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1,740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励志 > 个人成长 > 起飛:啟動你封存的能量,突破心靈向度的19段旅程
起飛:啟動你封存的能量,突破心靈向度的19段旅程
上一张
起飛:啟動你封存的能量,突破心靈向度的19段旅程
下一张
prev next

起飛:啟動你封存的能量,突破心靈向度的19段旅程

作者: 麥克.辛格
出版社: 橡實文化
出版日期: 2010-03-2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60.00
市场价格: RM40.00
本店售价: RM35.2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展開內在的旅程,世界與我完全改變!

  停止你大腦裡的喋喋不休,
  你會開始看見心的祕密,
  帶你掙脫外在世界的束縛,前進生命的深處,
  進而解放那禁錮已久的封存能量,
  當能量開始啟動,就決定了生命如何飛躍!

  若你正在尋找不受信條與儀式障礙的實用靈修,這本書正是透過「你」所展開的心靈之旅。沒錯,在這件事上,它不需要你的知識,不需要你的分析,而是要你的直接經驗。

  閱讀本書,你會發現在一些深入的主題上面,你比自己認為的知道更多。事實上,你早已知道如何找到自己;不過是一時分心與迷惘而已。只要重新對準焦點就會了解,不只能找到自己,還能解放自己。做或不做,完全由你決定。

  本書19段旅程是一面面的鏡子,幫助你從不同角度看清「自我」,雖然即將展開的是內在的旅程,但作者提出的靈修方法相當直接而簡單,從日常的生活中開始,覺察你形影相隨的念頭及情緒,發現那股內在能量的起源與波動,接著,更進一步深入探討如何才能擺脫意識的習慣性思想、情緒與能量的形態。最後,當你放下並願意放開生命中身體、情緒與頭腦的面向時,便能引領真實自我體驗「宇宙合一」的狀態。

  無論你是首次探索內在空間,或早已致力於心靈之旅,本書都將改變你及周遭世界的關係。只要你願意以最自然與直覺的方式,誠實看待自己,你將不會再有困惑,不會再缺少活力,也不會再責怪別人。將確切地知道該做什麼。切記,若我們在找「自我」的根源,其實就是在找你。

  【誰適合閱讀?】

  1.對「自我」充滿好奇的人

  2.生活忙碌沒太多時間,但很想重新認識「自己」的人

  3.對禪修有興趣的人、有意踏上心靈之旅者

  4.想深刻鑽研、體悟心靈修行的人

作者簡介

麥克.辛格(Michael A. Singer)

  1971年佛羅里達大學經濟學碩士。攻讀博士期間,有過一次深刻的內在覺悟,之後前往閉關,專注於瑜伽與禪修。1975年,創立「宇宙聖堂」(Temple of the Universe),是有悠久歷史的瑜伽與禪修中心,在這裡任何宗教或信仰派別的人都可以一起來體驗內在平靜。長期以來,辛格在商業界、藝術界、教育界、保健與環保各方面貢獻卓著。著作內容整合東西哲學:《尋找真諦》(The Search for Truth)與《宇宙法則三論:業、意志與愛》(Three Essays on Universal Law: Karma, Will and Love)。

 


目錄

前言

第一部 喚醒意識
在裡面察覺你一直在自說自話,始終默不作聲。這是探查你生命深處的入口。意識到你正在注意「聲音」說話,是展開內在奇異旅程的起點。

1.察覺腦袋裡的聲音
2.擺脫內在的室友
3.仔細思惟:你是誰?
4.進入清明的自性

第二部 體驗能量
如果你願意體驗生命的禮物,而非對抗,則將前進生命的深處。當你達到這個境界時,會開始看見心的祕密。心是「能量流」進出以維持你的所在。這股能量啟發你並滋養你。

5.無限的能量
6.靈心的祕密
7.超脫封閉的積習

第三部 解放自我
內心敏感是不幸福的徵兆。這和身體不舒服時發出痛苦或顯現其他症狀一樣。疼痛不是壞事,它是身體和你對話的方式。

8.當下放手
9.去除心中的刺
10.為靈魂取回自由
11.痛苦乃自由的代價

第四部 跨越心牆
真正的自由很近,只在牆的另一邊而已。覺悟是很特別的事。但實際上,人們不應該聚焦於它;焦點應該放在你自製阻絕光線的牆上。

12.拆除護牆
13.高飛遠翔
14.放下虛妄

第五部 活出生命
像颱風眼一樣,它的力量是空。所有東西都繞著它旋轉,但它不動。生命的漩渦從中心取得能量,而中心則從生命的漩渦取得能量。

15.喜樂之道
16.卸下心防
17.觀照死亡
18.中道的奧義
19.上帝慈愛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