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1,740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励志 > 心理学 > 大人的心理學:關於笛卡兒的松果腺、巴甫洛夫的狗、和阿德勒的自卑情結
大人的心理學:關於笛卡兒的松果腺、巴甫洛夫的狗、和阿德勒的自卑情結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大人的心理學:關於笛卡兒的松果腺、巴甫洛夫的狗、和阿德勒的自卑情結

作者: 安‧魯尼
出版社: 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6-10-2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90.00
市场价格: RM60.00
本店售价: RM52.8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從惡靈附身到磁振造影,從狼孩兒到恆河猴實驗,
從前額葉切除術到電擊療法,從佛洛伊德到阿德勒……
心理學帶你探索人類心智的神祕世界。

  此事想來玄奇:每個人天生對別人來說,都是深奧的祕密,難解的謎。
 
─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我」是什麼,又在哪裡?是什麼讓我的個性和其他人不一樣?是心智、靈魂,還是身體?

  .心理學是科學嗎?但是感覺要如何測量,心智要如何計算?

  .知識是天生的還是學習來的?人類出生時真的如同一張白紙嗎?由狼群養大的「野孩子」,能和我們一樣思考嗎?

  .小嬰兒天不怕地不怕,但長大後我們的恐懼卻是從哪裡來的?從小在暴虐環境下養成的人,他該為自己的行為負多少責任?

  .我們是誰,有多少是由基因和遺傳所決定的?擁有一模一樣基因組合的同卵雙胞胎,為什麼會出現不同的個性?

  .佛洛伊德和阿德勒都相信,童年的經驗會影響成年後的人格,但兩個人理論的最大差異是什麼?

  .霍布斯相信,人類會自私自利又自相殘殺;盧梭則認為,人類有與生俱來的尊嚴和高貴。人類的天性究竟是善還是惡?

  .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願意服從權威而殺人?我們可以殘暴到什麼地步?

  十九世紀才出現的心理學這門學科,如今影響我們每個人每一天的生活,舉凡個人的喜怒哀樂、人際關係的應對、孩童的教養、廣告行銷的手法、甚至整個社會的氛圍,都和心理學有關。

  安.魯尼的《大人的心理學》有系統、有脈絡地,闡明心理學的起源與演變,列舉歷代重要的心理學家和流派、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和案例,以及精神病症的歷史和各種治療。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安.魯尼(Anne Rooney)


  在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拿到博士學位,專研中世紀文學。她曾經研究並教授中世紀的英國和法國文學,目前為專職作家,定居劍橋。

  她撰有多本探討科學史與科學哲學,以及科學與技術其他層面的書籍。目前住在劍橋,為劍橋紐納姆學院皇家文學獎助作家。

譯者簡介

洪世民


  六年級生,外文系畢,現為專職翻譯,譯作涵蓋各領域,包括《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告別施捨》、《獨居時代》、《你一定要知道的50種致命傳染病》、《文明的故事》等書。
 


目錄

導論:人類的研究

第一章、機器裡的鬼魂:心智是什麼,位於何處?
心智與物質‧三合一‧兩種心智‧靈魂被霸占‧追隨先知的腳步‧善與惡的內心戲‧解放心靈‧一或二?‧心理的機制‧「如果……那麼……」機械模組的推論‧失去理智‧三部分的鬼魂再臨‧鬼來鬼又去
 
第二章、鐵證如山:測量心智
所以──心理學是科學嗎?‧觀察的方法‧拿孩子當天竺鼠‧探究缺口‧往心智的科學邁進‧心理物理學──與心理學肉搏
 
第三章、心智與方法:我們如何思考,為何思考?
馮德的傑出發明‧結構主義‧功能主義‧功能主義成年禮‧精神分析與心理動力學‧不可分割的整體‧支持人類‧認知心理學‧社會心理學‧選擇與混合
 
第四章、從何得知:知識是天生或習得?
知的方式‧感覺與知覺‧開始知道‧理性主義者給心智工作做
 
第五章、下定決「心」:精神的砌塊
寶寶知道什麼?‧生來即知‧空白的石板‧善於組織的心智‧從頭開始‧古典制約‧操作制約‧回到心智‧心理生物學解釋一切
 
第六章、你何以是「你」?給自我下定義
先天還是教養‧星座運勢‧性情好壞‧相由心生‧基因樂透‧造一個「你」‧在你身邊‧捍衛親情‧成為自己‧自我的終結?
 
第七章、你何以成為我們的一分子?自我與社會
教養壓抑天性‧我們的心智工具包‧我們是好人,還是壞人?‧跟著群眾走‧從內驅動‧團體內外
 
第八章、與眾不同:變態心理學的研究途徑
你是怎麼回事?‧讓不正常的進來(和出去)‧生物學和大腦‧都在心裡‧逐一細數‧照護、治療與涵容‧物理治療‧眼不見為淨‧大膽的新療法‧說說就好

結論:心智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