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4,190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艺术总论 > 台灣當代藝術的「失語」詮釋
台灣當代藝術的「失語」詮釋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台灣當代藝術的「失語」詮釋

作者: 王品驊
出版社: 允晨文化
出版日期: 2005-10-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00.00
市场价格: RM46.20
本店售价: RM40.7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台灣當代藝術的「失語」詮譯
感性主體重構

  當代藝術「策展」在90年代的台灣之所以開始具有一種存在的空間,是因為藝術發展本身在經歷了現代藝術、後現代藝術等階段之後,已置身於一種與觀眾有距離的現實之中。原因當然有藝術發展自身的階段性變化、美學特質等基本因素,即使先暫不進入這個複雜的問題,我們也會發現由於現代社會的學科分化、各種社會行業領域走向專業化,已經使得藝術越發面對著不同專業背景、不同審美品味的觀眾,因而藝術如何再度與各種背景的觀者對話?這就成為引發「策展」機制形成的基本條件。

  引發問題的根源在哪裡?很基本的是,從我們每個人進出於展覽現場的經驗為起始。究竟藝術在今天,是否仍舊是人類精神暫居的寓所,存在的吉光片羽?或是在展覽現場的奇特公私領域的秘密交會之間,藝術家、藝術作品、觀者等差異對象,如何藉由藝術成為彼此間的流動交融。而在流動並不斷變異著的藝術內涵間,是否一切都在一個更大的背景之下發生,因而有著些我們能夠先釐清的基本前提?或許我更關切的是,藝術創作在這個後資訊、過度消費的時代,是否仍保有可貴的精神獨立性?這就成為兩次策展緣由的真正思索,以及本書接續而來的課題。

作者簡介

王品驊

  獨立藝術工作者、策展人。目前為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博士後選人,著作《攝影與錄影藝術》藝術家出版社。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