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733,10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建筑 > 建築!建築!誰是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
建築!建築!誰是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
上一张
建築!建築!誰是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
下一张
prev next

建築!建築!誰是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

作者: 迪耶.薩德奇
出版社: 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 2008-05-08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80.00
市场价格: RM73.80
本店售价: RM64.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使我越來越感興趣的並不是建築物的外形、窗戶的形狀或屋頂的形式,真正吸引我注意的是建築為何建成和它們如何建成,對我而言它們的含義遠比它們的外形更重要。」──迪耶.薩德奇

  當我們來到新的城市,第一時間抓住目光的往往是那些雄偉壯麗、美侖美奐,代表城市價值的大型公共建築。也許是紀念碑、也許是博物館,或是政府機構,它們藉由視覺效果深刻地影響人們的感知,卻很少人會問這些建築物出自誰之手,當初興建的理由又是什麼?

  知名的建築評論家薩德奇從歷史切入,剖析知名建築物的催生過程,以及委託設計它們的「業主們」扮演的角色──例如海珊為了宣示第一次波灣戰爭勝利象徵,興建的「戰爭之母」清真寺;希特勒精心打造、用以威懾小國元首的「新總理府」,其令人生畏的長廊讓戰時的捷克總統造訪後簽下了賣國契約書;甚或是北京針對2008奧運興建的鳥巢、水立方、央視總部大樓等,都企圖向世人述說特定的訊息。

  薩德奇提醒我們,建築先是權力的表徵,然後才是美的範疇,它是受雇於掌權者的工具,甚至是武器,如同一件大型軍裝用以樹立魅力、留下印記或收威嚇、崇敬、臣服效果。在涵蓋全世界各地的50座建案的討論中,薩德奇援引豐富的歷史、地理、社會科學、哲學知識旁證其論述,行文屢見獨特的譬喻,機鋒處處。

作者簡介

迪耶.薩德奇(Deyan Sudjic)

  南斯拉夫裔的迪耶.薩德奇出生於倫敦,畢業於愛丁堡大學建築系,為知名建築藝術評論家。多年來致力於研究人與建築的關係,經常為《Sunday Times》、《衛報》、《觀察家》撰稿,也在許多重量級的國際藝術建築期刊上發表論著。他曾創辦《藍圖》(Blueprint),也擔任過《Domus》的編輯。除了建築主題的寫作、編務,他還投入教學和策展,包括擔任倫敦金斯頓大學(Kingston University)藝術、設計和建築系的主任,策畫主持英國城市建築設計與英國城市建築展、2002年威尼斯建築藝術雙年展等大型藝術盛會。

  薩德奇現任(2006年起)倫敦設計博物館(London Design Museum)館長。著作有《方圓一百英里的城市》(100-Miles City)、《建築與民主》(Architecture and Democracy)、《建築公園》(Architecture Park)等。


目錄

1.我們為何而建 Why We Build
2.覲見元首的長路 The Long March to the Leader’s Desk
3.權力的地標 Landscapes of Power
4.石頭的史書 The World in Stone
5.掃清地面的建築師 The Architect Who Swept the Floor
6.創建國家 Inventing a Nation
7.混亂時代的身分 Identity in an Age of Uncertainty
8.大理石的風采 The Uses of Marble
9.無羈的自負 Ego Unchained
10.總統圖書館 All the Presidents’ Libraries
11.水晶教堂 A Tomb at the Drive-In
12.文化的功能 The Uses of Culture
13.高樓症候群 High-Rise Syndrome
14.無情的現實 An Incurable Con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