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3,05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试用书 > 公务人员考试 > 就是這本刑法總則體系+解題書(2版)
就是這本刑法總則體系+解題書(2版)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就是這本刑法總則體系+解題書(2版)

作者: 周易,法夫子
出版社: 讀享數位
出版日期: 2016-12-2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80.00
市场价格: RM89.20
本店售价: RM78.5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為什麼要買這本?作者告訴你

  刑總理論既多且雜,多半是考生得分的障礙。為了緩解此現象,本書附有許多作者自行研發的體系圖表,搭配精簡扼要的論述,讓您在最短的時間掌握刑總重點。

  本書另有大量的國考試題與分析,並於書末附上答題版型,只要反覆練習、不斷記憶,考試便能獲得高分,刑法絕不再是拉低分數的那一科。

  一本書主義 最新進化版
  考試提醒 爭點研究
  經典試題 實務見解
  體系架構學習模式
  重要國考題型演練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周易


  政大法研所刑事法專攻

法夫子

  北大法研所刑事法專攻
  律師高考及格


目錄

本書使用說明 Ⅰ
刑總必備解題心法 Ⅴ

A 刑法之概說
壹、鳥瞰刑法
【第一節】刑事實體法與刑事程序法 A-1-3
【第二節】刑事實體法初探 A-1-4
一、規範架構 A-1-4
二、規範內容 A-1-6
三、法律效果 A-1-7
四、刑法是一部「法益保護法」 A-1-8
五、法益的分類 A-1-8
貳、罪刑法定原則
【第一節】前言 A-2-3
一、意義與目的 A-2-3
二、刑事立法之考量 A-2-4
【第二節】下位內涵 A-2-6
一、禁止以習慣法作為刑法法源 A-2-6
二、禁止類推適用 A-2-6
專題研究-類推與解釋之差異 A-2-7
三、效力不溯及既往 A-2-10
四、罪刑明確性 A-2-11
參、刑法之效力與解釋
【第一節】刑法之效力 A-3-3
一、時之效力 A-3-3
二、地之效力 A-3-7
專題研究-隔地犯 A-3-11
三、外國裁判之效力 A-3-12
【第二節】刑法之解釋 A-3-13
一、解釋方法舉隅 A-3-13
二、立法定義 A-3-17
專題研究-授權公務員之案例 A-3-19
專題研究-公立大學教授是否為刑法上之公務員? A-3-22

B 單一行為人之刑事責任
壹、故意作為犯之審查體系
【第一節】犯罪審查體系於刑法釋義學之意義 B-1-5
【第二節】刑法上之行為 B-1-6
一、行為理論之演變脈動 B-1-6
二、具有刑法品質之行為 B-1-9
【第三節】不法構成要件該當性 B-1-11
一、前言 B-1-11
二、犯罪基本類型 B-1-14
專題研究-適性犯 B-1-17
三、客觀不法構成要件-條件因果關係與客觀可歸責性 B-1-29
專題研究-風險升高理論 B-1-40
專題研究-我國實務理解之因果關係中斷 B-1-46
四、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故意與意圖 B-1-50
專題研究-刑法分則中故意之認定-以殺人故意與傷害故意之區分為例 B-1-54
專題研究-故意與意圖之區別-以竊盜罪之「竊盜故意vs.不法所有意圖」為例 B-1-58
【第四節】違法性 B-1-59
一、不法構成要件該當性與違法性之作用差異 B-1-59
二、阻卻違法事由之實例⑴-正當防衛 B-1-60
專題研究-挑唆防衛 B-1-66
三、阻卻違法事由之實例⑵-緊急避難 B-1-73
專題研究-針對社會利益的急迫危難,能否主張緊急避難阻卻違法? B-1-77
四、阻卻違法事由之實例⑶-依法令之行為 B-1-87
五、阻卻違法事由之實例⑷-依上級公務員命令之行為 B-1-93
六、阻卻違法事由之實例⑸-業務上正當行為 B-1-96
七、阻卻違法事由之實例⑹-超法規阻卻違法事由 B-1-99
【第五節】罪責(有責性) B-1-104
一、前言 B-1-104
二、罪責原則 B-1-105
三、刑法第19條修正後之立場 B-1-105
四、罪責要素 B-1-106
專題研究-延展型過當防衛 B-1-115
五、原因自由行為 B-1-126
專題研究-刑法第19條第3項之立法批評 B-1-130
【第六節】不法與罪責以外之犯罪成立要件 B-1-134
一、客觀處罰條件 B-1-134
專題研究-刑法第185條之4肇事逃逸罪「致人死傷」要素在犯罪階層體系的定位 B-1-136
二、個人解除刑罰事由與個人排除、減輕刑罰事由 B-1-138
【第七節】犯罪行為階段 B-1-139
一、前言 B-1-139
二、預備犯 B-1-142
三、未遂犯 B-1-145
專題研究-著手判斷的類型化 B-1-150
【第八節】錯誤論 B-1-177
一、哪些階層會出現「主、客觀不一致」的情形? B-1-177
二、從各階層的功能出發,釐清錯誤的本質-禁止規範與容許規範 B-1-178
三、對於禁止規範產生之錯誤 B-1-178
四、對於容許規範產生之錯誤 B-1-190
專題研究-犯罪二階層體系對於容許構成要件錯誤之處理 B-1-194
專題研究-容許構成要件錯誤的經典類型-誤想防衛 B-1-195
五、另一種觀察角度-正面錯誤vs.反面錯誤 B-1-203
六、特殊類型-包攝錯誤(涵攝錯誤) B-1-207
貳、過失作為犯之審查體系
【第一節】不法構成要件該當性 B-2-3
一、前言 B-2-3
二、過失作為犯之行為不法 B-2-4
三、過失作為犯之結果不法 B-2-13
【第二節】違法性 B-2-20
一、正當防衛與緊急避難(僅以正當防衛為例,緊急避難亦同此處理) B-2-20
二、得被害人承諾 B-2-21
參、不純正不作為犯之審查體系
【第一節】不作為犯之分類 B-3-3
一、純正不作為犯 B-3-3
二、不純正不作為犯 B-3-3
【第二節】作為與不作為之區分 B-3-5
一、早期見解-能量說 B-3-5
二、現今多數說-從規範角度區分作為與不作為 B-3-5
【第三節】審查體系 B-3-7
一、不法構成要件該當性 B-3-7
二、違法性-以義務衝突為核心 B-3-19
三、罪責-以不法意識與誡命錯誤(保證人義務錯誤)為核心 B-2-20
四、未遂犯 B-3-21
五、共同正犯 B-2-21

