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2,85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政治 > 自然權利與歷史
自然權利與歷史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自然權利與歷史

作者: 列奧.施特勞斯
出版社: 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 2005-05-06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00.00
市场价格: RM46.20
本店售价: RM40.7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自然權利問題乃是當代政治與社會哲學中首要的議題之一,本書對這一主題進行了極其細緻入微的探究。施特勞斯在書中刻意用natural right一詞指稱兩種正好對立的觀念,一方面是他所謂的古典natural right學說,另一方面則是現代的natural right學說。前者的用法應為「自然正確」、「自然正當」,或譯為「古典的自然正義說」;而後者則指西方17世紀以來興起的「自然權利」或「天賦權利」說。

  全書的基本思想即在論證「自然權利」或「天賦權利」說及其帶來的「歷史觀念」的興起,導致了西方古典的「自然正義」或「自然法」的衰亡。亦即西方現代性及其「歷史觀念」的發展最終導致「徹底的歷史主義」,也就是「徹底的虛無主義」,也就是根本否認世界上還有可能存在任何「好壞」、「對錯」、「善惡」、「是非」的標準,同時這種「歷史觀念」導致似乎人間再沒有任何永恆之事,因為一切都轉瞬即逝,一切都當下消解。這種「歷史觀念」因此無情地沖刷著人心原有的深度、厚度和濃度,導致人類生活日益平面化、稀釋化和空洞化。這就是施特勞斯所謂的「西方文明的危機」和「現代性的危機」。

作者簡介

列奧.施特勞斯(Leo Strauss, 1899-1973)
  出生於德國的猶太人,曾就讀於漢堡大學,192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25至1932年任職於柏林猶太研究學院。1938年被迫流亡美國,任教於紐約新社會研究院至1949年,這10年期間適應辛苦,但1949年被聘為芝加哥大學政治哲學教授之後,受邀在當年的沃爾格林系列講座發表演講,後來即以講座內容在1953年出版了成名作《自然權利與歷史》,該書開頭即對美國流行思潮提出深刻的批判,正是10年沉思的結晶;他於該校任職至1968年,1973年10月18日去世。
  施特勞斯被認為是當代政治哲學領域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與漢娜.鄂蘭、馬庫色等人齊名,「施特勞斯學派」後來更成為當前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兩大學派之一(另一派是以波考克和史金納為代表的「劍橋學派」)。他對經典文本的細緻閱讀與闡釋方法,構成了20世紀解釋學的一個重要發展;他的全部政治哲學研究致力於檢討西方文明的總體進程,強調重新開啟古人與今人的爭執,並由此審視當代思想的種種潮流。其他重要著作有:《斯賓諾莎的宗教批判》(1930)、《哲學與律法》(1935)、《論僭主》(1948)、《檢控與寫作藝術》(1952)、《思索馬基維利》(1958)、《什麼是政治哲學?》(論文集,1959)、《城邦與人》(1964)、《古今自由主義》(論文集,1968)以及《柏拉圖路向的政治哲學研究》(1983)等。

譯者簡介

彭剛
  1969年生,1990年北京大學法學學士,1993年清華大學史學碩士,199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博士,現為北京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歷史系副教授。著有《精神、自由與歷史:克羅齊歷史哲學研究》等,譯有卡爾.貝克《論獨立宣言》等。


目錄

  • 導論
  • 第一章 自然權利論與歷史方法
  • 第二章 自然權利論與事實和價值的分野
  • 第三章 自然權利觀念的起源
  • 第四章 古典自然權利論
  • 第五章 現代自然權利論╱第一節 霍布斯╱第二節 洛克
  • 第六章 現代自然權利論的危機╱第一節 盧梭╱第二節 柏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