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3,03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文学研究 > 台灣海峽
台灣海峽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台灣海峽

作者: 王育德
出版社: 前衛
出版日期: 2002-07-18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80.00
市场价格: RM43.10
本店售价: RM37.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台灣海峽是台灣和中國之間隔絕的象徵。由於它的存在,台灣的歷史從中國乖離,台灣人的文學經營也和中國人大異其趣。」

  這是王育德博士在台灣海峽後記中的一段話,已相當傳神地點出本書的主旨。雖然王育德博士專攻語文學,並以其學術成就載譽國內外,但在他的研究生涯中,他其實也萬分積極地鑽研台灣的文學和歷史,因為「這三個領域互相關聯,交叉進行」。

  本書基本上是簡明的台灣新文學概說,從1920年代的文學革命給予台灣的影響談起,直到1970年代末第二波鄉土文學論戰及美麗島事件對鄉土作家的政治審判為止,王育德博士以吳濁流、陳若曦、王拓、楊青矗為取樣中心,用他獨特的民族社會史觀來闡述戰後台灣文學的發展潮流,同時砲火猛烈地質疑「亞細亞孤兒」的台灣人為什麼必須隱藏身份認同的原罪?以及回歸「祖國」究竟又帶來了什麼?

  他的筆鋒精鍊,觸角銳利,有批判,有反省。在死氣沈沈的台灣文學評論界,本書如雷貫耳,是難得的指標異數。即使在一向重中輕台的日本學界,本書日文版(日中出版)亦廣受好評,兩年中竟也賣出三版。

作者簡介

王育德
  1924年出生於台南世家,1943年考進東京帝國大學,1944年因避空襲返台,任嘉義市役所庶務課職員。1945年終戰後,任台南一中教員,兼事台灣新戲劇運動。1947年二二八事件,其兄王育霖遇害。1949年,他深感危機四伏,乃經香港輾轉逃亡日本。1950年復學進入東京大學,1953年考上東京大學研究所,1955年獲碩士學位,並考取博士班,1958年起任明治大學兼任講師,1960年創設「台灣青年社」,發行《台灣青年》雜誌,積極展開台灣獨立運動。1967年獲聘明治大學專任講師。1969年獲東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升任明治大學副教授,並在多所大學兼課,專事語言教學。1975年出任「台灣人元日本兵補償問題思考會」事務局長。1985年9月9日因心肌梗塞去世。
  王育德博士本身多才多藝,他不僅是享譽國際的台語語言學家,也是台灣獨立運動的先驅和精神領袖,是大名鼎鼎的台灣獨立運動教父。他對台灣的疼惜,一生一世,堅定無悔,他對台灣獨立建國的用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