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57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励志 > 个人成长 > 識我.是我:透析自我的心理學
識我.是我:透析自我的心理學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識我.是我:透析自我的心理學

作者: 榎本博明
出版社: 博誌
出版日期: 2004-04-26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20.00
市场价格: RM33.80
本店售价: RM29.7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懷疑自己有雙重人格?老是陷入憂鬱的情緒中?對於未來出路一片模糊?

本書富含正統心理學知識與十多種活潑的性格測驗分析,幫助您更瞭解自己!

◎第一章 探索謎樣的「自己」
  馬司洛提倡需求層級理論,他認為人類在滿足衣食住行等較基本的需求後,才會一層層開始往上發展。而現今這樣豐衣足食的時代,人們已開始轉往自我心靈上的滿足。本章便介紹多重人格、演技改變行動、蛻變願望等理論,引導讀者去發現自己、認識自己。

◎第二章 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現在越來越多人因為不清楚自己未來的路,因而以延畢或打工的方式來延後出社會的時間,本章將帶領您探索這種延期償付的心理。另外,人的性格是如何培養成的?其實出生順序、性別、理想與現實自我的差距等都有很大的影響呢!

◎第三章 各式自我分析測驗
  您是否常陷入憂鬱的情緒而無法排解?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您清楚自己的價值觀為何嗎?其實戀愛傾向有很多種,您想知道自己是哪一種戀愛類型嗎?這些疑問在做過本章的分析測驗後都能讓您獲得解答!

◎第四章 讓自我形象更加清楚
  對於自己您能舉出多少個優缺點?對現狀感到不滿卻又不知如何改變?本章藉由多種的自我歷史回顧,使讀者對「自己」這個謎團更加清楚。


目錄

第一章 探索謎樣的「自己」
  1.我們其實並不了解自己
  2.探索自己並非年輕人的特權
  3.為何對心病特別關切?
  4.下意識地刺激著蛻變的願望
  5.無心之過中也暗藏涵義?
  6.何時開始了解鏡中的自己?
  7.結交朋友有助於認識自己
  8.了解內心特徵的方法
  9.多數人認為自己超過平均值之心理
  10.以自我概念決定行動
  11.從對他人的看法中了解此人的自我概念
  12.可證明出「自己沒有能力」嗎?
  13.深思有助於自我成長
  14.自我概念來自於人際關係
  15.多重人格是日本的特有文化?
  16.具體瞭解自己的身體形象
  17.藉由化妝或服裝改變行動
  18.用演技也能改變實際行動
  19.以自我概念改變自己
  20.社會規範的崩潰是探索自我的契機

第二章 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1.父母的期待奠定自我基礎
  2.性格會因出生順序而異
  3.性格會因性別而異
  4.受到「~的樣子」所束縛的角色性格
  5.他人眼光所帶來的影響
  6.由週遭人的態度與評語引導出自我評估
  7.與週遭人比較後的自我評估
  8.理想與現實自己之間的紛爭,促進自我的形成
  9.越厭惡自己越能培育現實中的自己?
  10.缺點的反面就是優點
  11.自我認同的確立可支撐自己
  12.肯定與否定的自我認同
  13.對抗性的自我認同
  14.為了自我認同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15.延期償付心理的蔓延
  16.各種延期償付心理
  17.現代是自我認同擴散的時代
  18.性格的鎧甲=解析防衛機制

第三章 各式自我分析測驗
  1.A類型的行為模式是心臟病的危險訊號
  2.A類型行為模式之檢測
  3.逃脫A類型行為模式
  4.檢測壓力程度
  5.產生壓力的要因
  6.科技壓力
  7.容易憂鬱的性格(1)
  8.容易憂鬱的性格(2)
  9.檢測憂鬱傾向
  10.因而人異的價值觀
  11.瞭解自己的價值觀
  12.二種對外開放性
  13.檢測社交性與顯示自我性
  14.瞭解人際關係特徵之自我檢測量表
  15.五種心理之檢測
  16.父母心、大人心、赤子心之分別應用
  17.戀愛的三種類型
  18.瞭解自己的戀愛傾向
  19.職業適性
  20.從對職業的興趣瞭解自己的適性
  21.檢測延期償付之程度
  22.檢測對工作的不滿程度

第四章 讓自我形象更加清楚
  1.先描繪出自畫像
  2.瞭解自我印象與他人印象的差距
  3.試著列舉自己的優點
  4.試著列舉自己的缺點
  5.掌握多個自我面向
  6.如何改變對現狀的不滿
  7.容易遭受別人什麼樣的誤解
  8.從自我歷史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