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0,948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中国史地 > 孔子與弟子的故事
孔子與弟子的故事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孔子與弟子的故事

作者: 汪林
出版社: 文經閣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7-06-04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90.00
市场价格: RM29.20
本店售价: RM25.7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孔子(西元前551-前479)中國偉大的哲學家孔子是中華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學說的創始人。他的哲學思想提倡「仁義」,「禮樂」,「德治教化」,以及「均以民為體」。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山東曲阜)人,出身於沒落的宋國貴族家庭,刻苦好學。曾從事「儒」(貴族喪事贊禮者)的職業,中年時開辦私學。一度出任魯國的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職,四年後因遭小人暗算,棄職,後率弟子周遊列國,經十三年,晚年歸魯,繼續講學,整理古籍。《論語》20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紀錄。

  孔子經常被認為是宗教的創始人,但這是不正確的。孔子及少談論神,拒絕討論來世,避免任何形式的形而上學。他是一位重視個人的倫理道德和行為的現世哲學家。孔子把「仁」和「義」視為道德的最高原則,他規範著高尚者的行為。「仁」在有些時候可以解釋為「愛」,但我們最好將他理解為對人類的關心。「禮」是道德,禮節,規矩,傳統等觀點的總和。


目錄

三大教主爭寶地

文聖人與武聖人 

倒流水       

孔子造鬼   

鬼為什麼不敢進廟宇   

宥坐與斷欞         

神獸弟子   

三千烏鴉兵         

贔屭馱孔子         

七十二賢人的由來       

有教無類   

闕里的來歷         

小兒廟       

陋巷聖賢   

試顏回       

發憤為正理

景山言志

老子打啞謎         

麒麟送天書         

顏回獨留   

顏回論馬   

顏回治邑   

孔子審案   

舌戰口才鋪         

不教之地   

占卜 

辨哭 

顏回抓飯   

孔子改「鮮」

儒家與乞丐         

五穀的由來         

知我者顏回         

顏回橋       

曾參的傳說         

曾子卜居   

遇著曾參一石頭

臥冰求魚   

不過勝母坊         

曾母投梭   

城隍爺托夢         

曾參殺豬教妻     

湧泉井的故事     

曾子休妻   

曾子墓裡登雲靴 

悟道

彈琴助貓   

鬼不理的盟約     

舞雩台抒懷         

路遇陽虎   

獵場救火   

誰能再比孔子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弟子公明宣         

易席而死   

子路屠龍   

子路得名   

算帳打賭   

子路和巫馬期     

子路治蒲   

砸飯缸       

不簽不義盟約     

見南子       

馬夫索馬   

凌陽台       

過宛丘       

神鳥戲子路         

亙古一人   

贖人與救人         

子貢的嘴臭         

巧辯救衛君         

巧言亂五國         

雕刻業的祖師爺—子貢

宰予墬車   

宰予使楚   

孔子最失望的弟子       

小氣鬼子夏         

子夏與趙簡子     

最早的訓詁家     

子夏成了法家宗師       

四海之內皆兄弟 

仁者烏鴉   

孝子閔子騫         

閔子騫辭官         

魯國君子   

高柴脫險   

孔子歸魯   

怒罵冉求   

小人樊遲   

有若烙掌   

聖門「神人」     

安貧樂道的原憲 

子羽之死   

由孔鯉話紅魚     

詩禮堂       

子思問祖   

子思與魯穆公     

子思拒禮   

子思哭母   

孟軻見子思         

孟母石的傳說     

孔林之謎   

孔子墓是怎樣保存下來的     

油簍墓       

魯壁 

床上懸甕   

孔林三寶的故事 

獻楷杖孔騰得官 

「天然如意」做笏板   

聖林蓍草也傳神

趕王安石出孔廟

一夢通《五經》

智擴孔林   

天下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