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733,10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理财 > 管理与领导 > 三十六計商學院
三十六計商學院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三十六計商學院

作者: 諸葛靜一/編著
出版社: 易富文化
出版日期: 2005-06-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49.00
市场价格: RM22.90
本店售价: RM20.2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一部應用最廣的勝戰寶典 一本商場致勝的MBA教材
  《三十六計商學院》在內容安排上獨具匠心,除了對《三十六計》進行詳細的講解外,還進行了具體分析,列舉了其在實際應用中的相關事例,並對每一計的計名來源作了介紹並用故事進一步闡釋,以生動靈活的方式再現了《三十六計》在古今中外的應用。

  ■古代兵家勝戰思維,現今商場決勝關鍵
  在兩千五百年的歷程中,《三十六計》的軍事思想哺育了無數的優秀軍事家;在兩千五百年後的今天,它將幫助我們縱橫政壇、馳騁商海、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將指引我們成為各種競爭領域內的「善之善者」。

  ■活用《三十六計》智慧 創造商場亮眼表現
  《三十六計》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其中每計名稱後的解說,均係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係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

  ■《三十六計商學院》每一計都是大家在生活及工作中最常聽到、最常用到的大智慧,務必詳細研讀並融會貫通,才能征服商場、廣結人脈!

  ■美國波音公司、日本松下電器、韓國三星公司等各大集團皆引用《三十六計》的智慧,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三十六計》為中國人的大智慧,謀略的結晶!
  活學活用《三十六計》,打開生活的大智慧,打滾商場的決戰手冊。

作者簡介

諸葛靜一 編著

  北京大學管理學院畢業,專精於中國古典書籍研究,更擅長將其活用於各企業發展當中,目前是某知名企業顧問及自由文化人。經常受邀演講,並在各大學傳授管理經驗。著作有《孫子兵法商學院》、《禪的智慧》、《易經的智謀》等書籍。


目錄

壹 勝戰計
第一計、瞞 天 過 海
此計名出自《永樂大典:薛仁貴征遼事略》,講薛仁貴瞞著不願渡海遠征的唐太宗,使之在不知不覺中渡海的事。
經典範例(一):木馬計
經典範例(二):以假亂真,瞞天過海
第二計、圍 魏 救 趙
此計語出自戰國時代孫臏「圍魏救趙」的故事。
經典範例(一):計解天京之圍
經典範例(二):微軟公司的驚人之舉
第三計、借 刀 殺 人
此計名出自明代戲劇《三祝記》。
經典範例(一):塞洛克斯公司的高價牌
經典範例(二):SONY巧借英國皇家打入英國市場
第四計、以 逸 待 勞
此計名出自《孫子兵法.軍爭篇》。
經典範例(一):曹劌論戰
經典範例(二):福特的得意傑作
第五計、趁 火 打 劫
此計名出自吳承恩的章回小說《西遊記》。
經典範例(一):清兵趁亂入關
經典範例(二):趁亂發橫財
第六計、聲 東 擊 西
此計名出自唐代社佑編纂的《通典》:「聲言擊東,其實擊西。」
經典範例(一):北非戰局的轉捩點
經典範例(二):奇招制勝的推銷術

貳 敵戰計
第七計、無 中 生 有
此計名出自《老子》第四十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經典範例(一):蘇聯元帥命喪九泉
經典範例(二):故布疑陣促銷法
第八計、暗 渡 陳 倉
《史記‧高祖本紀》。楚漢相爭時,韓信攻打章邯,明裡修從漢中到關中的山間棧道,暗中從陳倉小路殺出,使章邯大敗。
經典範例(一):美國電視廣播事業
經典範例(二):存酒的策略
第九計、隔 岸 觀 火
源自《孫子.軍爭篇》:「以治待敵,以靜待嘩。」
經典範例(一):綏靖政策引火焚身
經典範例(二):見縫插針聰明賺錢
第十計、笑 裏 藏 刀
此計的計名可追溯到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作《無可度》:「且滅喚中火,休磨笑裡刀。不如來飲酒,穩臥醉陶陶。」
經典範例(一):董卓中計
經典範例(二):咖啡館老闆的利刀
第十一計、李 代 桃 僵
此計語出自《樂府詩集.雞鳴》:「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旁。蟲來齧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經典範例(一):趙氏孤兒
經典範例(二):小商販的大發明
第十二計、順 手 牽 羊
《古今雜劇》關漢卿蟬鞭奪料:「我也不聽他說,被我把右手帶住他馬,左手揪著他眼劄毛,順手牽羊一般拈了他來了。」
經典範例(一):順手牽牛奪財寶
經典範例(二):賣水致富的掘金人

