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1,52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政治 > 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
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公民國家意識與台灣政治發展

作者: 陳其南著
出版社: 允晨文化
出版日期: 1992-05-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50.00
市场价格: RM23.10
本店售价: RM20.3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這幾年來台灣的社會文化,有強烈的泛政治化傾向,充滿著各種意識型態的糾結 。然而,卻始終沒有釐出一個可資依循的理路。作者陳其南教授,從「公民國家意 識」的俯角切入,擘析社會亂象的癥結所在,為我們揭示一個公民國家的可能。

摘自81.7.3中國時報,呂亞力教授於中國時報推薦:

本書是陳其南教授近三年內在報章雜誌上發表的專論蒐集而成。陳氏的文章雖然主要在評論台灣的政局,但大多數以兩個主題貫穿其間,其一為台灣的政治文化,含有泛政治化的傾向,充滿統獨等意識型態之糾葛,無從釐出一個可資依循的理路,作為全社會共識的基礎。陳氏認為只有強調「公民」意識,才能解決台灣之政治 亂象,因為唯有具此意識者,才能超脫本身的意識型態之侷限性。根據「秩序正義 」原則,作政治判斷,從事政治活動及政治行為;全社會皆具此意識,才能建立現 代化的真正民主國家,也即權力由下而上,公權力不能也毋需廣泛行使的政治社會 。

陳氏之另一主題為台灣進一步民主化的最大困難,為國民黨之黨國一體的觀念、作風與資源操控的實力。倘若國民黨不願或社會不能使其改變體質,自動放棄許多資源,則台灣之民主始終不免為形式的民主或有限的民主。在黨國體制下,公民國家不易建立,因公民的自主性無從培養,任何憲政都缺乏實際意義。所謂總統制與內閣制之爭,辯也無非口舌之爭而已。

陳氏的兩項看法,確實指出台灣政治的病源。這番見解,比坊間不少泛論台灣政情空發牢騷的文章,的確高明多了。筆者大致同意陳氏的觀點。由於這些意見,對政治發展可能具有導正作用,筆者希望朝野人士能加以重視。

筆者對陳氏看法有一點不能完全苟同:即他似乎認為台灣社會缺乏公民意識,主要要責怪人民本身:他們的「私民」心態過重;社會共同體認同不足。筆者則認為人民的「私民」心態,應該責怪主政者,過去主政者深怕本身權力削弱,處處設限、處處防範,所謂人民團體完全不能自主,如此人民又何能培養「公民」意識。今日民主化潮流雖已高漲,但主政者的「君父」心態,仍然尚未完全揚棄,社會「公民意識」的培養,恐仍不能在短期內達到。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