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5,92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佛教 > 那一夜,佛洛伊德遇見佛陀,聊欲望
那一夜,佛洛伊德遇見佛陀,聊欲望
上一张
那一夜,佛洛伊德遇見佛陀,聊欲望
下一张
prev next

那一夜,佛洛伊德遇見佛陀,聊欲望

作者: 馬克.愛普斯坦
出版社: 橡實文化
出版日期: 2008-01-28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80.00
市场价格: RM43.10
本店售价: RM37.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不要害怕和壓抑欲望,而是應該重新疏導、駕馭它,為我們所用。

  因為欲望乃是最強有力的生命能量,可把我們引領至自由與極樂。

  你常滿懷興致去吃期待已久的大餐,食畢不僅沒有滿足感,甚至更為失落?總是嫌另一半陪你的時間不夠多,常在愛中感到孤單?沒有辦法忍受別人不將你放在眼裡,老是覺得自己不被喜歡?稍不順心,就暴飲暴食,焦躁難耐?孩子不聽你的話,即憤怒不已,斥聲責罵?

  追根究柢,一切都是欲望在作祟。

  不過,佛洛伊德與佛法認為欲望是人對人世痛苦現實的自然反應,一旦脫離欲望,我們就不再是自己。透過欲望,反而能幫助我們了解自我,面對生活的煩瑣與生命的困頓。因此,本書以佛陀的「四聖諦」為架構,印度神話《羅摩衍那》為經緯,融會貫通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並結合個案研究,提出各種實際建議,調和我們對欲望的矛盾觀點,讓我們對人類最弔詭的欲望情緒,有耳目一新的認識,進而透過欲望的驅力,達到身心靈的和諧與平靜。

  書中分為四個主要章節:

  〈欲望的渴求〉,講述人面對欲望的一般心理與反應;

  〈執著〉說明人一旦了解世上絕無可以帶來滿足的客體時,將會產生何種變化;

  〈執之止息〉點出,對待欲望,除了放棄與執著之外,仍有第三種方式能引領我們,讓精神驚人地成長;

  〈欲望之道〉告訴我們如何利用欲望而非為其所用,進而達到喜樂的境界。

作者簡介

馬克.愛普斯坦(Mark Epstein)

  精神科醫師,在紐約市自行開業,常受邀演講,談論佛教禪修法對心理治療的價值。已有著作包括《沒有思考者的思考》(Thoughts without a Thinker)、《碎散而不分崩離析》(Going to Pieces Without sFalling Apart)和《繼續存在》(Going on Being)。常為《三乘︰佛法概論》(Tricycle: The Buddhist Review)、《瑜伽期刊》(Yoga Journal)和《O雜誌》(O: The Oprah Magazine)撰稿。


目錄

前言:因噎廢食
第一部 欲望的渴求
第一章 《羅摩衍那》
第二章 左道
第三章 欲求不滿
第二部 執著
第四章 分離的滋味
第五章 不堪回首
第六章 出離
第三部 執著的終結
第七章 從客體到主體
第八章 促進發展的環境
第九章 果實
第四部 欲望之道
第十章 忠告
第十一章 跳進跳出
注釋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