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6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亲子教养 > 潜能/学习力启发 > 媽媽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醫師【暢銷增訂版】
媽媽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醫師【暢銷增訂版】
上一张
媽媽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醫師【暢銷增訂版】
下一张
prev next

媽媽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醫師【暢銷增訂版】

作者: 張兵
出版社: 凱信企管
出版日期: 2011-03-23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50.00
市场价格: RM38.50
本店售价: RM33.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增訂版特別新增!】

  .Q&A:媽媽最想知道的答案
  .媽媽一定要避免的30句話

  只有對的方法,才能讓媽媽不必忙翻天,
  用極有限的時間也能養育出身心健全的小孩!

【為孩子煲一碗營養均衡的心靈雞湯】

  只有讀懂孩子的心理,才能更好的對症下藥和因材施教;
  同時你只有透過不斷學習來教育好自己,
  才能更完美的教育出你健康快樂的「心肝寶貝」!

  每位母親都是孩子天生的「心靈導師」,
  時時刻刻都在教育孩子——怎麼說話、怎麼做事、怎麼為人!
  這些無形的「愛的教育」,足以讓一個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長下去。

  如果現在你只用20%的心力來養育孩子,
  孩子長大後就會讓你花80%的時間來擔憂!

  別讓你的孩子,
  需要花錢才能買你的時間!

本書特色

  .細緻分析每一年齡層孩子的心理變化。
  .附有孩子的「氣質類型測試」,有效協助妳掌握孩子的特質。
  .詳細敘述媽媽如何應對「叛逆期」的孩子心理特性。
  .從「心理學觀點」出發,協助妳降低親子衝突,奠定親子溝通的基礎。
  .「一定要避免的教養禁忌」讓妳檢視教養方法,避免走入教育迷思。
  .每一章結束皆有溫馨「教養心理小提示」,協助妳總結並牢記教養重點。
  .最大特色:運用明瞭的「實際案例」講述與孩子的互動方法,讓妳更加親近孩子。

作者簡介

親子教養專家 張兵

  金石堂2010年度10大教養作家之一。親子教育、幼兒教育專家,多年來致力於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和推廣,出版過多本讓千萬父母爭相參閱的暢銷經典。同時,還致力於原創文學創作,並曾入選多項文學獎項。

  作者在本書中提到:「在孩子長大成人之前,如果能夠花80%的心力來養育孩子,那麼孩子長大之後,妳只需要花20%的心力來關切他;但如果現在妳只用20%的心力來養育孩子,孩子長大後可能就會讓妳花80%的時間來擔憂!」這是一本作者多年教育經驗的總結,其所選材料和案例皆具有廣泛的代表性,盼望能給予家庭教育最積極、有效的幫助。


目錄

第一章 小孩的心理不簡單
尼采說,孩子是天生的哲學家。是的,他們不諳世事,但是他們的許多小動作裡都反映出心理深層的「思考」。所以,從現在開始,別再小看你的孩子了!有的時候,你真的不懂他們到底在想什麼。

幼兒完美敏感期:不要破壞孩子眼中的完美!
0 ~ 1歲嬰兒期:建立基本信任的關鍵階段
寶寶3歲前的記憶到哪裡去了?
3 ~ 12 歲為何叫「水泥期」
孩子的童年需要經歷哪些心理體驗
孩子的每個「第一次」都很重要
踢開絆腳石,引導孩子走出不快樂
如何面對孩子的第一、第二叛逆期
讓孩子像孩子,孩子不是「小大人」

第二章 什麼樣的水,養什麼樣的魚:好孩子來自好環境
卡爾.威特說:「對於孩子來講,倘若家庭教育不好,就算由那些最優秀的教育家進行最認真的教育,也不會有好的效果。」只有讓孩子的心靈受到呵護,內心才會充滿陽光,孩子也才能健康的成長。

環境,也是孩子的老師
「遺傳」不是教育失敗的「擋箭牌」
「小冤家」來自「大冤家」
期望過高的父母是「妖魔」
父母吵架,孩子不幸
孤獨媽媽背後的憤怒目光
孩子最需要的四種成長環境

第三章 用正確的方法愛孩子——做孩子最好的心理醫師
成為父母是多麼幸運的事,因為你可以在一個毫無所知的心靈裡,播種愛、培養愛、傳播愛。所以,請用對的方法愛孩子,那麼,你就能親眼看著一個懵懂的心靈長出愛的果實。

缺少愛,導致孩子「心理性矮小症」
「心理肥胖兒」的溺愛綜合症
擁抱孩子,遠離「皮膚饑餓」
母愛,孩子心理的安全島
父親,就像是孩子的加油站
被愛也有自主權:愛不是限制自由
提醒自己,別付出「錯誤的愛」

第四章 小孩子大心理——孩子行為背後鮮為人知的真相
孩子有些大人無法理解的「怪癖」。有的喜歡惡作劇,沒有他做不到的,只有他想不到的;有的喜歡隨時隨地抱著娃娃,只要別人拿走娃娃,她就會痛哭不已,甚至不吃不睡……你知道這些「怪癖」背後的原因嗎?

