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3,35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理财 > 投资理财 > 告別施捨:世界經濟簡史
告別施捨:世界經濟簡史
上一张
告別施捨:世界經濟簡史
下一张
prev next

告別施捨:世界經濟簡史

作者: 葛瑞里.克拉克
出版社: 財信出版
出版日期: 2008-10-08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80.00
市场价格: RM73.80
本店售价: RM64.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大膽挑戰從《國富論》、《資本論》到《槍炮、病菌與鋼鐵》的既有史觀
重新形塑人類歷史與當今世界面貌

世界是平的,人的命運卻不公平
總是富者益富、貧者益貧
工業化榮景無法雨露均霑惠及全球
慈善義舉施捨救濟,無助於改變社會現狀
制度無從致富,文化才能決定命運!

  是什麼引發工業革命?對於這個發生在長達十萬年的停滯,永遠改變人類生活的事件,克拉克有精采而迷人的說明。──喬治.亞克洛夫(George Akerlof),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為什麼地球上的某些地區如此富裕,其他地區卻如此貧困?為什麼工業革命以及隨之而來、史無前例的經濟成長會發生在18世紀的英國,而非其他時間∕地方?為什麼工業化不會讓全世界富裕起來,反而讓某些地區更加貧困?

  一般認為,歐洲是因為在17世紀發展出穩定的政治、法律和經濟機制,才點燃了工業革命的火苗。但克拉克則指出,這些機制早在工業化之前便已存在,是這些機制鼓勵人們放棄狩獵∕採集的本能(暴力、沒耐心、不肯努力),接受經濟習慣(努力工作、理性行動和教育),方使文化產生緩慢而深刻的轉變。並且似乎只有殖民及保安歷史悠久的社會才能發展出上述文化特徵及有效率的勞動力,從而促進經濟成長;對於其他許多未能享受長治久安的社會來說,工業化則非天賜之福。此外,有別於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在《槍炮、病菌與鋼鐵》(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中所提出「地形地勢等天然條件會造成國與國間貧富差異」的論述,克拉克在本書中大膽提出全新觀點:決定人類窮與富的命運,並非剝削、地理因素或天然資源──文化才是決定性因素。

  本書質疑「貧窮社會可透過外力介入,達成經濟發展」的觀念,論點精湛冷靜、邏輯推理嚴密,更大膽以截然不同的嶄新觀點探討全球經濟發展模式,重塑人類歷史與當今世界面貌。《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將本書譽為「經濟學領域的下一部鉅著」。

作者簡介

葛瑞里.克拉克 (Gregory Clark)


  1957年生於蘇格蘭,1979年畢業於劍橋大學(主修經濟學與哲學),後進入哈佛大學經濟系就讀,1985年取得博士學位,任教於史丹佛和密西根大學。研究興趣為「長時期」的經濟成長、國家財富,主要研究對象為英國與印度。現任加州大學Davis校區經濟史教授兼系主任。克拉克在經濟史學界聲名斐然,經常現身於經濟史專業期刊,身為經濟史學家,他與各派經濟學者交手頻繁;身為經濟學者,他又吝於使用高科技的代數和不必要的複雜模組,其文品質高且易於理解,觀點清晰簡單透徹同時亦有洞見,是一位深具吸引力又充滿想像力的學者。

Website:www.econ.ucdavis.edu/faculty/gclark/index.html

譯者簡介

洪世民


  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曾任職棒球團翻譯、主編雙語刊物,現為專職譯者。譯作涵蓋各領域,包括《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這就是行銷──科特勒精要》《傾斜的星球》《設計自然屋》等。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