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470,66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艺术总论 > 後現代主義的鐮刀:晚期社會主義的藝術文化
後現代主義的鐮刀:晚期社會主義的藝術文化
上一张
後現代主義的鐮刀:晚期社會主義的藝術文化
下一张
prev next

後現代主義的鐮刀:晚期社會主義的藝術文化

作者: 阿雷斯.艾爾札維克、高名潞、波利斯.葛洛伊斯、彼得.喬治、傑拉多.莫斯奎拉、密斯科.蘇瓦科維奇
出版社: 典藏藝術家庭
出版日期: 2010-02-1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市场价格: RM64.60
本店售价: RM56.80
用户评价: comment rank 5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這本精彩的合集深入觀察前蘇聯、中歐、巴爾幹半島、匈牙利、斯洛維尼亞、南斯拉夫、古巴與中國的藝術與藝術家。揭露出面對時代巨變的藝術家如何記錄社會主義視野的枯竭、如何吸收如:構成主義、普普藝術與觀念藝術等藝術運動的典範及西方流行文化的挑釁。

  柏林圍牆塌毀,蘇聯政權崩解,中國共產主義走上資本主義的路線,我們的世界見證了一場空前的政治與社會轉變。面對如此巨變,身處其中的藝術家以一種他們自己的革命作為回應。這場革命所採取的形式,也就是這些1980年代的藝術家如何記錄他們社會這段充滿創傷的過渡期,從日漸衰微的社會主義轉換成一個不安的未來,均於本書中一一浮現。這本精彩的合集是由學者或藝評家深入觀察前蘇聯、中歐、巴爾幹半島、匈牙利、斯洛維尼亞、南斯拉夫、古巴與中國的藝術與藝術家。他們都是其動盪文化風景中的參與者,所捕捉的是世界藝術史中一段從上個世紀到現代文化政治過渡期中一個重大的關鍵時刻。

  這些作者關注的是各國藝術家對於這時期社會與政治挑戰的不同回應,而他們的文章也以一種清晰的模式,揭露出藝術家如何記錄社會主義視野的枯竭、如何吸收藝術運動(像是構成主義、普普藝術與觀念藝術)的典範以及西方流行文化的挑釁。內容著重的並非源自於資本主義的後現代主義(capitalist postmodernism),而是強調由此所形成的後社會主義的後現代主義(postsocialist postmodernism)之獨特視野。本書將首次清楚地定義與闡明此種藝術∕政治上的革新。

作者簡介

阿萊斯.阿雷斯.艾爾札維克 (Ales Erjavec)

  為斯洛維尼亞科學暨藝術研究院科學研究中心的哲學所研究顧問與盧比亞納大學的美學教授。

波利斯.葛洛伊斯 (Boris Groys)

  出生於東柏林,在聖彼得堡學習哲學與數學,並在莫斯科的許多研究機構作研究人員。1981年,移居西德。目前於卡爾斯魯爾的藝術與媒體科技中心任美學與媒體理論的教授。

密斯科.蘇瓦科維奇 (Misko Suvakovic)

  為貝爾格勒的藝術大學音樂學系美學與藝術史教授。

彼得.喬治 (Peter Gyorgy)

  為布達佩斯羅蘭大學的美學與大眾傳播副教授。

傑拉多.莫斯奎拉 (Gerardo Mosquera)

  為哈瓦那的藝評家、歷史學家與作家,以及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的策展人。

高名潞 (Gao Minglu)

  為「中國現代藝術展」與「蛻變與突破:當代華人新藝術展」的策展人。

譯者簡介

楊珮芸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畢,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所碩士,撰寫後現代攝影論文。曾任中研院歐美所助理,現為自由譯者。


目錄

從對立到多元的藝術迷走-後現代主義到後社會主義的解讀 潘□

前言 馬汀.杰

導論 阿雷斯.艾爾札維克

另一種注視─蘇維埃世界的俄國非官方觀點 波利斯.葛洛伊斯

第二章 藝術作為一種政治機器—中歐與巴爾幹半島的晚期與後社會主義分裂 密斯科.蘇瓦科維奇

第三章 新斯洛維尼亞藝術—斯洛維尼亞、南斯拉夫、自我管理與1980年代 阿雷斯.艾爾札維克

第四章 國家社會主義晚期的匈牙利邊緣藝術 彼得.喬治

第五章 新古巴藝術 傑拉多.默斯奎拉

第六章:中國後烏托邦前衛藝術 高名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