孩子為什麼喜歡丟玩具
淘氣鬼背後的祕密
孩子喜歡告狀,是怎麼回事?
虐待小動物:孩子精神壓力的定時炸彈
總是抱著洋娃娃的小女孩
「世上只有媽媽好」,過分依戀也是病
嫉妒心,是孩子心理發展的正常現象
聽話的孩子≠好孩子
過動症讓孩子的屁股長釘子
孩子為什麼要說謊

第五章 氣質不同,教養方法大不同
父母應該知道,每個孩子的氣質都是不同的。如果你的孩子天生的氣質就是屬於「調皮型」,自然不能乖乖的坐在那裡,他需要你來幫助他,讓容易躁動的情緒穩定下來,而不是問他為什麼。

先了解孩子的氣質,才能給孩子最適當的教養
你的孩子屬於哪一型?
氣質沒有好壞之分,教育方法卻有對錯之別
教育「暴躁型」的孩子:熱情是動力,衝動是魔鬼
教育「正經八百型」的孩子:執著雖好,但更需變通
教育「享樂型」的孩子:不要做情緒多變的小交際家
教育「憂鬱型」的孩子:善加發揮多愁善感的特點

第六章 巧妙的讚賞和批評,是孩子正向發展的動力
在家庭教育中,「讚賞」和「批評」是兩種不同的教育元素,只要缺少其中的任何一個,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只有讚賞的教育,孩子容易盲目驕傲;而只有批評的教育,會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

犯錯,帶給孩子成長的機會
家庭教育中,「讚賞」和「批評」缺一不可
捨不得「讚賞」,孩子也會變得令你無法「讚賞」
體罰,讓孩子身痛,家長心痛
「不要你了!」只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善用「計時隔離」,讓孩子冷靜下來
責罵孩子,一天最多兩次
挖苦、諷刺讓孩子心理出現障礙

第七章 不要讓孩子的情緒越過「警戒線」
精神分析大師佛洛依德認為,每個人的身體裡面都有一個儲存負面情緒的「情緒水庫」,如果一個人負面情緒過多,就會超過「情緒水庫」的警戒線,出現情緒失控和心理問題,孩子也不例外。

讓孩子在塗鴉中發洩情緒
給孩子一個宣洩的空間
積極暗示,讓孩子擺脫負面心理
運動,讓孩子擺脫負面情緒
哭泣,是自然的康復過程

第八章 及時消除孩子成長的心理障礙
看到孩子總是一個人玩,會引導孩子和別的小孩玩;發現孩子總是問自己一些,想一下就能知道答案的問題,會鼓勵孩子自己獨立行動和思考……這就是好的父母,在無形的教育中,消除孩子成長的心理障礙,而不是等到孩子生病了,才帶他去找心理醫生。

自閉症——寧可一人看螞蟻也不和其他孩子玩
懷疑癖——吃了蘋果卻還懷疑蘋果是什麼顏色
空想——活在假的世界裡
佔有欲——喪失自我,成為物質的奴隸
自卑感——你的不允許代表孩子連一個杯子都不如
過度恐懼——遇到新奇的事物就嚇得大叫
強迫症——一個小時就要換雙襪子

第九章 為孩子煲一碗營養均衡的心靈雞湯
孩子健全的心理需要培養,而培養的關鍵則是父母為他煲的「心靈雞湯」。「尊重」之湯可以培養出孩子的自尊;相反的,「苛刻」之湯培養出孩子的抑鬱……那麼,你為孩子煲的是什麼湯呢?

在公共場合要替孩子留面子
蹲下來,試著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
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
爸媽的教養策略要一致
認真回答孩子的每個「為什麼」
不要過度干涉孩子,孩子也需要自己的心靈空間

第十章 在孩子身上種下高EQ的種子
一個人80%的成功來自他的EQ,當然,一個人的失敗也和他的EQ息息相關。而一個人要能開心自在地活在這個世界上,更不能沒有良好的EQ。所以,請送給孩子培養高EQ的種子,這要比你給他萬貫家財,來得更寶貴!

放手,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
別在孩子的身上貼負面標籤
同理心,使孩子能設身處地理解他人
學會自律,孩子便懂得自動自發
謊言,會一代一代傳下去
分享,懂得給予的孩子會收穫更多
挫折承受力,讓孩子免於成為易碎的瓷娃娃
冒險的熱情,是孩子通往成功的階梯

第十一章 爸爸媽媽要避免的教養禁忌
英國教育思想家洛克說:「教育上的錯誤和配錯了藥一樣,第一次弄錯了,絕不能指望用第二次和第三次去補救,它們的影響是終生清洗不掉的。」一個好的父母,不是在孩子心理出現問題之後,慨嘆「悔之晚矣」,而是要在教育之初,就封閉孩子走向歧途的通道。

不給孩子說話的權利
用物質「賄賂」孩子
給孩子不切實際的承諾
不停的嘮叨
放縱,是孩子任性的來源
冷暴力,讓孩子走向心靈南北極
不讓孩子玩耍,孩子就沒有了成長
總是讓孩子做不喜歡的事
粗魯的教育無法培養出有禮貌的小孩
把孩子當自己的玩具&把自己當孩子的玩具

附錄 Q&A媽媽最想知道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