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9,798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文学研究 > 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
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評

作者: 楊小濱(Yang Xiaobin)
出版社: 麥田
出版日期: 2010-07-2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00.00
市场价格: RM46.20
本店售价: RM40.7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法蘭克福學派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流派。它的思潮由於在政治、社會、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中的否定和反叛的力量,極大地震動了西方思想文化界,甚至引發了六○、七○年代歐美各國的激進運動。

  作為它整體思想的一部分,法蘭克福學派的美學和文化理論從哲學以及社會政治的角度出發,對現代主義的文學和藝術進行了獨特的闡釋,由此而成為當代美學中極有先鋒性和衝擊力的思潮。

  和當代美學的大部分其他流派不同,法蘭克福學派不是通過心理學或符號學的理論,而是通過社會哲學和意識形態的分析,確定了現代主義的美學在當代社會中否定的和進步的作用。

  本書系統地闡述了法蘭克福學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阿多諾、班雅明、馬庫色等人的美學和文藝理論,提供了探討諸如現代美學、現代主義文學和藝術、大眾文化、西方馬克思主義等問題的新的視野。

  然而,為什麼在這個時刻仍要讀法蘭克福學派,作者在〈阿多諾與中國(後)現代性〉這篇文章中,將中國的五四運動視為西方現代性概念的展現,阿多諾對西方現代性的論述也可與今日中國產生聯結。

  作者在文中指出,中國現代性的特色在於:傳統已經是現代性,而現代性又返回了傳統。作為現代性的犧牲品的傳統,反過來成為現代性自身的產物。

  五四啟蒙運動的手段之一似乎是清除儒家禮教思想的桎鋯,然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五四啟蒙運動承繼了儒家理性傳統的社會功能,儒家的理性主義與近現代的理性化要求無疑有相近之處。

  阿多諾在西方文化中有一特殊位置,即他在頌揚現代主義的時候,卻預示了後現代主義的到來。他的思想透露,歷史災難徹底擊碎完整獨立的、以抒情詩人為典型的傳統主體性。

  而八○年代中期以後的中國文學,在經歷了無數的歷史動蕩與災難之後,同樣顯示了這種主體性的瓦解。新近的中國文學作品繼續從各個角度質疑啟蒙理性及其體系。

  由此可知,法蘭克福學派昔日對西方世界的提問,今日仍不斷地敲著東方的大門。

作者簡介

楊小濱(Yang Xiaobin)

  一九六三年出生於上海,祖籍山東。復旦大學中文系畢業,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文學碩士,耶魯大學文學博士,曾任教於美國密西西比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目前為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並於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開設課程。

  曾任台灣《現代詩》特約主編、《傾向》文學人文季刊特約策劃。

  著有詩集:《穿越陽光地帶》、《景色與情節》、漢英雙語詩選《在語言的迷宮裡》,另著有《歷史與修辭》、《The Chinese Postmodern》等書。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