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0,329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风格 > 运动/户外活动 > 三十二式太極劍(附VCD)
三十二式太極劍(附VCD)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三十二式太極劍(附VCD)

作者: 秦子來
出版社: 大展
出版日期: 2007-10-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50.00
市场价格: RM38.50
本店售价: RM33.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三十二式太極劍是國家體育委員會運動司於1957年創編的一個太極劍教學內容。它取材於楊氏太極劍,從中擇取了有代表性的三十二個動作,分做四組,重新編排,每組八個動作,往返兩個來回。三十二式太極劍既保持了傳統太極劍的風貌,又刪繁就簡,突破固有程序。

  太極劍內容簡練,易學易記,路線清楚,劍法準確,動作規範,既可以集體練習,也可以單人練習,配有優美的民族樂曲,深受廣大愛好者的喜愛。

  三十二式太極劍內容包括十三種劍法、七種步型、十餘種步法和身法的轉換。
  十三種劍法是:點劍、刺劍、掃劍、帶劍、劈劍、抽劍、撩劍、攔劍、掛劍、截劍、托劍、擊劍、抹劍;七種步型是:弓步、虛步、仆步、獨立步、併步、丁步、側步;步法有:進步、退步、上步、撤步、跟步、跳步、插步、併步、擺步、扣步、碾腳等;身法有:轉、旋、縮、反等身法轉換。
  在練習中,要求劍法舒緩、清晰、圓活自然、連貫、身劍協調、瀟灑飄逸、虛實分明。

本書特色

  太極劍是屬於太極拳門派中的劍術,兼有太極拳和劍術二者的風格特點,隨著名流派太極拳的發展,派生出各式太極劍術的套路,如陳氏、楊氏、吳氏、孫氏等風格的太極劍。

  目前開展得較好、推廣較快的太極劍是在楊氏太極劍的基礎上創編的三十二式太極劍套路。太極劍歷史悠久、流傳甚廣,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以它特有魅力和風采,深得廣大太極劍愛好者喜愛。

三十二式太極劍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 心靜體鬆
  在練習太極劍的過程中,要求心靜體鬆、神態自然、精神集中,思想上排除一切雜念,使精神貫注到每個細節上,做到姿勢正確、周身協調、動作舒展、轉換圓活。

2. 連貫圓活
  太極劍動作連綿柔緩、節奏平穩、動作優美飄逸,在練習太極劍的過程中要以腰為樞紐,動作與動作之間的銜接,要勢勢相連,節節貫串,如行雲流水,綿綿不斷,上下相隨。

3. 呼吸自然
  練習太極劍要求呼吸深長細勻、通順自然,強調「以點運氣、以氣運身」,只要呼吸配合得當,劍法的運使就會更加協調、圓活、輕靈、沉穩。

4. 劍法清晰
  太極劍動作要求劍法清楚、力點準確、動作規範,在練習太極劍的過程中靠五指的靈活運用、活握劍把,使各種劍法的變招換勢顯現出攻防含義。

5. 身械協調
  太極劍要求步法的進退輕靈沉穩,身法的轉換吞吐要靈活多變,臂腕的運使要鬆活。在練習太極劍過程中要動作開闊舒展,姿勢要優美、大方、瀟灑、飄逸、虛實分明,劍勢要多變,這樣才能達到「身劍合一」融成一個協調的整體。

作者簡介

秦子來

  女,1964年2月生。1978年考入武漢體育學院運動系武術專業,1984年畢業於武漢體育學院。中國武術國家級裁判員,武術七段。現任武漢大學體育部副教授,武漢大學武術代表隊主教練,武漢市武術協會副主席,湖北省高校武術協會副秘書長,武漢市木蘭拳專業委員會主任。

  2001年出訪芬蘭瓦薩理工大學進行太極拳講學活動。運動員期間多次參加全國武術比賽,擅長太極拳及太極劍術,並取得了優異成績。任武漢大學代表隊教練以來,多次帶隊參加國際、全國、湖北省、武漢市武術比賽,並獲得優異成績,多次參加全國重大武術比賽的裁判工作。

  曾出版《奧運縱橫──奧運文化發展軌跡》、《二十八式木蘭拳》、《三十八式木蘭扇》、《四十八式木蘭劍》、《武術基礎理論》、《大學體育與健康》等多部著作;發表了《運動人體科學虛擬實驗系統的研製》、《中國武術的民族傳統文化內涵》、《初級長拳(第三路)難點動作教學探析》、《論體育保健教學對學生心理素質和道德修養的影響》、《湖北省武術館校學生與同齡普通中學生目標定向的比較研究》、《論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管理的思路與對策》、《武術運動對學齡前兒童素質教育的影響》等20多篇論文。


目錄

預備勢
起勢(三環套月)
一、併步點劍(蜻蜓點水)
二、獨立反刺(大魁星勢)
三、仆步橫掃(燕子撲水)
四、向右平帶(右攔掃)
五、向左平帶(左攔掃)
六、獨立掄劈(探海勢)
七、退步回抽(懷中抱月)
八、獨立上刺(宿鳥投林)
九、虛步下截(烏龍擺尾)
十、左弓步刺(青龍出水)
十一、轉身斜帶(風捲荷葉)
十二、縮身斜帶(獅子搖頭)
十三、提膝捧劍(虎抱頭)
十四、跳步平刺(野馬跳澗)
十五、左虛步撩(小魁星勢)
十六、右弓步撩(海底撈月)
十七、轉身回抽(射雁勢)
十八、併步平刺(白猿獻果)
十 九、左弓步攔(迎風撣塵)
二 十、右弓步攔(迎風撣塵)
二十一、左弓步攔(迎風撣塵)
二十二、進步反刺(順水推舟)
二十三、反身回劈(流星趕月)
二十四、虛步點劍(天馬行空)
二十五、獨立平托(挑簾式)
二十六、弓步掛劈(左車輪劍)
二十七、虛步掄劈(右車輪劍)
二十八、撤步反擊(大鵬展翅)
二十九、進步平刺(黃蜂入洞)
三 十、丁步回抽(懷中抱月)
三十一、旋轉平抹(風掃梅花)
三十二、弓步直刺(指南針)
收 勢
附一:劍的結構及各部名稱
附二:劍術基本方法
附三:太極劍的練習方向和進退路線圖
附四:規範的武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