食譜,健康美味照著做,吃補不必再吃「苦」。

  .常見的20種實用經典養生方劑大解析,治感冒、療失眠、調脾胃、補氣血自己來,藥膳養生不求人。

  .18種常見藥材聰明挑選法、78種實用藥材速查速用圖鑑,教你聰明分辨好藥材。

作者簡介

曹敏兒 

  具有中醫背景之專業編輯。致力於將博大精深的中醫智慧與養生之道,藉由深入淺出的文字,介紹給普羅大眾,讓每個人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實踐中醫的養生大法。

推薦、審定者簡介

施丞修

  為三代中醫世家,由前兩代板橋保生堂中醫診所至施丞修中醫診所,始終堅持「正確用藥」、「整體醫療」的理念。特別是中藥原材,從選材、挑選、過篩、泡製、烘乾等一絲不苟,為的是提供正確的藥品,以防偽藥傷身。

  【現任】
  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 、中醫皮膚醫學會理事、釋門少林功夫團中醫顧問 、施丞修中醫診所院長。


目錄

推薦序 老中醫的用藥智慧    施丞修
作者序 一次把中藥徹底說清楚  曹敏兒

第一章  中藥這樣買、這樣用、這樣吃才有效
瞭解藥性,對症下藥
配伍組合,發揮藥效
根據體質,吃對中藥
煎煮服藥,大有訣竅

第二章  補益藥:補益正氣,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補陽藥  【補腎陽,益精血】
.鹿茸 . 杜仲 . 冬蟲夏草 . 續斷. 補骨脂 . 肉蓯蓉
補陰藥  【滋養陰液、生津潤燥】
.玉竹 . 麥門冬 . 天門冬 . 沙參 . 石斛 . 女貞子 . 百合
補氣藥  【治療氣虛病症,補肺氣,益脾氣】
.人參 . 黨參 . 西洋參 . 黃耆 . 白朮 . 山藥 . 甘草 . 五味子 . 大棗
補血藥  【補肝,養心,益脾】
.阿膠 . 枸杞子 . 桂圓 . 當歸 . 何首烏 . 熟地黃  . 桑椹

第三章  解表藥:用於風寒或風熱引起的病證,能發汗、祛風、解熱
.細辛 . 野菊花 . 防風 . 蟬蛻 . 葛根 . 桂枝 . 柴胡 . 薄荷 . 白芷 . 荊芥 . 麻黃 . 牛蒡子 . 辛夷花 . 羌活  .紫蘇葉 .蒼耳子

第四章  清熱藥:清熱瀉火,去除濕邪,解毒
清熱燥濕藥     【用於溼熱引起的各種疾病】
.黃芩 . 黃連 . 白鮮皮 . 黃柏    
清熱涼血藥     【涼血,滋陰,清熱】
.牡丹皮 . 生地黃 . 玄參
清熱解毒藥       【清熱瀉火兼解毒消炎散結】
.板藍根 . 金銀花 . 魚腥草 . 白花蛇舌草 . 半枝蓮 . 連翹 . 蒲公英
清熱瀉火藥       【用於急性熱病,具有高熱、出汗、煩渴等症】
.石膏 . 知母 . 天花粉
清虛熱藥         【益陰,涼血退虛熱】
.地骨皮
清熱明目       【祛風清熱,涼血明目】
.夏枯草 . 決明子

第五章  瀉下藥:消除積滯腹脹、水腫,能潤腸與通便
潤下藥     【潤滑大腸,有利排便】
.火麻仁
攻下藥     【有較強的瀉下通便作用,並能清熱瀉火】
.大黃    . 芒硝

第六章  消食藥:用於飲食積滯、消化不良,能健脾開胃
.雞內金 . 麥芽 . 山楂 . 神麴

第七章  理氣藥:使氣行通順、解鬱、止痛、健胃
.陳皮 . 香附 . 木香 . 枳實 . 苦楝子

第八章  安神藥:安定神志,治療神志失常
.遠志 . 合歡皮 . 龍骨 . 酸棗仁

第九章  開竅藥:開竅醒腦,能治療神智昏迷
.石菖蒲 . 麝香

第十章  止血藥:制止人體內外各種出血
收斂止血藥    【治各種出血無瘀病症】
.仙鶴草
涼血止血藥   【用於血熱出血,如吐血、嘔血、尿血】
.白茅根
化淤止血藥    【消散瘀血止血】
.田七
溫經止血藥    【用於虛寒性的出血病症】
.艾葉

第十一章  祛風濕藥:祛除肌肉、經絡、筋骨間的風濕,並能解除疼痛
舒筋活絡藥    【祛風濕、散寒止痛、舒筋通絡】
.桑枝
祛風濕止痹痛藥   【祛風勝濕,通絡止痛,清熱消腫】
.獨活 . 威靈仙
祛風濕強筋骨藥    【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
.桑寄生 . 五加皮 . 續斷

第十二章  芳香化濕藥:具芳香之氣,能去除濕邪並健脾胃
.蒼朮 . 砂仁

第十三章  利水滲濕藥:利尿,消除體內水濕停積引起的水腫症狀等
利濕退黃藥   【治濕熱黃疸證】
.茵陳
利水消腫藥   【治水濕內停之水腫、小便不利,瀉泄、痰飲等證】
.玉米須 . 薏苡仁 . 茯苓
利尿通淋藥   【治小便短赤,熱淋、血淋、石淋及膏淋等證】
.車前草 . 地膚子 . 木通

第十四章  祛痰止咳平喘藥:祛痰、消痰,制止或減輕咳嗽和喘息
止咳平喘藥   【制止咳減輕哮鳴和喘息】
.杏仁 .白果 . 款冬花 . 桑白皮 . 紫菀
溫化寒痰藥   【用於寒痰、濕痰的症候,如咳嗽氣喘、痰多稀薄及肢節酸痛等病症】
.白附子
清化熱痰藥    【用於熱痰咳嗽,痰多色黃】
.枇杷葉 . 桔梗 . 川貝母 . 彭大海  . 羅漢果

第十五章  活血化淤藥:通暢血行,消除淤血
.延胡索 . 益母草 . 牛膝 . 紅花 . 鬱金 . 桃仁 . 乳香 . 沒藥 . 雞血藤 .川芎 .丹參 .王不留行

第十六章  平肝息風藥:治療肝氣亢進引起的眩暈、癲癇抽搐等症
.牡蠣 . 天麻

第十七章  收澀藥:具有止汗、止咳、止血、止瀉、固精、縮尿等功效
. 芡實 . 蓮子

第十八章  20大經典養生方劑
. 荊防敗毒散 . 玉屏風散 . 天王補心丹 . 參苓白朮散 . 血府逐瘀湯 . 加味逍遙散 . 葛根湯 . 銀翹散 . 香砂君子湯 . 補中益氣湯 . 甘麥大棗湯 . 獨活寄生湯 . 甘露飲 . 六味地黃丸 . 黃連解毒湯 . 十全大補湯 . 生化湯 . 麻仁丸 . 消風散 . 白虎湯

第十九章  正確中藥材這養買

第二十章  78種常見藥材速查圖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