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5,93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 > 孔子學院
孔子學院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孔子學院

作者: 秦榆
出版社: 海鴿
出版日期: 2007-08-29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49.00
市场价格: RM38.30
本店售价: RM33.7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中國的歷史,就是孔子思想的歷史!

  愛默生說:「孔子是中華文化教育的中心,是哲學上的華盛頓。」

  伏爾泰說:「假如世人都像孔子那樣仁義,就不會發生戰爭了。」

  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宗於孔子,可謂至聖;故史記中,列為「世家」。

  美國1984年出版的《世界名人大辭典》,把孔子列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現今社會,國學熱正逐漸熱門,人們越來越深入的發現古代經史典籍中所蘊含的深刻智慧和博大精神。這其中,孔子作為古往今來的第一個聖人,自然而然的受到人們加倍的重視。不僅是中國人,甚至外國人,也對孔子及其學說產生強烈的敬慕和熱衷,在有些國家,這種敬慕和熱衷甚至超過中國。

  孔子及其學說為什麼能產生這麼大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他的魅力到底在哪裡?他的學說與我們現代人的生活又有著怎樣的關聯?面對這些問題,歷來就有人給過許多不同的答案,見仁見智,各有不同。但是事實上,這些答案有的真知灼見但並不完整,有的系統完備卻又缺乏可讀性。當然,好的解讀也是很多,但卻往往沒有與現代人的現實生活結合,讓人難以產生親近感。有鑑於此,本書透過對孔子及其學說的深入研究,在經過多方的請教學習之後,以《論語》中孔子的言論為基本架構,以現實生活為題材,並以對孔子的其人其書介紹開始,對孔子思想對現代人的積極作用進行深入細緻的描寫和論述。

  本書從各方面討論孔子及其學說對現代人的積極作用。孔子幾乎是一個婦孺皆知的人物,《論語》也是大家耳熟能詳。但是如果要問:多少人真正瞭解孔子?多少人真正讀過《論語》?答案恐怕就不是那麼肯定了。

  《論語》究竟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不妨先看看以下一些評語:「影響人類文化的一百本書之一」,「中國人的聖經」,「建構中華文明的重要典籍」。事實上,在中國傳統社會,《論語》是讀書人的必讀經典,不把這本書讀懂、讀透,就不能深刻理解中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

  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差異,對孔子的解讀有必要用新的方式,有必要以現實生活為重心,重視其對現代人的教育意義。

  整體來說,本書以孔子及《論語》為出發點,融會古今,多方位的闡釋孔子學說和現代人的緊密關係,既不乏理論上的嚴謹,又有優美的文筆,是一部可讀性極強的好書,對讀者來說益處甚大,故不可不讀!

作者簡介

秦榆

  大學中文系畢業,自幼對國學即有濃厚的興趣,就學時期醉心於中國文化,並對儒、墨、道、法……等諸子百家有深入且細微的研究,曾出版過許多相關著作,堪稱國學研究之翹楚。


目錄

前言

第一章:孔子和他的《論語》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是中國人的聖經。自問世以來,便被古代讀書人視為必讀的經典,它大大的影響中國古代文明的發展方向和過程。《論語》的魅力何在?孔子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它的影響又表現在何處?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穿越千年時光去尋找答案。

孔子其人其書
《論語》中的「仁」和「禮」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與世界同在
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

第二章:孔子的做人絕學

  做人是一門大學問,現在社會上教人做人的書籍很多。然而,真正的做人之道,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就被孔子總結了。孔子既被稱為聖人,在當時幾乎受到每個人尊敬和愛戴,這無疑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孔子的做人絕學可以用四個字概括,那就是:內智外愚。

利而不露能自保
施展才能要看時機和環境
不要賣弄你的小聰明
做人不可無志氣
要知道自己能吃幾碗飯
聽取別人意見,能很好的保護自己
做人要知進退,但進退的主動權要握在自己手中

第三章:孔子的人際關係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用這樣一句話雖然不能完全涵蓋孔子的所有智慧,但它確實表現出人際交往的精髓,即使現在看來仍然具有意義。解讀、領悟並將其運用於實踐,對於我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學會寬恕,才能懂得交往
君子當成人之美
交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因人而異,因地制宜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不能雪中送炭,就不要雪上加霜
不念舊惡,退一步海闊天空
多批評自己,少責怪他人
有美德才會有朋友

第四章:成大事也有捷徑

  做事有無訣竅?成事有無捷徑?這是很多人都很有興趣的問題。對此,孔子給的答案是:有。但是孔子所謂的「有」並不是一步登天,並不是一夕致富。他所說的「有」只是我們要知道做事、成事的關鍵,懂了這些,就是走了捷徑,就是有了訣竅。

