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5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世界史地 > 橫觀東亞:從核心現場重思東亞歷史
橫觀東亞:從核心現場重思東亞歷史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橫觀東亞:從核心現場重思東亞歷史

作者: 白永瑞
出版社: 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6-03-09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50.00
市场价格: RM69.20
本店售价: RM60.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倡導東亞視角之必要性
這個視角超越以民族國家為單位的思考框架
 
《橫觀東亞》是白永瑞回顧多年來的東亞論述和連帶運動
在朝鮮半島、台灣、沖繩等核心現場
摸索東亞共生社會之路的省察成果
 
  白永瑞長期以來與韓國、中國、日本和台灣等地的知識分子建立連帶,引領東亞論述,這是他向華文世界推出的第二本史論集。

  白永瑞所說的共生社會是朝向能更充分體現人性尊嚴的區域共生社會的「作為過程的東亞共同體」,並且從這個視角對當代中國思想界、中韓關係史及台灣人認同進行梳理。突破既有的分科學術的界限,繼而探索新的學術理念和制度。

  白永瑞長久以來同時身兼研究者、教育者和編輯者,這三種角色形成的自我認同,讓他遊走於作為制度的學術和作為運動的學術之間,構思革新學術體系的學術論。並且試圖透過「社會人文學(Social humanitie)」這個新思路對歷史學、韓國學和中國學進行重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白永瑞

  1953年韓國仁川出生,現任韓國延世大學史學系敎授,延世大學文學院院長,並擔任創批社主編,前任延世大學國學硏究院院長與中國近現代史學會(韓國)會長。主要最近論著包括《回歸東亞:探索中國的近代性》(首爾:創批社,2000)、《ポスト〈東アジア〉》(共編)(東京:作品社,2006)、《思想東亞:韓半島視角的歷史與實踐》(台北:臺社,2009;北京:三聯書店,2011)、《見識台灣:韓國與台灣共尋新徑》(共編)(首爾:創批社,2012)、《在核心現場重思東亞:共生社會之實踐課題》(首爾:創批社,2013)、《社會人文學之路:作爲制度的學術,作爲運動的學術》(首爾:創批社,2014)。目前硏究集中於東亞論述比較硏究和20世紀東亞思想史。


目錄

《台灣與東亞》叢刊發行旨趣 陳芳明
我們追求怎樣的東亞──寫在白永瑞《橫觀東亞》書前 陳芳明
導論 白永瑞

第一輯 韓國的東亞論
第一章 從「核心現場」探索東亞共生之路 王艷麗、謝秀梅譯
第二章 連動的東亞,問題的朝鮮半島 宋文志、崔金瑛譯
第三章 東亞中產階層的成長與民間社會的形成 王元周譯
第四章 複合國家與「近代的雙重課題」──重審東亞二十世紀歷史 宋文志譯
 
第二輯 韓國的中台論
第一章 中華帝國論在東亞的意義──探索批判性的中國研究 崔金瑛譯
第二章 變與不變──韓中關係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崔金瑛譯
第三章 對韓國人而言台灣為何──重看韓台關係 謝秀梅譯
第四章 從核心現場重思「新的普遍」──評論「新天下主義」 崔金瑛譯
 
第三輯 社會人文學與批判性學術運動
第一章 開啟社會人文學的新地平──從「公共性歷史學」談起 謝秀梅譯
第二章 作為全球地域學的韓國學之(不)可能性──走向普遍論述的建構 崔金瑛譯
第三章 共感與批評的歷史學──為東亞歷史和解的建議 王元周譯
第四章 中國學的軌跡和批判性中國研究──以韓國為例 李珠海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