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9,96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当代思潮/哲学 > 世界現象學
世界現象學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世界現象學

作者: 克勞斯.黑爾德
出版社: 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 2004-10-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50.00
市场价格: RM38.50
本店售价: RM33.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十二篇作者的代表性論文,按課題作了相對的劃分,組合為三篇,第一篇題為「作為起點的胡塞爾現象學」,第二篇題為「海德格與世界現象學」,第三篇題為「政治現象學和交互文化現象學」。前兩篇呈現作者對胡塞爾和海德格哲學的闡釋以及對兩者之間哲學聯繫的梳理工作,也傳達了他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反主體主義的世界現象學」的立場;第三篇則代表了作者在政治現象學方向上的思想嘗試。

  作為「思想的可能性」(海德格語),現象學自誕生之日起就在不斷衍化中,一直在「應用」和「實踐」中。它一開始把自己的目光落實於「意識」和「知識」領域;之後得以進一步擴展題域,特別在人類學和存在學(本體論)兩個主要路向上卓有建樹。在二十世紀下半葉,現象學取得了世界化的廣泛效應,已經成為一門在全球範圍內可討論的學問。就當代德國的學院哲學來說,現象學無疑仍然屬於主流之一。本書作者黑爾德教授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讓我們瞭解當代現象學的新動向。

作者簡介
  克勞斯.黑爾德(Klaus Held, 1936- ),德國現象學家,烏泊塔爾大學哲學系教授。1987-91年曾任烏泊塔爾大學副校長,1987、1993、1996以客座研究員身份停留日本,1991年為美國SUNY Stony Brook大學的訪問教授,1987-94年擔任德國現象學研究學會會長,1998年9月曾受邀訪問台灣演講。黑爾德師承德格雷貝(L. Landgrebe),而德格雷貝則曾是海德格的學生,又做過胡塞爾的助手,因而受其師影響,他試圖接通胡塞爾與海德格的現象學,並希望由此建立起自己的「反主體主義的世界現象學」立場,近年來則致力於政治現象學方向的思想嘗試。著有:《活生生的當前》(1966)、《赫拉克利特、巴門尼德斯與哲學和科學的開端》(1980)、《國家、關切和生活世界》(1981)、《世界現象學和希臘人》(1995)、《處於多文化交叉口上的歐洲》(2001)等。另主編有無數的胡塞爾和海德格的作品選輯。

譯者簡介
  本書六位譯者倪梁康、孫周興、靳希平、羅麗君、吳俊業與梁寶珊,來自兩岸三地,皆與黑爾德教授有所淵源,或曾作為訪問學者聽過教授的課,或曾在教授手下攻讀博士學位,可說皆有一段師生之誼。


目錄

第一篇:作為起點的胡塞爾現象學

  • 第一章:胡塞爾與希臘人
  • 第二章:真理之爭
  • 第三章:境域與習慣——胡塞爾關於生活世界的科學
  • 第四章:意向性與充實

    第二篇:海德格爾與世界現象學

  • 第一章:世界的有限性——現象學從胡塞爾到海德
  • 第二章:海德格爾通向實事本身之路
  • 第三章:海德格爾與現象學原則
  • 第四章:海德格爾的基本情調與時代批判

    第三篇:政治現象學和交互文化現象學

  • 第一章:生活世界與大自然
  • 第二章:本真生存與政治世界
  • 第三章:世代生成的時間經驗
  • 第四章:多文化與民主的倫理

    文獻來源
    編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