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5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理财 > 经济/趋势 > 中國元年?(改版)
中國元年?(改版)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中國元年?(改版)

作者: 博冰、郭瑩瑩、胡維
出版社: 海鴿
出版日期: 2008-08-27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50.00
市场价格: RM38.50
本店售价: RM33.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中國的背後的背後,真相究竟是什麼?
沈睡已久的巨龍醒來了嗎?
當美國經濟崩潰之際,誰是下一個接班人?
北京奧運後的中國,將是什麼樣的景況?

  沒人能迴避這個問題:當美國經濟面臨第四次衰退,難以繼續扮演世界主宰的角色時,誰將是它的下一任接班人?

  曾經稱霸十八世紀的英國家底豐厚,但已經早美國一步為經濟衰退的問題大傷腦筋,並沒有會在近期重振雄風的跡象;德國這位歐洲新貴,連續多年穩居歐洲實力首位的工業強國發展步伐穩健,卻很少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大動作;而屈居美國之下多年的日本卻因為自身島國環境的局限性,似乎缺少一躍成為世界龍頭大哥的實力。

在專家們的猶豫與困惑中,中國,闖入了候選者的名單。

  這個歷史長河中曾經輝煌一時,也曾經寂靜一時的國家,在取得了與印度龍象之爭的勝利,穿越了日本的櫻花迷霧後,不甘再局限於亞洲一角,以東方之龍的傲然姿態,登上了國際舞臺。

  二○○八年奧運會舉辦地花落中國,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耗資上百億美元的奧運會彷彿一個高調的登臺亮相,宣佈從此之後中國不再是世界發展的觀望者與追隨者,而是蛻變為競技場中的選手,將在每個領域中一顯身手,與列強一較高下。

  八○年代的中國威脅論又浮現在許多人的心中,世界開始驚呼:中國來了!
沒有人可以忽略這位新晉的選手,它的經濟已經高速增長二十多年,每年增長率超過六%,占全球貿易增長額度二○%以上,超過世界經濟總量的四%。上個世紀末,中國加入WTO,進一步與國際接軌,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形勢下與全球經濟互相影響,榮辱與共,是當今全球經濟中最具影響力的變數之一。

  隨著經濟實力的衰退,美國的單極地位將難以維持,《經濟學人》雜誌上眾多專家預計二○○八年將結束美國單極霸權的生涯,全球將進入多極化時代。在這個顛覆性的變革中,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之一的中國正在努力爭取更多的話語權。

  隨著中國政治經濟地位的加強,一向深受西方影響的思想文化也開始了反向輸出,中國文化在一日之間成為世界人民目光的焦點,受到熱烈追捧。嫦娥一號領舞太空,中國功夫走向世界,中醫的風行一時,中國演員與電影頻頻問鼎世界級獎項,眾多國際文化焦點中開始出現了中國的身影,各種思潮中同樣打上了中國製造的標籤。

  中國正在用它的方式影響著世界,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哥倫比亞的傑佛瑞?薩克斯(Jeffrey Sachs)教授曾說:「中國是世界上從未有過的發展成功的最完美案例。」

  然而,沒有人能預測中國的未來。這個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度之一,這個擁有漫長封建制度歷史的帝國,這個擁有世界最多人口的國家,這個走著與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不同的社會主義道路的國家,它將擁有怎樣的明天?沒有先例,沒有借鑒,沒有比較,沒有參照,我們能做的只有觀察和思考。

  這本書正是觀察與思考的產物。全書十五章,縱橫概括了中國當前各方面的熱門話題,以客觀的態度闡述了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以及社會各方面現狀,深入剖析它們的歷史成因和走勢,將中國最真實的面貌呈現在讀者眼前,與讀者一起追尋和探討這個世界都在關注的問題:二○○八,中國元年!

