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3,03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童书/青少年文学 > 儿童文学研究 > 我教孩子讀唐詩《下》
我教孩子讀唐詩《下》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我教孩子讀唐詩《下》

作者: 方州
出版社: 雅典文化
出版日期: 2009-06-1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40.00
市场价格: RM36.90
本店售价: RM32.5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唐代的詩人特別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聞名的偉大詩人,但除他們之外,還有其他無數詩人。他們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詩》中的也還有四萬八千九百多首。唐詩的題材非常廣泛。讓孩子藉由唐詩來了解古代先賢智慧的結晶,是最適合不過的題材。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注釋】
  人蹤:人的腳跡。蓑:蓑衣,用棕絲編織成的披在背上的雨衣。笠:用竹或草編制的圓形寬簷帽,戴在頭上以擋雨遮陽。

【譯文注釋】

  山山嶺嶺的鳥雀都已飛絕,所有的路徑人蹤滅沒。孤舟上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漁翁,在寒江獨釣挺著嚴寒,抗著風雪。

  這個漁翁形象正是詩人思想感情的寄託和寫照,即是說,在那如奇寒的政治環境的迫害下,詩人仍如漁翁一樣,無視一切,獨釣寒江,這是多麼令人敬仰的精神!


目錄

憂 時 篇

  自古文人多強項。雖說書生總以文弱的形象展示世人,可是他們卻心系天下、胸懷國家、關注時局、憂國憂民。當朝政荒廢,統治者貪圖享樂時,他們會進良言勸諫;當國破家亡之時,他們會用自己的詩篇抒發世人的感傷;當遭遇外侮時,他們會發出同仇敵愾的抗戰之聲;當國事頹廢之時,他們也會發出勵精圖治的?喊;當民不聊生時,他們又會敞開博愛人道的胸懷。這就是文人,這就是書生,是用筆和紙抗爭的戰士。

聞官軍收復失地時的喜悅/96
寒食節/99
投筆從戎的書生/101
一片冰心在玉壺/103
男兒當自強/105
江雪中的垂釣者/108
我輩豈是蓬蒿人/110
千里飛騎,只為紅塵一笑/114
因事而作的諷刺詩/117
荒誕的宮廷生活/119
不可救藥的迷信皇帝/120

愛 情 篇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割不斷的是永恆的不了情,愛情是詩歌永恆的主題,唐詩自然也少不了:君情與妾意,各自東西流。長說上皇和淚教,月明南內更無人。今生已過也,願結來生緣......這一首首詩篇共同譜寫了蕩人心魂的愛情交響曲。

紅顏薄命,阿嬌失寵/124
相見不如懷念/126
玄宗思貴妃/128
悲歌一曲人複還/130
兩片半鏡複又合/132
一詩結姻緣/133
悲歡離合總是情/135
心有靈犀一點通/137
喜極而悲的無奈/140
十年相思成枉然/142
紅葉聯姻/144
人面桃花紅/146
一代紅顏為君盡的碧玉/148
割不斷的不了情/151
道是無晴還有晴/153
一詩挽回夢中人/154
永恆的思念/157
一寸相思一寸灰/159

友 情 篇

  現代文學巨匠魯迅先生在贈別瞿秋白先生的詩文中曾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意思是說,人的一生中只要有一個充分理解自己的真朋友就可以了。在艱難困苦之中,好友心靈深處的紐帶會牢固地連在一起,患難相扶。文人是比較注重友誼的,唐詩中歌頌友誼的詩篇不勝枚舉,在詩歌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詩人們那情濃於血的無私友情。

詠牡丹以表謝意/164
逢人說項/166
思念遠方的朋友/168
司空見慣的由來/171
媳婦拜公婆/173
酒中仙堅持不受美酒/175
莫愁前路無知己/178
比千尺還深的友情/180
自古傷感多離別/182
軍營中賦詩送別/184
離別時刻,再飲一杯又何妨/187

親 情 篇

  古時,交通不便,無論是戍守邊疆還是外出做官,一旦與家人離別,便很少有機會相見;若遇上時局動盪、戰爭連年不斷,一別就是十幾年或幾十年,親人們天各一方,杳無音信,說不盡的是永遠的牽掛和擔憂,道不完的是彼此的相思與懷念,而這些,在唐人的詩歌中得到了真實的表現。

給家人報聲平安/190
思鄉的戍邊戰士/191
寂靜深夜?的思鄉情/193
久別重逢後/195
自古多情相思苦/197
天涯遊子的牽掛/200
思念遠征的夫君/202
兄弟情深/203
何日君再來/205
被權力欲望沖淡的母子情/208

悲 情 篇

  人生不如意者十常八九,有仕途的失敗,也有人生的無奈,更多的是不滿現狀卻又無能為力的憂愁和悲哀:天才少年王勃、李賀英年早逝;徒有報國之志的李白、杜甫抑鬱終生也沒有受到重用;還有孟浩然,因為一句無意寫成的詩句得罪了皇帝,從此與仕途徹底絕緣,不得已過起了隱居田園的生活......這些種種的遺憾在詩人們的筆下化作了一曲曲悲歌。

英年早逝的天才少年/212
懷才不遇的感傷/214
舉杯銷愁愁更愁/216
貧女與寒士/219
戰爭帶來的災難/221
抑鬱不得志的無奈/223
詩人的痛苦/226
杜甫的風雨漂泊路/228
宮女的不幸身世/230
士為知己者死的賢臣良相/232
謫仙賦詩感歎懷才不遇/234
宮廷的一次政變/236
大明宮慘遭浩劫/239
大詩人獄中詠蟬/240
惟有年年秋雁飛/242
中國歷史上的一場文化浩劫/244
道不盡的憂愁/246

雜詠篇

  “玉桃偷得憐方朔,金屋修成貯阿嬌”,詩人借用神話故事和歷史典故,浮想聯翩,穿越時空,寫下懷古詠史詩。“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詩人賞景觀物,思緒湧動,付諸筆端,於是寫下托物言志的詩。詩人的創作動機不同,寫出的詩歌題材不同,凡此種種,不一而足,現選取幾首,暫且名之為雜詠篇。

詩中藏典故/250
楊貴妃的七絕詩/251
求仙不成反而過早喪命/253
在朝廷做官的日本使者/255
滿城盡帶黃金甲/257
草野之中難掩鴻鵠之志/260
陳子昂摔琴一日成名/263
長安路上十五夜觀燈/265
雪夜中的追逐/268
得罪權貴,李白朝中受挫/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