C 多數行為人參與之刑事責任
壹、正犯與共犯之區別標準
【第一節】主客觀擇一標準說 C-1-3
一、最高法院25年上字第2253號判例 C-1-4
二、釋字第109號解釋 C-1-4
【第二節】犯罪支配理論 C-1-7
一、行為支配 C-1-7
二、意思支配 C-1-7
三、功能支配 C-1-8
貳、正犯論
【第一節】直接正犯 C-2-3
【第二節】間接正犯 C-2-4
一、意義 C-2-4
二、承認間接正犯之原因 C-2-4
三、承認間接正犯之實質理由與依據 C-2-5
四、間接正犯之主、客觀不法構成要件 C-2-8
五、類型 C-2-11
六、間接正犯概念之擴張-承認「正犯後正犯」 C-2-14
專題研究-間接正犯著手時點之判斷 C-2-18
七、間接正犯之逾越與錯誤 C-2-21
八、排除間接正犯適用之情形 C-2-27
【第三節】共同正犯 C-2-29
一、意義 C-2-29
二、成立要件 C-2-30
三、重要類型 C-2-37
專題研究-從犯罪支配理論的觀點檢視共謀共同正犯存在的可能性 C-2-44
四、共同正犯之既、未遂 C-2-58
專題研究-共同正犯成立未遂之判準 C-2-59
五、共同正犯之逾越與錯誤 C-2-64
六、排除共同正犯適用之情形 C-2-72
專題研究-任意共犯與必要共犯 C-2-74
參、共犯論
【第一節】共犯從屬性原則 C-3-3
一、前言 C-3-3
二、共犯從屬性 C-3-3
三、我國現行刑法採取之共犯從屬模式-限制從屬性原則 C-3-4
【第二節】教唆犯 C-3-5
一、教唆犯之主、客觀要件 C-3-6
二、正犯之錯誤對教唆犯成罪之影響 C-3-11
三、教唆犯與正犯行為不一致 C-3-13
四、教唆犯之既、未遂 C-3-21
五、未遂教唆 C-3-21
六、連鎖共犯 C-3-24
【第三節】幫助犯 C-3-25
一、幫助犯之主、客觀不法構成要件 C-3-25
專題研究-相續幫助犯 C-3-26
專題研究-幫助犯之因果關係 C-3-27
專題研究-幫助犯與共同正犯之區別 C-3-29
二、幫助犯之既、未遂 C-3-31
專題研究-共犯之中止未遂與準中止未遂 C-3-32
肆、正犯與共犯之交錯
【第一節】前言 C-4-3
【第二節】不法身分與罪責身分 C-4-4

D 犯罪競合論
壹、競合之基本概念
【第一節】行為數與競合 D-1-4
【第二節】行為單數與行為複數 D-1-5
一、行為單數 D-1-5
專題研究-實行行為局部重疊(同一)之想像競合 D-1-22
二、行為複數 D-1-28
貳、附論-新刑法下連續犯與牽連犯之去留
【第一節】連續犯 D-2-3
【第二節】牽連犯 D-2-11
一、適用前提 D-2-12
二、適用案例 D-2-12

E 刑罰論
【第一節】刑事制裁體系概說 E-3
一、刑罰 E-3
二、保安處分 E-3
【第二節】刑罰 E-4
一、刑罰之種類 E-4
二、刑罰之加重與減輕 E-9
三、刑罰執行之暫緩與寬恕 E-12
四、刑罰之障礙 E-15
【第三節】保安處分 E-19
一、具有剝奪人身自由特性之保安處分 E-19
二、非干預人身自由之保安處分 E-21

F 附錄1-重要解題版型 F-1

G 附錄2-沒收修法專區 G-1


歷屆試題索引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