本書特色

  ■ 權力與財富相加,就是西方人所津津樂道的「中國元年」——西方人喜歡以實力來判斷世間的事物,呆板的理性和秩序就是這種世界觀的一種表現。當西方人僵硬的思維用來分析中國的崛起時,他們將權力和財富,這兩個他們所認為的大國最重要的實力,作為斷定「中國元年」的依據。

  ■ 政治氛圍的轉變——現代工業文明化進程催生出一個有一個民主的種子,在中國這片獨特的土地孕育之下,中國式民主開始萌芽。當中國人親暱的稱呼他們的國家主席為「濤哥」時,中國式民主已經到來了,西方人想像中的那種專制國家早就成為了過去。

  ■ 中國實力引發的恐懼——仔細留意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宣傳,會發現他們的重心在於強調中國的實力在驚人的膨脹,以及對這種驚人膨脹的實力將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的疑問。西方人對這種疑問通常設定了一個答案,那就是中國威脅論。

  ■ 本書縱橫概括了中國當前各方面的熱門話題,以客觀的態度,闡述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以及社會各方面現狀,深入剖析它們的歷史成因和走勢,將中國最真實的面貌呈現在讀者眼前,與讀者一起追尋和探討這個世界都在關注的問題:二○○八,中國元年!

作者簡介

博冰

  一個對生活抱持獨特觀點的人,為了自己的興趣,從事過很多工作:認證諮詢、策劃、設計、管理,後離職創業,開辦了企業策劃公司。其著作《成功只有一種態度》入選國防部「教官必讀書」之列。

郭瑩瑩

  都市新人類,從事過多種職業,每一次工作都有不同尋常的體驗。現為自由撰稿人,對文學、歷史有獨到觀點,已出版多部作品。

胡維

  經濟學碩士畢業,廣告公司文案及企劃總監,興趣廣泛,尤其專注於兵法權謀思想研究,以豐富的文史哲知識和文筆見長,著書多部。


目錄

序言——二○○八,一個超級強國的誕生之年!

二○○八,世界看中國
  二○○八是個極富戲劇性的年份,因為這一年,對於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四個國家中的三個國家都有著非凡的意義。

  對於美國人來說,這一年是他們的大選年。對俄羅斯人而言,二○○八也標誌著梅德韋傑夫時代的開始。對中國來說,二○○八年是他們渴望了十七年的奧運年。

  然而,在這三件可能影響整個世界進程的事件當中,人們顯然對最後一件更感興趣。因為,奧運會讓全世界的目光都盯在了中國身上,人們有種預感,中國這個消沉了數百年的龐然大物,會不會藉助奧運的東風,再度成為世界的中心?
 
一片草莓,還是一塊蛋糕
中國的「奧運算盤」
拐點到了嗎?
直面中國崛起
二○○八,中國

二○○八年是中國的「大國權力之年」

  自哈布斯堡帝國在十五世紀末以其政治,經濟,軍事的全方位霸權開啟了近代西方霸權的時代以來,世界霸權證在西方國家中傳遞了五百餘年。沒落的東方世界從古代的大國變成了西方霸權體系的二級成員。作為他們的代表,中國的大國權力衰落完整的闡釋了這一變化的過程。衰落與復興相交替,當歷史的圓規在二○○八年再次劃回中國這個原點時,其大國權力復興的軌跡已經逐漸成形,這是一條越來越清晰的軌跡,確鑿無疑的指向了霸權國家的方向。
 
大國權力
大國權力的回憶
消退與復興

權力與財富相加,就是西方人所津津樂道的「中國元年」

  西方人喜歡以實力來判斷世間的事物,呆板的理性和秩序就是這種世界觀的一種表現。當西方人僵硬的思維用來分析中國的崛起時,他們將權力和財富,這兩個他們所認為的大國最重要的實力,作為斷定「中國元年」的依據。而中國人的思維是與西方人思維完全不同另外一種模式,富於人性和感性,擅長發現潛藏在人們內心的東西。對於中國的強大也是如此,中國人當然也重視財富和權力的增長,但他們更看重的是自信心的恢復。聯繫到這個文明多桀的過去,自信心的恢復在中國元年更加引人矚目。
 
中國的財富與權力
西方人的思維
中國人的思維

中國實力引發的恐懼

  仔細留意西方媒體對中國的宣傳,會發現他們的重心在於強調中國的實力在驚人的膨脹,以及對這種驚人膨脹的實力將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的疑問。西方人對這種疑問通常設定了一個答案,那就是中國威脅論。如同西方人自己歷史上的俄國威脅論、法國威脅論以及德國威脅論一樣,中國的崛起被視作對現存體系的巨大挑戰和威脅,現存體系下的西方國家將成為中國的實力的作用對象,甚至受害者。古老的中國文明歷來就有這種恃強淩弱的脾性?還是西方人的一種歷史病,喜歡誇大中國的實力來讓自己擔驚受怕?又或者是一種別有用心的展現?
 
