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542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保健 > 养生法 > 瑜伽之心
瑜伽之心
上一张
瑜伽之心
下一张
prev next

瑜伽之心

作者: 德悉卡恰
出版社: 橡實文化
出版日期: 2010-09-2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50.00
市场价格: RM69.20
本店售价: RM60.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沒有心識的狀態就叫做瑜伽。
  從瑜伽而來的收獲,是一個更為平靜、
  不沉重也不躁動的生命。
  這是第一本遵循古老的瑜伽原則,
  發展出一套活生生的呼吸藝術,
  並將步驟、程序提點清晰的瑜伽實踐書籍。

  現代瑜伽之父—奎師那阿闍梨
  他教導出世界知名的瑜伽大師,影響遍及全球:
  ●阿斯坦加串聯瑜伽的帕達比.究依思(Pattabhi Jois)
  ●經典體位法的茵佐.戴衛(Indra Devi)、
  ●正位法的艾揚格(B.K.S. Iyengar)、
  ●他的兒子--德悉卡恰,是他最後一位也是最重要的弟子,
  完整傳承了古老瑜伽的精髓與《瑜伽經》經典要義,總其成寫下這本《瑜伽之心》。

  想真正了解瑜伽,閱讀《瑜伽之心》是一輩子的任務,
  每讀一次,你就能多了解一些和上次不同的東西。

  ●奎師那阿闍梨(Sri Tirumalai Krishnamacharya),生年逾百,他的瑜伽教法,早已聞名並實踐於全球,他的學生包括了當今瑜伽名師艾揚格(B.K.S. Iyengar)、帕達比.究依思(Pattabhi Jois)和茵佐.戴衛(Indra Devi)等人,早年都曾跟隨奎師那阿闍梨學習,而後在全球廣為推行奎師那阿闍梨獨到的瑜伽見解。

  ●作者德悉卡恰是奎師那阿闍梨的兒子,完整承續了父親的衣缽。德悉卡恰透過本書,整理出父親奎師那阿闍梨瑜伽系統的菁華,並以自身的實修經驗,提出「脊椎在每個層次--身、心、靈--的修練計畫」。因此,這是第一本遵循古老的瑜伽原則,發展出一套精密修練,並將步驟、程序提點清晰的瑜伽實踐書籍。

  ●本書完整收錄帕坦伽利(Patanjali)的《瑜伽經》(Yoga Sutra)及其翻譯和注釋,以及奎師那阿闍梨所著〈瑜伽祈請精要〉(Yoganjalisaram)三十二頌,此頌保存了其教法的精髓。

  奎師那阿闍梨之子德悉卡恰,終其一生長伴父親左右,並隨其學習,目前則傳授其父的整套瑜伽教法。德悉卡恰的方法奠基於奎師那阿闍梨的根本教法,主張修習必須隨順個人不斷變化的需求,以成就療效價值的至極,而非一種方式解決所有人的問題,一種治療方式治百病。

  在《瑜伽之心》一書中,德悉卡恰呈現了其父瑜伽系統的菁華,以及自身的實修進路,將此描述為「脊椎在每個層次──身、心、靈──的修練計畫」。德悉卡恰詳述了瑜伽的所有要素:體位法、平衡、有意識地呼吸、冥想、哲學,並指示瑜伽行者如何開發出配合自身當下的健康情況、年齡、職業和生活型態的一套修練。而修練瑜伽時基本且重要的就是呼吸,因為每一個姿勢、每一個動作都源於此。平衡的結合會帶給身心和諧與秩序。

  奎師那阿闍梨從不認為瑜伽僅僅是鍛鍊身體,更意味著跨步朝向神,以求與神合一。循此道路前進的人得有堅強的意志、信念以及保持精進的能耐。在這條修道上,疾病是一種障礙,會分散專注力,必須處理掉。而運用瑜伽來治病的方式包括真言、改變飲食習慣、練習某種體位法以及呼吸控制法。

  《瑜伽之心》也細數了在瑜伽修練之路上可能遭遇的種種障礙,以及有效的解決之道。瑜伽的八個分支為制戒、內制、體位法、呼吸控制法、制感、攝心、禪那、三摩地,論理直指瑜伽本質,實而闡明人存在的本質,若能循著次第進程循序精進,終將消除無明,促進身體療癒,澄明心識。書中尚透過問答形式,釐清瑜伽修練上的許多疑慮與曖昧概念。

  奎師那阿闍梨對帕坦伽利(Patanjali)的《瑜伽經》(Yoga Sutra)有高度的評價,本書也完整收錄,並附上德悉卡恰的翻譯和注釋。奎師那阿闍梨所著的〈瑜伽祈請精要〉(Yoganjalisaram)三十二頌,也收在此書中,此頌保存了其教法的精髓,更使《瑜伽之心》一書成為從遠古大師至現代世界之瑜伽傳承的里程碑。    
 
作者簡介

德悉卡恰(T.K.V. Desikachar)

  當代最偉大的瑜伽師奎師那阿闍梨─師利.帝如瑪萊(Sri Tirumalai Krishnamacharya)之子,有結構工程師背景。德悉卡恰一向相伴父親膝下,並隨其研習,直至一九八九年奎師那阿闍梨過世為止。德悉卡恰將一生投注於瑜伽的教授,不論學生背景與能力程度,皆有教無類。他目前任教於馬德拉(Madras)紀念他父親的學校,並於歐洲、美國和紐西蘭等地授課。

譯者簡介

陳麗舟

  台大中文系畢,現就讀於政大宗教研究所。曾任電視節目企劃、編劇、出版社主編等。

  譯作:一行禪師《耕一畦和平的淨土》等;合著:《中文經典100句--六祖壇經》。

  ※特別感謝政大宗教所所長黃柏棋老師,在譯者受困於幾個梵文譯詞時給予協助。

朱怡康

  台大政治學研究所畢。合譯有《複製、基因與不朽》(桂冠)、《八正道》(香光書鄉)。現就讀於政大宗教研究所,以成為專業譯者為目標而努力中。


目錄

祝福 茵佐.戴衛
序言 芳達.史卡拉維利
承先啟後的瑜伽大師傳奇--奎師那阿闍梨
導論 奎師那阿闍梨的一生與瑜伽--訪談德悉卡恰

第一卷 瑜伽修習
1 瑜伽:概念和意義
2 瑜伽修習的基礎
3 體位法原則
4 審慎安排瑜伽練習
5 體位法變體
6 呼吸控制法
7 收束法

第二卷 理解瑜伽
8 讓心迷惑之物
9 行動必留下痕跡
10 世界存在,為了被認識,被探索
11 活在世間
12 世界存在,為了讓我們解脫
13 心識的特性
14 瑜伽之路的九道障礙
15 瑜伽的諸多道路

第三卷 帕坦伽利的《瑜伽經》

第四卷 〈瑜伽祈請精要〉

【附錄1】本書提到的原典
【附錄2】人人適用的四套練習
梵中名相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