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1,52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中国史地 > 公義觀念與中國文化
公義觀念與中國文化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公義觀念與中國文化

作者: 陳弱水
出版社: 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20-11-0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50.00
市场价格: RM84.60
本店售价: RM74.4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公」與「義」都是傳統中國重要的觀念和價值。
「公」一直是中國思想中的核心價值;
「義」在學術思想中的地位先盛後衰,但在民間流行很廣。
世界很多地方也有類似的「公」「義」想法,
可說是具有普遍性的問題。

  《公義觀念與中國文化》的主題除闡述「公」與「義」,也析論它們和中國歷史、現代華人文化的關係。隨著西方文化在近代進入中國,以及社會環境日趨國際化,當前華人意識中的「公」和「義」已經頗有西方public和justice的成分,但傳統的意識又還有力量。本書就是針對「公」、「義」問題各個方面進行深度探討的成果。

  《公義觀念與中國文化》是由2005年聯經出版的《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修訂而來,書的主題由集中於「公」,到「公」、「義」兼論,呈現出新的面貌。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弱水


  1956年生於臺灣屏東。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教於美國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日本東京大學,並長期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現為臺大歷史系特聘教授、臺大講座教授。行政服務方面,曾任中研院史語所副所長、臺大共同教育中心副主任、臺大文學院院長。專長為中國中古史、中國思想史、比較思想史。著有《唐代文士與中國思想的轉型》等學術專書四種及論文數十篇。
 


目錄

自序
歷史篇(I):公
中國歷史上「公」的觀念及其現代變形──一個類型的與整體的考察
一、傳統心靈中的「公」
二、現代變形掠影
三、代結語:與溝口雄三學說之比較
近世中國心靈中的社會觀──以童蒙書、家訓、善書為觀察對象
一、童蒙書中的社會觀──從《增廣賢文》談起
二、從家訓看近世中國的社會感(訓俗書附)
三、善書與社會倫理
四、結語
日本近代思潮與教育中的社會倫理問題──初步的考察
一、社會倫理意識的醞釀
二、明治中期的社會倫理問題
三、公德觀念與社會倫理意識的發達
四、結語
歷史篇(II):義
傳統中國思想與文化中的「義」──兼論「義」與「正義」(justice)
一、前言
二、古代中國的「義」
三、「義」觀念的變化、發展與應用
四、「義」與西方觀念
早期中國思想中的「義」及其演變
一、「義」觀念的最初涵義與一般性的「義」
二、作為獨立觀念的「義」
三、作為文字現象的「義」
四、獨立「義」觀念的衰落與若干相關問題
五、結語
原理與反思
公德觀念的初步探討──歷史源流與理論建構
一、公德觀念的歷史演變
二、重構公德概念的嘗試
三、小結
愛、善惡與公民倫理
關於華人社會文化現代化的幾點省思──以公德問題為主
附錄
「內聖外王」觀念的原始糾結與儒家政治思想的根本疑難
緒論
本論
結論
立法之道──荀、墨、韓三家法律思想要論
儒家與荀子的法律思想
墨子的法律思想
韓非的法律思想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