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0,46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亲子教养 > 教育现场 > 孩子,一個都不放棄
孩子,一個都不放棄
上一张
孩子,一個都不放棄
下一张
prev next

孩子,一個都不放棄

作者: 李家同,博幼基金會
出版社: 圓神
出版日期: 2008-01-2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30.00
市场价格: RM35.40
本店售价: RM31.2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人類中有不幸的人,並不是一件最不幸的事;
沒有人替他們說話,才是最不幸的事!──李家同

  .爸爸早逝,媽媽跑了!曉筠和曉婷兩姊妹跟阿嬤相依為命,有時孩子迫於生命的無奈,必須提早面對殘酷的現實。她們的阿嬤雖然沒讀什麼書,但自己再咬牙苦撐也要讓無辜的孫女們受教育,將來才有實力和機會掌握自己的生命……

  .金慶仁與田秀鑾夫婦,一開始是想幫助自己的女兒,才開始補救教學的服務,進而發現部落裡因為缺乏父母關心,以致行為課業有問題的小朋友比比皆是,於是他們把對子女的愛擴大,散播給這些需要的孩子,也希望能聚集更多的力量一起努力……

  .上山擔任課輔的嚴廷岳說,這份時薪比不上去麥當勞打工的收入,可是當你遇到一個長期酗酒的父親,帶著醉意、氣喘吁吁的走上部落長坡,只為送孩子參加課輔班,父子倆臉上流露出一抹驕傲……就會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我們的社會需要有人願意當一顆善種子,默默散播愛心和溫暖。李家同與博幼基金會集結一顆顆最堅強美麗的心,透過「補救教學」的努力,讓這些窮小孩也能具備迎向未來的競爭力!

博幼基金會「補救教學」的特色,值得大家知道──

  (1)我們非常尊重孩子們的尊嚴,絕對不會消費他們,也不做任何利用他們做秀的事情。我們不在對他們做任何的施捨,而是在侍奉這些孩子們。

  (2)我們絕對因材施教,一切照基本做起。對每一位進來的孩子做一個測驗他的程度,如果他的數學程度只有國小三年級的程度,我們就從三年級的數學教起;英文更是如此。

  (3)我們注重品質管制,將課程的高低分級。如果孩子通過了第一級,就可以進入第二級,否則就繼續練習,一直到他通過第一級為止。

  (4)我們注重獎勵。凡是通過任何一級考試的同學,我們就會立刻給他一紙證明。如果一個孩子通過了某一級英文生字的考試,我們也會給他一紙證明。

本書特色

教育是窮孩子唯一的希望與機會!
聽到數學不曾進步的小孩,竟然考了九十幾分,我們忍不住大聲歡呼!
看到一個小學生經過課輔後,一口氣進步了一學年,
我們替自己打氣說:是的,博幼是在「做希望的」啊!
五年來幫助了四千多名弱勢學童,我們撒的種子,叫做「美好的未來」。

作者簡介

李家同

  台大電機系學士,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電機博士。歷任清華大學工學院院長、教務長與代理校長、靜宜大學校長、暨南大學校長,現任暨南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他非常重視人文關懷,凡事都會以愛為出發點,也特別關注弱勢族群。在大學求學期間,就常去台北監獄與新店軍人監獄當義工,目前仍為新竹德蘭中心的義工,教孩子數學與英文。

  他的書更深受大家的喜愛,尤其在中小學師生間廣為流傳,他的文章也在網路上被大量轉寄;他以獨特的充滿關懷、親切又自然的文字,訴說許多溫暖、發人深省的故事。

  著有:《李伯伯最愛的40本書》《一切從基本做起》(圓神出版)《第21頁》《讓高牆倒下吧》《陌生人》《幕永不落下》《鐘聲又再響起》等暢銷書籍。

博幼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

.秉持「不能讓窮孩子落入永遠的貧困」的理念,服務對象鎖定「窮孩子」。
.深信「窮困孩子的唯一希望來自教育」的想法,服務主軸定為「課業輔導」。
.致力「讓知識帶希望回家」的願景,達到「提升窮孩子未來的競爭力」的目標。

  博幼基金會推動「窮孩子的希望工程」,至今已超過四千名學童受惠。自行運作的縣市鄉鎮,以本會董事長李家同教授服務過的大學區域為主──從二○○三年,南投縣(暨南大學)埔里鎮、信義鄉為據點開始,到二○○六年,擴展到新竹縣(清華大學)的竹東鎮(聯電委託)、尖石、五峰(TVBS委託);二○○七年,再延伸至台中縣(靜宜大學)的沙鹿鎮等地。


目錄

<序>這一代的種子是下一代的花 李家同
<前言>因為有你,所以,謝謝你! 周淑禎

輯1 人間天使都該微笑

  孩子,原本應該要在愛的擁抱及歡笑聲中成長茁壯,然而,我們現下最常接觸到的景況卻是──因為父母離異,將年幼無知的孩子丟給垂垂老父、老母撫養;因為基本三餐都無法溫飽,父母只好離鄉背井去打拚、討生活,無法待在孩子身邊……

◎教育,是窮小孩的美麗救贖

李伯伯的話
.失落家庭事件簿
.搶救邊緣小孩──啟明的故事
.小康最迫切的願望

◎愛心,是孩子們的最佳維他命

李伯伯的話
.阿嬤的傳統教養力
.丸子家族需要茭白筍學費
.珍惜「白色眼睛」下的純真

輯2 一切從教育改變起

  知識,是一種改變窮小孩命運的「柔性Power」。這個社會需要有人願意當一顆善種子,默默用心散播愛心和溫暖,就像金慶仁與田秀鑾夫婦。堅持做對的事,即使曾經受傷、受人誤解,仍不改初衷,持續為窮小孩盡一份可為、也當為的「義務課輔」心力。還有每年暑期的「夏日部落學校」,幾百名大學生志工加入課輔行列,不僅為偏遠部落地區小孩擴充知識的吸收,對他們自己來說,與這些「山間天使」的相處更是一場美麗的相遇。

◎住家可以偏遠,教育卻不能「偏遠」

李伯伯的話
.堅持做對的事
.帶你遠眺世界

◎那些小朋友教我的事

李伯伯的話
.烙印在心中的信
.台16線上的美麗相遇
.洞悉真相,給他時間改變
.那年夏天,我學會感謝
.單純的心,濃濃的情
.簡單卻快樂的生活態度
.未加工的美麗原石

輯3 無悔付出,無私捨得

  曾經有個人,他年輕時候的願望就是當個社工人,誰知大學聯考連考三年,都沾不上社工系的邊。後來,他認真的賺錢,累積了一些財富,卻仍沒有忘記當年那個社工人的夢──他就是博幼基金會的創辦人。

  創辦人的理念與李家同教授是一貫的,也就是「不要讓窮孩子落入永遠的貧困」!在這樣的宗旨與精神之下,博幼基金會的社工員始終24小時Stany by,以需要幫助的孩子們為己任。

  或許有人覺得社工員這樣沒日沒夜的付出很傻,然而,他們是用一顆最堅強美麗的心,守護著這個社會最後的一點公義,平凡卻重要,不是嗎?

◎快樂的傻子,成就最美的事

李伯伯的話
.在陰暗處,我們選擇不放棄
.同樣的玉山,不同的希望
.老師,你可以待到我畢業嗎?

◎讓愛心做最有價值的延伸

李伯伯的話
.收起眼淚,繼續大步向前
.微薄卻昂貴的禮物
.發現孩子的最大可能
.你的態度,決定別人看你的高度

<寫於書後>他們需要的是──改寫生命的機會與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