中國威脅論
一種歷史病
需要更多認識的中國文明
現在的情況

蛻變:新晉大國的經濟之路

  羅曼?羅蘭曾說,政治的後臺老闆總是金錢。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政治從來就不是一個孤立的名詞,全球風雲變幻的背後,是經濟決定一切的鐵則。比起美英日德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中國這個在政治舞臺上嶄露頭角的新秀卻走著完全不同的一條經濟道路。這條道路使得它在文化大革命後短短二十餘年得到飛速發展,成為繼日本之後的第二個亞洲奇跡。
 
中國製造,製造中國
不做世界的打工仔
主角的機會

中國,十三億!

  中國人多,這是無可否認的事實。
  二○○五年,中國就迎來了自己的十三億人口日,佔據了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一,相當於五個美國,十個日本!

  中國所具有的壓倒性的人口優勢使它一直保持著世界上的大國位置,直到歐洲進行了工業革命,人力不再作為國家實力的決定性因素後,歐美國家才開始有和中國較量的資本。
 
十億磨一劍
雙刃劍的另一面
名劍藏匣中?
封劍?磨劍?

五環下的中國

  「從現在起到二○○八年,我們將為奧運會做好一切準備。首都全部居民都會講英語。」

  這是二○○五年的時候,法國記者埃里克?伊茲拉來維奇在北京採訪時,一位負責講解奧運會準備工作的。

  如今二○○八已經到來,再來驗證那位官員的話,似乎除了全部居民都會講英語這一點還沒有實現外,其餘工作都已經基本就緒。「鳥巢」、「水立方」完工交付使用、其餘體育場館修葺一新、北京的紫禁城也變得更漂亮。儘管當地居民並不見得人人懂英語,可是北京奧組委即將選拔出的十萬名奧運志願者完全可以彌補這一遺憾。而最終站在奧運會賽場上的志願者們,將是組委會從七十多萬報名者中精挑細選出的佼佼者。

  顯然,二○○八年對於中國來說,最關心的問題自然莫過於奧運會。這個體育界的盛會是中國賴以登上世界舞臺,吸引更多國家注意的階梯。這將是中國向世界展示其新面孔的一次絕佳機遇。
所以,中國絕不允許自己失去這次機會。
 
強大的造錢機器
藉奧運,賺大錢
北京奧運的「秘密武器」
五環下的陰影
奧運政治化,來自北京的新憂慮

政治氛圍的轉變——當中國人民稱國家主席胡錦濤為「濤哥」

  當西方人對中國各方面的強盛感到羡慕和無奈時,只有政治是他們自認為還可以鄙夷中國的地方,這也是他們最喜歡詬病和攻擊中國的領域。雖然中國的確是一個有著嚴酷的專制集權統治傳統的國家,但現代民主政治並非在這個國家無法生根發芽。現代工業文明化進程催生出一個有一個民主的種子,在中國這片獨特的土地孕育之下,中國式民主開始萌芽。當中國人親昵的稱呼他們的國家主席為「濤哥」時,中國式民主已經到來了,西方人想像中的那種專制國家早就成為了過去。
 
現代大國與民主政治
中國的民主政治史
共產主義專制時代
中國式民主

上升的中國,下沉的美國

  美國,人類歷史上真正意義的一個全球、全方位霸權國家,至今仍然是世界霸主。中國,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後一個全球、全方位霸權國家,如今正在取代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這兩個國家註定要發生一種碰撞,未知的只是程度的激烈與和緩而已。事實上,這兩個國家之間的故事已經延續了一百多年,在這一百多年中,美國經歷了繁榮到衰退,中國經歷了衰退到繁榮,兩條截然不同的曲線。當這兩個國家在一百多年後再碰面時,美國在丟失曾經擁有的一切,而中國則在進入美國曾經有過的那段輝煌歷史。這便是脫美入中,一種世界秩序的變更,像那兩條此消彼長的曲線一樣,在二○○八年有了一個交點。
 
