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733,10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国学常识 > 經學通論
經學通論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經學通論

作者: 葉國良,夏長樸,李隆獻/編著
出版社: 空中大學
出版日期: 1996-01-1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30.00
市场价格: RM50.80
本店售价: RM44.7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目錄

第一篇 緒論

第一章 經與經學
第一節 經字的涵義
第二節 經學一詞的涵義
第三節 從六經到十三經

第二章 經學的本質
第一節 經書的內容與思想
第二節 經學的開放性與時代性

第三章 經學研究的範疇
第一節 經書研究與經學史研究
第二節 令人研究經學的意義與應有的態度

第二篇 群經概說

第四章  周易概說
第一節 周易的名義與性質
第二節 周易的起源
第三節 周易的內容、組織與篇第
第四節 卦辭、爻辭的作者及其著成時代
第五節 十翼的作者及其著成時代
第六節 易學的傳承與派別
第七節 周易的價值及研讀的方向

第五章 尚書概說
第一節 尚書的名稱、真偽及存亡
第二節 今文尚書的內容及其寫作時代
第三節 尚書的價值

第六章 詩經概說
第一節 詩經的名稱
第二節 詩經的內容與作法
第三節 詩經的作者與時代
第四節 詩經的編集
第五節 三家詩與毛詩
第六節 詩序與詩教
第七節 四始與正變
第八節 詩經的價值

第七章 周禮概說
第一節 周禮的名義與發現年代
第二節 周禮的作者與著成時代
第三節 周禮的體例與內容
第四節 周禮的價值與影響
第五節 周禮的重要注本與研究方向

第八章 儀禮概說
第一節 儀禮的名義
第二節 儀禮的作者與著成時代
第三節 儀禮的內容與編輯體例
第四節 儀禮的價值與影響
第五節 儀禮的重要參考書與研究的新方向

第九章 禮記概說
第一節 禮記的名義與編輯過程
第二節 禮記的作者與著成時代
第三節 禮記的內容與分類
第四節 禮記的價值與影響
第五節 禮記的重要注本
第六節 大戴禮簡介

第十章 春秋概說
第一節 春秋的名稱
第二節 春秋的作者
第三節 春秋的內容與性質
第四節 春秋的微言大義
第五節 春秋的價值

第十一章 左傳概說
第一節 左傳的名稱與來歷
第二節 左傳的作者與時代
第三節 左傳的性質與解經方式
第四節 左傳的價值
第五節 左傳的傳授與重要注解書

第十二章 公羊傳概說
第一節 公羊傳的傳授、撰作者與寫定年代
第二節 公羊傳的解經方式
第三節 兩漢的公羊學家
第四節 兩漢公羊學的重要理論
第五節 公羊學對西漢政教的影響
第六節 公羊傳的注解書與相關典籍

第十三章 穀梁傳概說
第一節 穀梁傳的撰作者與寫定時代
第二節 穀梁傳的傳授
第三節 穀梁傳的解經方式
第四節 穀梁傳的價值
第五節 穀梁傳的注解書

第十四章 論語概說
第一節 論語的名稱
第二節 論語的撰輯與成書時代
第三節 論語的傳本
第四節 論語的性其與內容
第五節 論語的重要注本

第十五章 孝經概說
第一節 孝經的名稱
第二節 孝經的作者與時代
第三節 孝經的內容
第四節 孝經的性其及其入經的過程
第五節 孝經的傳本

第十六章 爾雅概說
第一節 爾雅的名稱與性質
第二節 爾雅的作者與時代
第三節 爾雅的篇卷編排與內容
第四節 爾雅的價值
第五節 爾雅的重要注本

第十七章 孟子概說
第一節 孟子的編撰者
第二節 孟子的傳本與孟子內外書
第三節 孟子的性質與內容
第四節 孟子的重要注本

第三篇 經學簡史

第十八章 先秦的經學
第一節 春秋時代的經學
第二節 孔子與六經
第三節 戰國時代的經學

第十九章 兩漢的經學
第一節 漢代經學發展的走向
第二節 漢代經學的特色
第三節 今古文之爭

第二十章 魏晉南北朝的經學
第一節 鄭學與王學之爭
第二節 經學玄理化的趨勢
第三節 南學與北學

第二十一章 隋唐的經學
第一節 南學與北學的合流
第二節 群經文字的整理
第三節 經學的統一
第四節 隋唐經學的終結

第二十二章 宋代的經學
第一節 影響宋代經學發展的內外在因素
第二節 宋代經學的特色
第三節 宋代經學著作概述

第二十三章 元明的經學
第一節 元代的經學
第二節 明代的經學

第二十四章 清代的經學
第一節 清初的經學
第二節 乾嘉時期的經學
第三節 清中葉以後的今文學
第四節 清末的古文經學
第五節 清代經學的影響

第四篇 餘論

第二十五章 經學與現實政治的關係
第一節 經學與國防外交
第二節 經學與教育
第三節 經學與法律
第四節 經學與經濟

第二十六章 經學與其它學術的關係
第一節 經學與小學
第二節 經學與史學
第三節 經學與子學
第四節 經學與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