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4,89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理财 > 投资理财 > 這次不一樣:金融風暴是可以預測的?
這次不一樣:金融風暴是可以預測的?
上一张
這次不一樣:金融風暴是可以預測的?
下一张
prev next

這次不一樣:金融風暴是可以預測的?

作者: 萊茵哈特、羅格夫
出版社: 大牌出版
出版日期: 2010-09-03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80.00
市场价格: RM73.90
本店售价: RM65.0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有五個字造成財富的損失超過戰爭,這五個字就是……「這次不一樣」。

  ☆「金融危機不是偶發事件,是可以預測的!」
~
魯比尼(Nouriel Roubini),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

  ☆「要專精地質學,得研究大地震;經濟要學得通,就要鑽研大蕭條!」
~
柏南克(Ben Bernanke,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

  ☆債券天王葛洛斯2010年最常引述的一本書。

  ☆「投資史上最貴的五個字就是--這-次-不-一-樣」
~
約翰.坦伯頓

  ☆彭博(Bloomberg)專欄作家,普瑞斯里(James Pressley)評選金融危機
年度十大好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BBC、New Yorker、Barron、Bloomberg、BusinessWeek、Market Watch、CBSNews、Boston Globe、CNNMoney、Chicago Tribune、Ecomomist、Financial Times、Guardian、Forbes、New York Times、
Newsweek、Observer、Wall Street Jounal、USA Today…
英、美、德媒體佳評如潮。

  「這次不一樣」的症狀很簡單,就是認為金融危機是他國人民的陳年往事,危機不會降臨在我們身上。我們的做法比較高明,我們也比較精明,我們早已從過去的錯誤中學到教訓,過去的評價規則已不適用。

  當一位研究人員用25年的資料觀察一場「百年一遇洪水」時,只有1/4的機會,而如果以8個世紀的時間來觀察,則有32倍的機會。《這次不一樣》的特點即在於研究800年來全球金融危機史,可說是迄今跨時最長的一部著作。

  為什麼德國(從二次大戰後)不曾發生金融風暴?

  為什麼歐洲PIIGS國家(葡萄牙、愛爾蘭、義大利、希臘及西班牙)因政府負債過高,債信評等遭到調降的消息後,引發全球金融市場的動盪?

  美國次貸風暴、歐洲債務危機衝擊全球金融市場,兩位知名經濟學家研究5大洲、66個國家&地區(包括台灣)800多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史,從中世紀的貨幣流通問題到今天的各類金融危機發現,每每看似「空前絕後」的金融危機,其實不然,不論是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各種金融風暴無論看起來是如何的「這次不一樣」,其實在其它國家或地區,還是其它時間都曾經發生過….有了類似的經驗與認知,可以讓金融體系更加完善,避免風險的產生,甚至在金融風暴產生時可以妥善因應、消彌災害。彭博(Bloomberg)評選金融危機年度十大好書,紐約時報暢銷書。

  兩位作者利用廣泛的資料加以分析,顯示歷史上各種金融危機發生的頻率、持續的時間和影響程度都極度相似。他們研究了流動性危機、惡性通貨膨脹、內外債務,以及資產價格、資本流動、失業和稅收等。作者指出,政府總是試圖用各種措施挽救危機,而只看短時期資料也容易讓人輕信,危機很快就會平息。書中關於各類金融危機有一個共通處,那就是過度舉債。無論是政府,還是銀行、公司或消費者,景氣擴張時過度舉債會造成系統性風險。政府投入大筆資金看起來是在振興經濟,民間企業與組織借錢舉債則推高了房價和股價,超出了長期的可持續水準,這些使得銀行看上去比平時更加穩健,更加賺錢。這種巨額債務累積會導致風險,因為經濟會經不起信心的危機,尤其是當債務都為短期需要,不時借新還舊之時。債務催生的繁榮會讓人產生一種錯覺,以為政府決策英明,金融機構盈利能力超凡,國家的生活水準優越,但此類繁榮假象多結局悲慘。

  歷史可以給研究金融危機的人提供許多寶貴經驗。二位作者也感嘆,今昔對比,人類不太容易從歷史中記取教訓,破產的國家會拉著人民一起陪葬;而眼前的金融危機,也再次證明,沒有什麼事情不可能發生。

作者簡介

羅格夫 Dr. Kenneth Rogoff

  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現為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公共政策Thomas D. Cabot講座教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首席經濟學家與研究部主管。2008年曾經準確預言美國將會有大型銀行破產。

  官方網站www.economics.harvard.edu/faculty/rogoff

  電郵:
krogoff@harvard.edu

萊茵哈特 Dr. Carmen M. Reinhart

  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現為美國馬里蘭大學經濟系教授&國際經濟中心主任,1980年代任職貝爾斯登首席經濟學家和副總裁期間,對金融危機、原物料商品價格的循環以及國外金融情勢惡化之連鎖影響產生濃厚興趣,後來轉任到國際貨幣組織繼續專研相關主題。2007年與羅格夫都曾警告,次級房貸亂象可能引發美國金融風暴。

  官方網站terpconnect.umd.edu/~creinhar/

  電郵:creinhar@umd.edu


譯者簡介

劉真如

  台大外文系畢,曾任國內財經專業報紙國際新聞中心主任,現專事翻譯。翻譯作品包括《賺錢,在自然不過》、《基業長青》、《投機客養成教育》、《股票作手回憶錄》、《成功,從轉型開始》、《全球投資漫談》、《下一個社會》、《投機—貪婪的智慧》等等,譯作繁多,曾獲中國時報、聯合報年度十大好書獎及其他獎項。

陳旭華

  東吳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畢業,英國里茲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曾任時報出版商業叢書副總編輯、中國時報財經記者、中國時報大陸新聞中心記者、新加坡聯合早報台北通訊員、遠東經濟評論。

  現為大牌出版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