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6,03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佛教 > 慈濟實踐美學──行入證嚴上人的思想與實踐【上編】生命美學
慈濟實踐美學──行入證嚴上人的思想與實踐【上編】生命美學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慈濟實踐美學──行入證嚴上人的思想與實踐【上編】生命美學

作者: 何日生
出版社: 立緒
出版日期: 2008-11-24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20.00
市场价格: RM49.20
本店售价: RM43.3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前腳走,後腳放。
──證嚴上人

  《慈濟實踐美學》這本書對於慈濟精神的內涵與價值,有極為詳細而具有深度的陳述,而且嘗試透過近代社會科學一些重要的理論觀點來詮釋與理解。儘管許多慈濟人都是「跟著師父走」、「做就對了」,但在慈濟精神的內化與深化過程中,從中所獲致的「做中學」,或者說「服務學習」的效應,其實蘊含著深厚的科學理論。對於「慈濟學」的倡議,這樣的理論探討是極為重要的關鍵,也是本書的獨特性。

  本書作者何日生居士的專業訓練為新聞傳播,在台灣新聞界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十一年前拋棄人人稱羨的高薪職位,轉入慈濟擔任基金會發言人,並在慈濟大學擔任兼任助理教授。長期跟隨證嚴法師,作者對慈濟的內涵知之極深,但能「復為說法」,而且透過社會科學理論的詮釋,顯然需要一份真心與用心。

──摘自許木柱教授推薦序

  慈濟的實踐場域對於人性善的激發,不是透過公權力的強制,而是經由接觸苦與貧,而得到啟發。

  他們的奉獻是自發的、自願的。行善對於慈濟人不是責任,而是使命;不是任務,而是終生甚或永恆的願力。

  志工醫生追隨證嚴上人做慈濟,到往生之際,還要將大體捐給醫學院學生做學習。他們對學生說:「有一天你們會解剖我,你們要記得,那是我圓滿生命最莊嚴的一刻。而我,寧願你們在我身上劃錯十刀、百刀、千刀,也不要你們將來在病人身上劃錯一刀。」

  慈濟學的真正意義,是證嚴上人開啟了一全新的領域,這領域「以實踐著手,經由實踐讓情感得到覺醒。」

「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這是證嚴上人期許慈濟人在善的行動中最核心的觀念。

作者簡介

何日生

  慈濟大學傳播系助理教授,慈濟基金會發言人兼人文志業發展處主任,美國南加大傳播管理學院碩士。曾任台視、中天、中視、超視新聞主播及製作人、中國廣播公司節目主持人兼製作人;並曾任教於淡江、輔仁、世新等大學。曾榮獲電視金鐘獎、新聞局社會建設獎、新聞局有線電視最佳新聞節目獎;二○○四年於大愛台播出的「清水之愛」世界骨髓移植史紀錄片,更榮獲國際艾美獎,入選亞非地區最佳新聞紀錄片。著有《清水之愛──見證骨髓移植發展史》、《Great Love as a Running Water》、《一念間──我所體悟的慈濟思惟》等。


目錄

〈推薦序〉大悲大願 大愛大德 ◎王本榮

〈推薦序〉慈悲濟世的新宗教運動 ◎許木柱

〈導言〉從實踐通向情感的覺醒──寫在《慈濟實踐美學》之前

第一章 慈濟人的生命美學──實踐美學初探

第二章 慈濟與人間佛教的實踐

第三章 慈濟扶貧濟困之實踐與理念

第四章 以病為師的理念與實踐──醫院做為一個修行的道場

第五章 捨的智慧與慈濟大體解剖教育

〈後記〉愛的實踐場域之建構與推展──以實踐為主體的動態生命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