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5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社会学/社会工作 > 2010台灣與世界關係
2010台灣與世界關係
上一张
2010台灣與世界關係
下一张
prev next

2010台灣與世界關係

作者:
出版社: 時英
出版日期: 2010-08-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50.00
市场价格: RM38.50
本店售价: RM33.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2010年係延續2009
年台灣與世界關係並將新的一年變化集結許多更重要的課題是本書的重點。

  首先回顧美日安全聯盟與台灣安全之關聯。1993年的朝鮮半島危機,使美日雙方官員了解,儘管兩國之間締結有安全合作條約,但是兩國在現實上並無在區域衝突爆發時採取聯合行動的準備。1995年發生美國海軍陸戰隊員在琉球輪暴日本女學童的醜聞,導致琉球反對美軍續駐的聲浪昇高。而同年八月中旬則爆發台海飛彈危機。美日兩國乃在1996年協議調整安全聯盟關係。兩國接著於1997年修訂美日「防衛新指針」。日本在和柯林頓政府談判之後,修改美國駐軍協定,並且同意為日本自己的安全承負較大的責任。特別是承諾會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對在日本「周邊地區」進行作業的美軍部隊提供支援。但是,對何謂「周邊有事」基本上仍刻意保持模糊,並未明說包含台灣安全問題。

  總之,台灣在和中共大幅開展新關係之際,對美日安保聯盟新發展的注意,不宜有所鬆懈。台灣更要思考自己如何不是美日安全聯盟的負擔,而是能提供其助益的朋友。

  台灣和越南從1989年開始展開直接貿易,初期雙邊貿易額不大,僅有4千1百萬美元,台灣是貿易逆差,總額有2千3百萬美元。此後台、越雙邊貿易數額愈來愈多,而且一直都是台灣享有貿易順差。

  1997年爆發東南亞金融危機,台、越貿易在1998年減少,順差也減少。1999年,雙邊貿易額增加,順差也增加。以後呈遞增狀態。2000年,台灣對越南貿易順差有11億9千萬美元,至2008年,台灣對越南貿易順差達67億3千4百萬美元,占台灣對東南亞貿易順差的一半。

  台灣對東南亞的經貿投資活動,原以東協舊會員國為主,1990年代初在越南「革新」政策下開始向越南發展,投資額逐年增加,已成為台灣對東協國家最多投資國,超過原居首位的印尼的投資。台灣對越南的投資額增加,連帶地帶動台灣對越南貿易增加,台灣對越南享有貿易順差,雙邊人民往來相當密切,越南已成為台灣之新經貿伙伴國。

  台、越沒有正式外交關係,而且分屬不同政經體制,雙邊的經貿合作,不具政治針對性,而純屬於功能性的合作,也是「政經分離」的典型案例。台、越創造了雙贏的策略環境,在經濟領域開拓合作空間,越南已與日本簽署「經濟伙伴協議」(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台、越之間能否進一步朝此方向發展,是兩國猶待努力之目標。

  全球化下的國際體系,國家已無法有效的實行保護主義鞏固自身利益,為提升競爭力,各國需擬定新方針來因應,參與全球合作,藉由政策對話以及合作夥伴關係的基礎來加強與世界其他地區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