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733,10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世界史地 > 工業時代
工業時代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工業時代

作者: Andrew Langley
出版社: 正傳
出版日期: 1994-05-3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90.00
市场价格: RM75.40
本店售价: RM66.4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十八世紀起的工業革命,為人類歷史的重大事件之一。工業革命不僅改變傳統生活方式,也造成了政治、經濟及社會等方面的急遽變遷。本書以精彩的圖文描述出此期的重要人物與發明,成功地凸顥出時代的變貌。

  內附四張“透明片解剖圖”首創特殊立體設計。比利時印製。

年代表:

  工業時代沒有一定的起迄年代,但其發展已持續了二百多年。此處所表列的,即是此時期的重大發明與事件。

1681-法國密迪運河完成
1698-湯瑪斯.薩佛瑞發明蒸汽幫浦
1701-傑思羅.圖爾發明播種機
1709-亞伯拉罕.達比使用焦煤熔鐵
1712-湯瑪斯.紐昆門發明蒸汽引擎
1730-湯先德子爵發展出四步驟的作物輪栽法
1733-約翰.凱發明飛梭
1745-羅伯.貝克威爾改良家畜品種
1752-班哲明.富蘭克林證明閃電中代有電力
1760-英國農田盛行圈地制
1764-哈格理福發明多軸紡織機
1769-詹姆士.瓦特改良蒸汽引擎
1777-英國大主幹線運河完成
1779-塞繆.克倫普敦發明紡騾
1784-亨利.寇特發明熔鐵攪煉法
1785-克勞德.貝圖萊以氯漂白布料
1786-英國、法國開始使用煤油燈
1789-首座蒸汽動力棉花廠設立
1790-美國棉紡織工業始於羅德島
1793-艾利.輝特尼發明軋棉機
1797-亨利.默德斯萊發明車床
1800-亞斯桑德羅.伏特發明電池
1802-英國通過第一條工廠法案
1803-羅伯.富爾敦發明汽船
1804-理查.脫利西克發明可在軌道上行進的蒸汽車輛
1810-弗瑞德李奇.克魯普在埃森開設鐵工廠
1815-韓福瑞.戴維發明礦坑安全燈
1825-伊利運河鑿通工程開始
  -由喬治.史蒂芬生負責的斯托克頓港到達令敦之鐵路完成
1831-邁可.法拉第發現電磁旋轉原理
1832-霍亂肆虐歐洲
1834-查理.貝比吉開始研發電腦
  -英國通過新的濟貧法案
  -托爾普度萲難者事件判決
1835-由工程師布魯內爾負責的大西部鐵路開始修築
  -塞繆爾.柯特發明左輪手槍
1836-艾瑞克森發明螺旋槳推進器
1837-由布魯內爾設計的大西號汽船橫渡太平洋
1842-約瑟夫.羅威發展出人造肥料
1845-愛爾蘭馬鈴薯歉收,造成飢荒
1848-卡爾.馬克思與費德烈區.恩格斯出版《共產主義宣言》
1851-首屆萬國博覽會在英國倫敦舉行以撒.辛格發明縫紉機
1856-亨利.柏塞麥發明煉鋼轉化爐
1859-美國第一座油井在賓州開鑿
1869-太平洋聯合鐵路完成
  -蘇伊士運河完工
1871-塞尼峰隧道落成
1873-有刺鐵絲網問世
1879-湯瑪斯.愛迪生發明電燈
1885-卡爾.朋馳發明內燃機引擎

引文來源

  理查.傑佛瑞(1848-1887)曾著有許多以英國鄉間生活為背景的作品。約翰.魏斯里(1703-1791)是一位四處旅行的傳教士,同時也是美以美教派的創始人。湯瑪斯.泰爾福特(1757-1834),是一位專長橋樑及運河建築的蘇格蘭工程師。芬妮.肯寶(1809-1893)為英國一名女演員。威廉.寇貝特(1763-1835)為激進派的政治家,曾著有討論農業的書籍及文章。查理.狄更斯(1812-1870)為當時頗富盛名並具有影響力的小說家。費德烈區.恩格斯(1820-1895),德國人,曾與馬克思合著《共產主義宣言》,1848年出版。


目錄

    十八世紀的世界...4
    糧食產量增加...6
    農地裏的機器...8
    紡紗與織布...10
    棉花王國...12
    製鐵工業...14
    煤礦的開發...16
    蒸汽動力...18
    大量的發明...20
    運河...22
    鐵路狂潮...24
    大陸間的聯繫...26
    鄉村生活...28
    城市生活...30
    工廠...32
    衛生與疾病...34
    社會改革...36
    暴動與飢荒...38
    移民潮...40
    藝術與建築...42
    新動力時代的來臨...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