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2,099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佛教 > 行腳走過淨土法門: 曇鸞、道綽與善導開展彌陀淨土教門之軌轍
行腳走過淨土法門: 曇鸞、道綽與善導開展彌陀淨土教門之軌轍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行腳走過淨土法門: 曇鸞、道綽與善導開展彌陀淨土教門之軌轍

作者: 陳劍鍠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 2009-09-06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80.00
市场价格: RM43.10
本店售价: RM37.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中國初期彌陀淨土教門的開展,於六、七世紀之間發生在曇鸞(476--542)、道綽(562---645)與善導(613---681?)三位大師身上。他們對於弘傳彌陀淨土教門,不遺餘力。本書對三位大師開展彌陀淨土教門的思想,提出幾個重要的見解:

  一、 曇鸞、道綽與善導對證入念佛三昧都有極為濃厚的興趣,且一再以此教導信徒,因為往生與否在於有無證入空性,即使下品往生者,雖不知空性的道理,但在臨終所發的勇猛心便能令其證入空性。

  二、 曇鸞、道綽與善導對稱名念佛的修持見解,具有甚深哲理,在稱念的同時亦操持空觀,這跟目前華人社會所推行的僅以口頭唸佛的方式不同。

  三、 曇鸞、道綽與善導對彌陀本願的推廣已成系統,亦受到肯定與注目。然這須配合懺悔來操持,亦即凡夫須懺悔、念佛,方能獲致阿彌陀佛的加被而往生極樂國。在此須再下一轉語,欲往生極樂國時須阿彌陀佛及極樂淨土的諸聖前來迎接,否則無由到達,即使證入念佛三昧者亦然,這是彰顯彌陀本願的深層意義。

  四、 稱名念佛可以通向實相念佛,也就是說,善導轉換「十念」為「十聲」,亦可證入念佛三昧。善導操持的「稱名念佛」是含有「思念」、「憶念」的內涵,即心內的憶念和口稱的聲音完全打成一片,以證入念佛三昧。

  五、 近代印光弘傳「稱名念佛」時,以《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為教學依據,他深知該章經文的教示本屬實相念佛,而特以持名念佛能證入實相念佛來詮釋《念佛圓通章》的經義,因而導出稱名念佛可以通向實相念佛,亦即得以證入念佛三昧。

作者簡介

陳劍鍠

  高雄巿人,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香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淨土思想及宋明學術思想。

  現任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著有《圓通證道---印光的淨土啟化》(2002,東大)、《淨土或問.導讀》(2004,東大),以及學術論文十餘篇。


目錄

第一章 導言 1
壹.中國彌陀淨土教門的開展 1
貳.曇鸞的十念相續與空觀思想 4
參.道綽的末法觀與創立淨土門 10
肆.道綽、善導的懺悔觀與念佛三昧 13
伍.「稱名念佛」與善導「十聲」教法 17
陸.〔附論〕印光以稱名念佛詮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20

第二章 曇鸞的空觀思想 23
壹.前言 23
貳.「十念相續」的空觀內涵:賦予下輩的救度 28
參.「生而無生」的空觀內涵:上輩的智慧體驗 44
肆.結語 50

第三章 道綽的末法觀念與淨土門的創立 53
壹.前言 53
貳.末法思潮的興起與道綽的末法觀念 56
一、末法思潮的興起 56
二、道綽的末法觀念肆 61
參.道綽歸向淨土的動機與淨土門的創立 73
一、道綽的歸淨動機 73
二、道綽創立淨土門 79
肆.結語 88

第四章 道綽、善導的懺悔觀--以末法觀念及念佛三昧為核心 91
壹.前言 91
貳.道綽、善導的末法觀念及懺悔思想 97
一、道綽的末法觀及懺悔修福思想 97
二、善導的罪惡觀及懺悔滅罪思想 109
參.善導證入念佛三昧及道綽的三懺悔 119
一、善導拜謁道綽前已證得「念佛三昧」 119
二、有關道綽「三懺悔」的疑問及其省思 25
肆.結語 132

第五章 「稱名念佛」與善導「十聲」教法 137
壹.前言 137
貳.「稱名念佛」與「執持名號」的修持內涵 139
參.「稱名念佛」與彌陀法界身之普攝三根 148
肆.「十念」轉換為「十聲」與善導的教法 156
伍.結語 166

附論:《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成為淨土宗經典的詮釋問題--以印光之詮釋為主 171
壹.前言 171
貳.印光對《念佛圓通章》的詮釋 181
一、「都攝六根」的念佛法則 182
二、「淨念相繼」與念佛三昧 185
參.《念佛圓通章》成為淨土宗經典的問題 192
一、近代以持名法詮釋《念佛圓通章》的共識 192
二、從教化立場看印光的詮釋向度 196
肆.結語 201

第六章 結論 203

附錄:曇鸞(476-542)、道綽(562—645)與善導(613—681?)之事蹟簡表 207
徵引書目 217
索引 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