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733,10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中国古典文学 > 從《聊齋志異》論蒲松齡的女性觀
從《聊齋志異》論蒲松齡的女性觀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從《聊齋志異》論蒲松齡的女性觀

作者: 藍慧茹
出版社: 秀威資訊
出版日期: 2005-04-04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30.00
市场价格: RM35.40
本店售价: RM31.2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從《聊齋志異》論蒲松齡的女性觀》之論述將以各篇故事的主要、次要女性角色為優先關注的對象。前者往往是作者投注大量心力而形塑出的理想女性典範或批評的對象,牽引全篇情節的發展;而後者則多半與主要女性角色的關係密切,或是對立衝突,或是情誼親密,通常是主要女性角色的正襯或反襯。其次,本論文研究取材除關注在故事本身所呈述出的訊息線索以外,更重視篇末的「異史氏曰」。蒲松齡仿史書贊論的寫法,於《聊齋志異》的部分篇章中發表他個人的議論,對事件的總評和正文主題一致,有著加深主題的作用。女性角色是蒲松齡《聊齋志異》描繪最成功的地方之一,本書試圖將作品與作家繫聯起來,透過男性論述文本,探究男性作家對女性的觀點,從中反思男權體制下女性的處境。

  蒲松齡究竟是抱持何種心態在創造這些女性角色?這些女性形象背後潛藏的是蒲松齡什麼樣的一種深層心理意識?在文本寫作的背後所隱藏的作者創作意識,也就相當值得進一步探討與詮解了!蒲松齡以男權視野去形塑筆下的女性,稱揚傳統婦女的貞節柔順,批判悍婦妒女;然而他也意識到女性的自由與獨立的聲音,於文中倡導男女自由婚戀、女性才德兼備,體現女性的自我價值。透過文本分析,可看出蒲松齡以溫婉貞良的女性形象投射男性的情愛與性愛大夢,揭示男性對功名利祿的渴盼,並藉由女性來撫慰男性的失意。另一方面,男性恐懼女性力量反撲的潛藏意識,轉化為文本中對女性形象書寫的邪惡化。

  整體而言,蒲松齡於《聊齋志異》中充份展現其進步與落後二元發展的女性觀。他稱揚貞節柔順、批判悍妒,卻也倡導自由婚戀、女性才德兼備……。他藉由女性形象來投射男性大夢,卻又恐懼女性力量的反撲……。

  中國古典小說中關於女性的描寫,除《紅樓夢》外,最成功者恐怕非《聊齋志異》莫屬。短篇之《聊齋志異》在人物刻劃上雖不若長篇之《紅樓夢》來得細膩,但其關照層面之廣泛,更能具體而真實地呈現作者的女性觀點之全貌。本書論文之完成期望能收如下之成果:

﹙一﹚可以闡明《聊齋志異》中女性形象及其內涵、女性在兩性關係上的內涵。
﹙二﹚可以闡明蒲松齡對女性形象的迷思及其對女性認知的反省與思考。
﹙三﹚可以明白蒲松齡女性觀之進步與不足,及其時代意義與價值。
﹙四﹚可以明白明末清初男性論述文本與現實社會環境中,女性的處境和定位,可供做為研究清代女性問題之參考。

作者簡介

  藍慧茹,台灣省宜蘭縣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學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發表有〈壯士與地母──論簡媜作品中的女性意識〉等單篇論文。曾任國立彰化高中國文科實習教師、現任縣立宜蘭國中國文科專任教師。

  • 得獎紀錄:彰師文學獎現代小說組首獎、宜蘭市千禧心願詩文創作比賽社會組首獎、彰師文學獎論文組第三名、中華民國大專青年第十
          四屆聯吟大會絕句創作組第七名。
  • 個人網站:蘋果種子──中學國文教學網站﹙http://apple-seed.24cc.com﹚
          寒笛弄梅──中國女性文學網站﹙http://rhlan.24cc.com﹚


    目錄

  •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研究材料與近代研究概況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架構
     第四節、研究之預期成果

  • 第二章、內緣與外緣──蒲松齡生平與創作背景
     第一節、蒲松齡生平
     第二節、《聊齋志異》創作背景
      一、政治背景
       ﹙一﹚兵亂 / ﹙二﹚吏治折獄 / ﹙三﹚科舉制度
      二、社會背景
       ﹙一﹚自然災害 /﹙二﹚經濟 /﹙三﹚風俗習慣
      三、思想背景
       ﹙一﹚儒道思想 / ﹙二﹚新思潮 / ﹙三﹚宗教思想

  • 第三章、理想與批判──女性角色塑造的內涵
     第一節、正面女性的角色特質之分析
      一、正面女性婦德之展現
       ﹙一﹚為人女者 / ﹙二﹚為人妻者 /﹙三﹚為人媳者 /﹙四﹚為人母者
      二、正面女性才能之展現
       ﹙一﹚詩畫琴棋之才華 / (二)治家經營之才幹 / ﹙三﹚保家防禍之才勇
      三、正面女性貌色之展現
       ﹙一﹚直接肯定稱美 / ﹙二﹚細部描繪美貌
     第二節、負面女性的角色特質之分析
      一、妒悍婦女
       ﹙一﹚刻劃悍妒之形象 /﹙二﹚形成悍妒之因素 /﹙二﹚批判悍妒之原由
      二、失貞婦女
       ﹙一﹚未婚失貞 / ﹙二﹚已婚通姦 / ﹙三﹚再婚改嫁

  • 第四章、現實與虛幻──異類女性角色的創造
    第一節、女性形象異類化的歷史發展
    第二節、異類女性與人類女性之比較
    一、人類女性與異類女性之共通性
    二、人類女性與異類女性之差異性
    (一)姿容與才德 / ﹙二﹚兩性結合

  • 第五章、卑微與偉大──女性的自我與價值審視
     第一節、存在或消失的聲音?女性的自我
      一、女性的發聲 / 二、女性的無言
     第二節、獨立或附屬的個體?女性的存在
      一、獨立的個體 / 二、附屬的影子
     第三節、真實或假象的顛覆?女性的主導
      一、女性的真實主導 / 二、女性的假象主導

  • 第六章、依戀與恐懼──創作背後的心理意涵
     第一節、男性對女性的依戀與期望
      一、滿足情欲的慾望 / 二、滿足名利的慾望 / 三、撫慰失意的心靈
     第二節、男性對女性的恐懼與抗斥
      一、對女色的疑懼 / 二、對女權的憂慮

  • 第七章、結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