一百年的故事
霸權轉移

龍騰櫻花

  中國與日本間的糾葛從兩千多年前延續至今。
  它們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它們有著同宗同祖的文化,它們的人民都有著黑眼睛和黃皮膚,它們創造了亞洲奇跡,又創造了第二個亞洲奇跡。東方巨龍和大和櫻花,無可避免地被世界放在了比較的天平上。
 
宿命的對手
第一次龜兔賽跑
第二次龜兔賽跑
最後的硝煙
世界第二的背後

從中國到亞洲

  作為亞洲最大的國家,中國近些年來頻頻以自己的大國姿態出了對亞洲事務的關切。這點毋庸置疑對於疲軟的亞洲來說,是一件可以謹慎看好的事。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德理克?蜜雪兒曾說,中國的崛起為整個世界提供了經濟增長的新源泉。無論是作為工廠還是市場,這個九六○萬平方公里的古老國度的一舉一動都對外國投資者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就連遠在地球另一邊的美國人都深信不疑,何況是中國的亞洲鄰居們。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近水樓臺先得月,從中國的崛起,到亞洲的崛起,所需要的,只是時間而已。
 
亞洲,一個不太平的地方
拉攏,還是打壓?這是個問題!
中國凝聚力
亞洲計畫,觸角延伸
大國姿態造就強大亞洲

中國經濟的獨特發展之路

  經濟是所有人類事務的基礎,對於大國崛起而言猶是如此。中國的崛起基本上是要歸功於其經濟發展的成功,這種成功的原因是被稱為「中國特色」的經濟發展道路,指導這條道路的經濟政策被稱為「北京共識」。「北京共識」曾經為西方所不屑和鄙視,因為西方推出過一個「華盛頓共識」來指導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的經濟改革,當然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神氣態度。拒絕「華盛頓共識」,我行我素的中國自然會遭到西方的嘲諷。然而,當「北京共識」給中國帶來繁榮時,「華盛頓共識」卻給那些發展中國家帶來持續的災難。西方當年對中國經濟政策的嘲諷此時被用到了自己身上,「北京共識」以事實回應了西方對中國做出的那些悲觀預測。如今的中國經濟政策,在趨於更加的完善和合理之中,在中國特色的道路上將獲取更多的成功。
 
鄧小平時代之前的中國經濟
華盛頓共識
北京共識

中國的富人與窮人

  在中國,你常常能聽到民眾有這樣的調侃: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小,不去上海不知道自己錢少。

  中國的有錢人究竟有多少?我們不得而知。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他們的富裕程度並不比西方國家的富豪們底多少。價值十萬歐元的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的頂級旗艦車邁巴赫在德國壓根沒有。而北京,卻有六部。同樣,上海市的頂級樓盤「湯臣一品」報價高達八萬?十五萬人民幣每坪。這一房價甚至超過了紐約。無論是邁巴赫還是湯臣一品,它們的客戶,只能是中國的富豪。顯然,中國的超級富豪不少。

  然而在中國,也存在這令一群人。他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每天在農田?辛勤勞作,一年的收入還不到一百美金。就是在城市?,也有不少生活困難的下崗工人,每月靠政府救助的幾百元過活。而這部分人在中國,也絕不占少數。
一邊是火,一邊是冰,中國富人和窮人,究竟在各自過著怎樣的生活?
 
中國富豪出在哪裡?
逐漸成熟的中國富豪們
是曼哈頓,還是哈林?
城市的「鞋墊」
越走越遠的兩群人

中國房市

  二○○七年的中國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一個「漲」字,飛漲的物價激起一陣又一陣的驚呼。然而油漲價,人民可以少吃油,豬肉漲價,人民可以吃雞鴨牛肉,房價再繼續攀升,中國人卻不能不找一間棲身之所。年初《澳大利亞日報》報導,威脅到人民基本生活保障的中國房市,已經成為中國人最關注的話題。
 
又一個世界第一
瘋狂背後的瘋狂
說漲就漲,焉能不瘋
降還是不降
奧運年,拐點年?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