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733,10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试用书 > 专技人员考试 > 機械設計原理<專利,國營事業>7版
機械設計原理<專利,國營事業>7版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機械設計原理<專利,國營事業>7版

作者: 王致剛
出版社: 鼎文
出版日期: 2009-05-04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80.00
市场价格: RM89.20
本店售价: RM78.5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完整介紹法律的相關知識,自法律的概念、演繹、淵源,至法律的所有種類以及重要法律介紹,內容依據國家考試題型重點來彙整,重要詞彙以重點符號標示,使考生一目了然。每章均收錄精選題庫,給予考生最新的考試題型與方向,提升實力。


目錄

第 一 章 基本原理 1
1?1 設計考慮事項 3
1?2 可靠度 4
1?3 安全因數 7
1?4 SI單位 8
1?5 公差與配合 8

第 二 章 應力分析 15
2?1 材料受負載其應力的種類 17
2?2 合成應力 19
2?3 扭轉剪應力 21
2?4 樑之應力分析 21
2?5 樑之撓度 23
2?6 應變能 24
2?7 柱之分析 25
2?8 厚壁圓筒內之應力 26
2?9 壓入及收縮配合 28
2?10 赫茲(Hertz)接觸應力 30
2?11 應力狀態分類 33
2?12 材料的危險狀態 34
2?13 應力集中因數 35
2?14 材料的殘留應力 41
2?15 材料之破壞理論 42

第 三 章 衡擊負載 69
3?1 有關衝擊負載 71
3?2 機械元件承受衝擊負載設計要點 73
3?3 扭轉衝擊 76
3?4 衝擊之等值靜力負載 77

第 四 章 疲勞負載 85
4?1 疲勞破壞 87
4?2 影響疲勞強度的因素 89
4?3 受穩定負荷之疲勞負載 92
4?4 蘇德伯安全標準(Solderberg Criterion) 93
4?5 修正古德曼準則(Modified Goodman Line) 96
4?6 受變動負荷之疲勞負載 97
4?7 低循環疲勞 97
4?8 高循環疲勞 98
4?9 表面疲勞強度 99

第 五 章 軸 123
5?1 軸之種類 125
5?2 軸設計上之注意之點 125
5?3 軸的材料 126
5?4 軸之強度設計 127
5?5 軸之剛性設計 132
5?6 傳動軸 133
5?7 旋轉軸之臨界速度 133
5?8 臨界轉速的特點及注意事項 135

第 六 章 鍵和銷 161
6?1 鍵的功用 163
6?2 鍵的種類 163
6?3 方形與矩形鍵之設計 165
6?4 方鍵之經驗數據 167
6?5 銷(Pin) 168

第 七 章 齒輪 175
7?1 齒輪 177
7?2 共軛曲線與共軛定律 177
7?3 外圓之漸開線(Involute) 179
7?4 擺線的種類 180
7?5 正齒輪各部之名稱及其定義 181
7?6 徑節(Diametral Pitch) 183
7?7 模數(Module, M) 183
7?8 齒輪的作用線、壓力角與接觸線 184
7?9 基節 185 
7?10 接觸比 185
7?11 漸開線齒輪之干涉 187
7?12 移位齒輪 189
7?13 漸開線齒輪的特性 191
7?14 正確使用漸開線齒輪的條件 191
7?15 正確使用擺線齒輪的條件 192
7?16 擺線與漸開線齒條 192
7?17 齒輪互換原則 193
7?18 漸開線與擺線齒形之比較 193
7?19 齒輪基本定律 195
7?20 正齒輪計算公式 195
7?21 常用標準齒系 196
7?22 齒輪材料 198
7?23 齒輪的損傷形式 199
7?24 由傳遞動力造成之齒輪負荷(功率) 200
7?25 正齒輪的彎曲負荷 202
7?26 齒輪間的動態負載(Dynamic Load) 204
7?27 軸承負荷之決定(軸負荷之決定) 205
7?28 內齒輪 206
7?29 螺旋齒輪 206
7?30 螺旋齒輪的負荷分析 210
7?31 螺旋齒輪的接觸比 212
7?32 斜齒輪 213
7?33 斜齒輪之強度設計 216
7?34 蝸輪與蝸桿 218
7?35 蝸輪各部名稱、尺寸計算及應用 218
7?36 蝸輪負載分析 222
7?37 輪系的速比 224
7?38 周轉輪系 225
7?39 回歸輪系 226

