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733,10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佛教 > 佛教—迷信 or 智信?!
佛教—迷信 or 智信?!
上一张
佛教—迷信 or 智信?!
下一张
prev next

佛教—迷信 or 智信?!

作者: 慈誠羅珠 堪布
出版社: 喇榮文化
出版日期: 2008-06-24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20.00
市场价格: RM49.20
本店售价: RM43.3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佛教最基礎、重要的見地;尤其導正一般人對佛教的錯誤認知。

本書開篇,首先推翻一般對佛教既定的錯誤概念,
佛教≠信仰、哲學、科學、唯心主義、宗教;其次,建立正確的佛教定義,佛教=佛學、教+證、智+悲。一破一立間,達到破誤顯正的效果。
接著,以十一個主題進一步介紹佛法的三大次第,緊緊扣住佛教的核心思想,內容簡明扼要。

●依循佛陀三轉法輪之順序、方便讀者掌握佛法的關要
●簡單二行字,正是本書主旨。

全書共十一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三篇為概念篇。首先界定佛教的定義,釐清一般人對佛教似是而非的看法;其次,更進一步釐清“佛教與非佛教”、“世間法與出世間法”、“小乘佛法與大乘佛法”的區別;最後,說明行善修行必須掌握的三個要點。學佛修行的三大次第--出離心、菩提心、空性。

★第二個部分四篇,以出離心、菩提心為主軸。學佛之初,最重要的就是深信因果,唯有如此才可能積極地去行善斷惡。其次,就是要了解輪迴的真相,必須如此才可能進一步去談如何脫離。但是,僅僅只想著自己如何脫離痛苦仍是不夠的,還必須更進一步地發起讓一切眾生脫離痛苦、獲得究竟安樂的菩提心,這也是大乘佛法最合新的思想。

★第三個部分四篇,以空性為主軸。佛法自始至終不離的兩大要素--慈悲、智慧,兩者缺一不可。唯佛法所謂的“智慧”,大異於世間所謂的“智慧”。一般的世智聰辯,往往令我們身陷輪迴的泥淖不可自拔;佛法獨有的空性智慧,卻令我們抖落一身俗塵,獲得身心自在。

●作者避開了一般人最感頭痛的艱澀的佛學名相,而以現代淺顯易懂的語言,佐以生活中隨手拾來的例証來說明佛法中被認為不易了解的難題。文字雖質樸平實,但字裡行間,時時流露出作者不可抑止的悲心,以及深廣的智慧。實為正確認識佛教最佳的導讀書籍。


作者簡介

慈誠羅珠 堪布

  一九六二年生於四川甘孜藏族自治洲爐霍縣。成年後,於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出家,隨侍法王 晉美彭措座下,潛心深入經藏,短期間即無礙融貫顯宗五大論及密宗之四續,成就聞思修三慧,為承續法王 晉美彭措佛行事業之主要法嗣。法王圓寂後,更成為五明佛學院的主要決策者之一,尤其負責學院新任堪布的評選工作。

  有鑑於藏族傳統文化的嚴重流失,近年來更深入藏區為百姓傳法,積極成立圖書館;同時,為了防範外語迅速侵蝕藏語,更耗時四年,集合藏地三大地區的知名學者,共同成立藏文新辭的創造及審定工作,目前已出版第一本《藏漢英圖解新辭字典》。

  近十多年,更廣泛研究西方科學、哲學、生物學、心理學,期以更貼近現代人的方式弘法。其所著探討前世今生之《輪迴的故事》(橡樹林07年出版),目前已成為達蘭沙拉各中學之教科書;近作《東西方文化的對談》出版後,亦獲得海內外廣大的迴響。


目錄

一、 佛教的定義
二、 三個差別
三、 三殊勝
四、 淺談因果關係
五、 四諦──脫離生死的出路
六、 十二緣起支─生命輪迴的次序
七、 大乘佛法的核心──菩提心的修法
八、 如何抉擇外境是心的現象?
九、 二諦──開啟中觀門扉之鑰匙
十、 中觀的基本觀點
十一、 淺談如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