三思而後行不見得對
有耕耘才會有收穫
具備博而又專的才能
磨刀也可以不誤砍柴
不要在一時的過錯中糾纏不清
做事,抓住時機最重要
患得患失,取捨皆失
拒絕拖延和抱怨
人要衣裝,做事要懂「包裝」

第五章:孔子如何看待小人

  關於小人,孔子談論的非常多。諸如「小人喻於利」、 「小人長戚戚」、「小人之過也必文」……根據統計,《論語》一書中前後有二十四處都是對小人劣德劣行的揭露和批評。由此可見,如何對待小人,連孔子都非常煩惱。所以對待小人,還是遠離為妙。對於這一點,孔子還是總結不少的經驗。

巧言令色一一偽君子的形象
君子重義,小人重利
見義不為者,非君子也
德行比才能更重要
真金要靠火來煉,在關鍵時刻認識一個人
道不同,不相為謀
小人是地雷,踩到就會爆炸
和小人保持距離

第六章:追求成功的心態

  中庸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標準,也是《論語》一書的主要思想。在《雍也》篇,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乎矣!」,更是對中庸至高無上的推崇。對於現代人來說,生存的競爭愈來愈激烈,成功對每個人來說都變的「異常困難」。這時顯然需要一種正確的心態來支持我們追求成功、面對成功。孔子的中庸之道在這一方面對我們很有意義。

成功需要積極的自我反省
態度決定一切
不要有過多的貪欲
信自己,莫信鬼神
失意在所難免,且把心放寬
急功近利要不得
勇於探索,為了理想奮鬥不息
成功離不開堅持
成功時得意可以,勿傲而忘形
成功在於勇敢爭取

第七章:口才決定成敗

  「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孔子這句話的正確性暫不討論,但將其用到每個人自身的成功上,正確性卻是不容懷疑。「細節決定成敗」,說話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細節。一句話有時可能影響你一生的成敗,這一點不可不察!

好的口才可以避免禍端
不必強爭,萬事「理」為先
不該說的,千萬別亂說
說三分話,詞能達意即可
不能口無遮攔,胡亂說話
口才決定成敗
說話不要太直接,曲徑方可通幽

第八章:現代人生活的態度

  現代人的生活,整天忙碌,很多人都沒有自己的快樂,原因何在?就在於過的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有的人或許會問:「說的倒容易,誰不想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辦的到嗎?」辦不到嗎?看看孔子:「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活的多麼自在。忙不是問題,關鍵是不能瞎忙,不能因為忙而忘了開心的生活。

開心常伴,自在生活
管好自己的生命時間
富貴如浮雲,美名傳千世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生活優越時更須寧簡勿奢
珍惜生命,熱愛生活
棄權力如棄敝屣
能知足,方能常樂
該放棄時不要斤斤計較
什麼是真正的愛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第九章:孔子談做官的學問

  孔子一生仕途並不如意,是不是表示孔子不懂當官的學問呢?顯然不是,孔子之所以仕途不暢主要是由於他的政治觀點得不到認同,並不是因為他不懂為官之道?相反的,孔子懂得很,沒看當時很多高官都去向孔子請教嗎?不僅如此,在《論語》中孔子對如何做官的學問也闡釋頗多,這些做官的學問在現代人看來應該更有意義。

能打江山,更要能坐江山
敢於納諫,兼聽則明
危急時要沉的住氣
以德服人,天下歸順
「撕掉」一紙文憑,讓有能力者居上
不要錯失機會,敢於表現自我
和諧是一種境界
適度寬容你的下屬
與屬下患難與共,同甘共苦
尊五美,摒四惡

第十章:孔子的學習之道

  學習就只有與苦做伴,才能學有所成嗎?對於這一點,孔子顯然不大認同。否則,他就不會苦口婆心的大量闡述學習的方法,孔子的教育思想提倡「樂之者」,他建議人們把學習當成愛好,深入其中,並為此提出許多方法,透過學習這些方法,或許就能擺脫人為的「苦海」。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勤於思考,學而不思則罔
不知為不知,敢於說不知道
好學者,恆心最重要
興趣和快樂是最好的老師
三人行,必有我師
學以致用,將知識運用於實踐

第十一章:孔子的家庭觀念

  家庭不只是舒適的住處,還是精神生活的場所,一個美好的家庭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在孔子的學說之中,佔據很重要地位的一個就是「孝」,這直接決定中國傳統社會的倫理觀念。「孝」又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人若無孝心,與禽獸何異?以孝道為根本,管好你的家庭,你的人生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看看孔子是如何教導我們的!

現代人更應謹守孝道
父母在世時,「遊」要有方
選擇一個好的住處
教子有方,萬不可揠苗助長
形成良好的家風
正確處理家庭問題
建立一溫馨和諧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