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2,85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翻译文学 > 最後一葉+鶴妻+異樣人生
最後一葉+鶴妻+異樣人生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最後一葉+鶴妻+異樣人生

作者: 奧亨利/等著
出版社: 麥田
出版日期: 2002-04-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989.00
市场价格: RM152.20
本店售价: RM133.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最後一葉》

  本書從美國短篇小說家奧亨利作品中,精選七個故事重新編排譯寫,包括〈聖誕禮物〉等著名短篇。
  奧亨利是一位浪漫性格的夢想家,在他流離顛躓的人生旅途中,留下許多充滿啟示、照亮心靈的故事。
  他的文字流麗如詩,小說情節總是匪夷所思,在驚奇中滿溢生命的況味。本書插畫為二十世紀初美國著名女畫家瑪麗.卡莎特作品。張曼娟導讀。 

  作者:奧亨利,本名威廉.悉尼.波特(William Sydney Porter),是美國著名的小說家。他生於醫生家庭,十五歲開始就在家鄉的藥房當學徒。他曾經作過許多不同領域裡的工作,如會計員、土地辦事員、和新聞記者和銀行出納員等職業。1898年,他因為創辦的雜誌倒閉,短缺銀行現金而被補,但由於他的藥劑師身分讓他在獄中備受禮遇。他在服役期間以筆名「奧亨利」開始發表小說,立即受到讀者和出版界的注意。1910年,奧亨利表現優異,提前獲釋,接著,他在1902年時遷居紐約市專事寫作,展現了旺盛的企圖與創作力。他的小說十分富有故事戲劇性,筆觸詼諧機靈,常有意想不到的結局,為二十世紀初的美國文壇開闢短篇小說的新典範。

《鶴妻》

  桃子裡的嬰兒,飄落的櫻花,藏起魚尾,女孩無言地彩繪起紅蠟燭,海裡回來,浦島太郎看著消失的家園……童話,從不思議的山林與海洋中,出現。在日本童話裡,或許是先天地理環境的因素,大多故事都與海洋脫離不了關係,漁民、龍宮、人魚……豐富了童話本身,也創造出了不少探險故事。至於山林裡的奇遇,則又是另一種華麗,與仙人、惡鬼相遇的想像,替苦悶的庶民生活增添起伏變動的因子。日本童話,是從山林與海洋走出來的驚喜。附有精美插畫──日本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浮世繪、版畫、水墨畫……等藝術作品,重現當代文藝風情。張曼娟導讀。

《異樣人生》

  馬克.吐溫(Mark Twain,1835-1910),他生活化的敘述和口語體的風格徹底擺脫了英國文學的傳統,在美國文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的代表作除了《湯姆歷險記》、《頑童流浪記》以外,尚有本書所收錄的短篇小說。本書共挑選〈異樣人生〉、〈真實與謊言〉等六個短篇,每一則故事都展現作者在不同的環境中擺盪,靠近社會底層的歷練,飽受人情冷暖之後的創作題材。這些故事時而荒謬時而誇張,可都在在透露了馬克榔吐溫的同情心和正義感。他關心當時的美國社會,用主題嚴肅但幽默而諷刺的筆調,道盡在工業時代與傳統價值的衝擊下,人心的可笑與幽微。

本書前有張曼娟的導讀專文推薦。

作者簡介

  馬克.吐溫(Mark Twain,1835-1910),美國作家。本名塞謬爾·朗赫恩·克萊門斯。馬克.吐溫是其筆名。出生於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漢尼拔的一個鄉村貧窮律師家庭,從小出外拜師學徒。當過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軍士兵,還經營過木材業、礦業和出版業,但有效的工作是當記者和寫作幽默文學。

  馬克.吐溫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他經歷了美國從「自由」資本主義到帝國主義的發展過程,其思想和創作也表現?從輕快調笑到辛辣諷刺再到悲觀厭世的發展階段。

  他的早期創作,如短篇小說《競選州長》(1870)、《哥爾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詼諧的筆法嘲笑美國「民主選舉」的荒謬和「民主天堂」的本質。

  中期作品,如長篇小說《鍍金時代》(1874,與華納合寫)、代表作長篇小說《哈克貝裏.費恩曆險記》(1886)及《傻瓜威爾遜》(1893)等,則以深沉、辛辣的筆調諷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於美國的投機、拜金狂熱,及暗無天日的社會現實與慘無人道的種族歧視。《哈克貝裏.費恩曆險記》通過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結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僅批判封建家庭結仇械鬥的野蠻,揭露私刑的毫無理性,而且諷刺宗教的虛?愚昧,譴責蓄奴制的罪惡,並歌頌黑奴的優秀品質,宣傳不分種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權利的進步主張。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審視角度自然而獨特,被視?美國文學史上具劃時代意義的現實主義著作。

  19世紀末,隨著美國進入帝國主義發展階段,馬克.吐溫一些遊記、雜文、政論,如《赤道環行記》(1897)、中篇小說《敗壞了哈德萊堡的人》(1900)、《神祕來客》(1916)等的批判揭露意義也逐漸減弱,而絕望神祕情緒則有所伸長。

  馬克.吐溫被譽為「美國文學中的林肯」。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譯本。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