參 攻戰計
第十三計、打 草 驚 蛇
此計名出自唐人段成式的《酉陽雜俎》,說的是唐代當塗縣令王魯貪贓斂財,搜刮民脂民膏。
經典範例(一):克萊斯特的重新起飛
經典範例(二):亨氏集團的探雷器
第十四計、借 屍 還 魂
此計名出自元代岳伯川雜劇《呂洞賓度鐵拐李嶽》中的一則道教神仙故事。
經典範例(一):英國飛行員魂附女英雄
經典範例(二):菲利浦公司絕處逢生
第十五計、調 虎 離 山
《西遊記》七十六回:「……正中了我的『調虎離山』之計。」
經典範例(一):卡內基計敗佛裡克
第十六計、欲 擒 故 縱
此計名出自《老子》第三十六章:「將欲款之,必困張之;將欲弱之,必因強之;將欲廢之,必因興之;將欲奪之,必困與之。」
經典範例(一):羅斯福計取巴拿馬運河
經典範例(二):免費供酒的經商謀略
第十七計、拋 磚 引 玉
此計名出自《傳燈錄》。
經典範例(一):一把銅牌賺大錢
經典範例(二):煙臺啤酒進軍上海
第十八計、擒 賊 擒 王
此計語出自唐代詩人杜甫的《前出塞》詩:「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經典範例(一):曹操之計
經典範例(二):巴西航空一鳴驚人

肆 混戰計
第十九計、釜 底 抽 薪
此計語出自北齊魏牧所寫的《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經典範例(一):官渡之戰
經典範例(二):「盯人之術」戰之必勝
第二十計、混 水 摸 魚
此計出自《三國志.蜀志先主傳》。
經典範例(一):霍英東亂中取勝
經典範例(二):法林聯合的獨特推銷術
第二十一計、金 蟬 脫 殼
此計語出自元代《元曲選.朱砂擔》第一折。
經典範例(一):斯巴達克化險為夷
經典範例(二):波音公司的復蘇
第二十二計、關 門 捉 賊
此計依據《草蘆征略.遊兵》。
經典範例(一):開門誘敵,關門捉賊
經典範例(二):「買斷策略」
第二十三計、遠 交 近 攻
此計語出自《戰國策.秦策》:「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土,則王之寸土,得尺土,亦王之尺土也。」
經典範例(一):明治政府的兩手外交
經典範例(二):阿姆卡計勝通用
第二十四計、假 道 伐 虢
此計語出自《左傳.僖公二年》:「晉苟息請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滅虢。」是晉國要借虞國的路去進攻虢國,實質上晉意在吞併兩國。
經典範例(一):假借道蘇軍真意侵捷克
經典範例(二):松下的誠與信

伍 並戰計
第二十五計、偷樑換柱
「偷粱換柱」與「偷天換日」或「偷龍轉鳳」意思相同,語見《漁家樂傳奇》中「願將身代人金屋,做人偷天換日。」
經典範例(一):阿根廷香蕉
經典範例(二):醜小鴨變成白天鵝
第二十六計、指桑罵槐
此計語見於《紅樓夢.第十六回》:「鳳姐道:『你是知道的,咱們家所有的這些管家奶奶,哪一個是好纏的,錯一點兒,他們就笑語打趣,偏一點兒他們就指桑罵槐…… 』」
經典範例(一):原子彈的製造
經典範例(二):凱薩琳——最新鮮的食品
第二十七計、假癡不癲
此計語出自《說唐演義》第六十二回的標題「尉遲恭稱瘋魔」。
經典範例(一):孫臏圖謀
經典範例(二):同舟共濟的競爭關係
第二十八計、上屋抽梯
此計見於《三國志.蜀志》:「劉表愛少子琮,不愛長子琦。價求自安之術於諸葛亮,亮輒拒之。符乃偕亮遊園,上樓去梯,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
經典範例(一):洛克菲勒的貸款陷阱
經典範例(二):上屋抽梯討債靈
第二十九計、樹上開花
《碧嚴錄》:「體去歇去,鐵樹開花。」按此借俗語為樣語,不可強解。另見於《王鏡日.洵年鏡》:「俗諺見事難成日須鐵樹開花。」
經典範例(一):虛張聲勢
經典範例(二):白蘭地暢銷美國
第三十計、反客為主
此語曾見於《三國演義》第七十一回,此計根據《唐太宗李衛公問答》。
經典範例(一):投梁山,晁蓋反客為主
經典範例(二):松下遲到的促銷謀略

陸 敗戰計
第三十一計、美 人 計
語出《六韜.文代》:「養其亂臣以迷之,進美女淫聲以惑之。」
經典範例(一):商場「美人計」
經典範例(二):廣告公司說得到做得到
第三十二計、空 城 計
此計依據《孫子.虛實篇》中的論述,而見於《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經典範例(一):松下公司出演商戰空城計
經典範例(二):有意造成脫銷假像
第三十三計、反間計
此計出自《孫子.用間篇》:「反間者,因其敵間而用之。」
經典範例(一):巧用反間計,岳飛除劉豫
經典範例(二):發生在矽谷的反間戰
第三十四計、苦肉計
此計語見於《三國演義》:「瑜拜謝之曰:『君若肯引此苦肉計,則江東之萬幸也。』」
經典範例(一):愛情苦肉計
經典範例(二):韓國三星出高價刺激代理商
第三十五計、連環計
此計語見於《三國演義》第八回標題「王司徒巧使連環計」,又見四十七回標題「龐統巧授連環計」。
經典範例(一):七好漢智劫生辰綱
經典範例(二):鑽石圈套裡的連環計
第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此計語出自《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父子唯應急走耳。」
經典範例(一):敦克爾克大撤退
經典範例(二):以退為進,製造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