第 八 章 螺旋 265
8?1 螺旋(Screws) 267
8?2 螺旋原理 267
8?3 螺紋各部分名稱 268
8?4 螺紋的功用 269
8?5 螺紋的種類 269
8?6 差動螺旋與複式螺旋 273
8?7 螺紋的摩擦 275
8?8 螺紋的效率 280
8?9 螺紋件受力分析 281
8?10 初應力的影響 282
8?11 衝擊負荷引起的應力 287
8?12 螺栓鬆弛效應(Relaxation) 289
8?13 螺帽鎖緊裝置 289
8?14 墊圈的功用 290
8?15 墊圈的種類 291
8?16 統一標準螺紋配合為三種 291

第 九 章 彈簧 317
9?1 彈簧種類 319
9?2 彈簧之材類 320
9?3 螺旋彈簧(Helical Spring) 320
9?4 壓縮彈簧之屈曲(Buckling of Compression Springs) 325
9?5 彈簧之串聯及並聯 326
9?6 振動頻率 328
9?7 自由落體對彈簧之衝擊 328
9?8 承受扭轉負荷的螺旋彈簧 328
9?9 板片彈簧 330
9?10 彈簧貯存能量 333

第 十 章 摩擦及潤滑 361
10?1 滑動摩擦與滾動摩擦 363
10?2 滑動摩擦 363
10?3 滾動摩擦 364
10?4 樞軸(Pivot)摩擦 365
10?5 軸環摩擦 366
10?6 潤滑劑之性質 366
10?7 黏度及黏度指數 367
10?8 潤滑油的添加劑 368
10?9 流體動、靜壓潤滑 368
10?10 潤滑狀態 369
10?11 邊界或薄膜潤滑(Boundary Lubrication) 370
10?12 混合潤滑 371
10?13 液動潤滑 371
10?14 油膜破裂 372
10?15 提高邊界膜強度的主要方法 372
10?16 磨損 373

第十一章 軸承 377
11?1 滑動軸承與滾動軸承 379
11?2 潤滑型態與作用壓力 380
11?3 Petroff's Bearing Equation(貝楚夫軸承公式) 382
11?4 重負荷操作下之設計 383
11?5 輕負荷操作下之設計 390
11?6 軸承材料 393
11?7 滾珠軸承的構造、型式及用途 393
11?8 軸承尺寸號碼標示 394
11?9 影響軸承壽命之因素 394
11?10 滾珠軸承預期壽命之計算 394
11?11 滾珠軸承其他事項 397
11?12 軸承受變動負荷下之設計 399

第十二章 軸的聯結裝置──聯軸器與離合器 415
12?1 聯結器與離合器 417
12?2 軸需連接的場合 417
12?3 軸的連接裝置 418
12?4 聯結器的種類 418
12?5 離合器 424
12?6 離合器之設計要領 425
12?7 圓盤式離合器之扭矩計算:(兩種情況) 426
12?8 圓錐離合器 428

第十三章 剎車 453
13?1 制動器(Breaker)又稱剎車 455
13?2 制動器之種類 455
13?3 塊狀制動器(短塊式) 455
13?4 帶狀剎車 458

第十四章 皮帶與鏈條 473
14?1 皮帶及鏈條適用範圍 475
14?2 各種皮帶 475
14?3 平皮帶之計算公式 476
14?4 V型皮帶 478
14?5 平皮帶及三角皮帶張力之分析 481
14?6 三角皮帶之疲勞破壞 484
14?7 鏈條傳動 484
14?8 繩及繩輪傳動 488

第十五章 熔接與鉚接 501
15?1 焊接強度計算公式 503
15?2 對稱負荷(靜負荷)之計算 504
15?3 偏心負荷(靜負荷)之計算(焊道與負載同平面──受剪應力)步驟 506
15?4 偏心負荷(靜負荷)之計算(焊道與負載不同平面──焊道受橫向負載、剪力及彎矩產生之正交應力) 509

附錄一 相關試題觀摩 549

附錄二 測驗題題庫 563

附錄三 模擬試題及詳解 593
第一回 模擬試題及詳解 593
第二回 模擬試題及詳解 598
第三回 模擬試題及詳解 603
第四回 模擬試題及詳解 612
第五回 模擬試題及詳解 616
第六回 模擬試題及詳解 623
第七回 模擬試題及詳解 627
第八回 模擬試題及詳解 632

附錄四 歷屆試題與解析 641
九十四年度台灣電力公司養成班甄試試題與解答 641
九十五年度台灣電力公司養成班甄試試題與解答 648
九十七年經濟部所屬事業機構新進職員甄試試題 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