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9,35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佛教 > 臺灣佛教史(2版)
臺灣佛教史(2版)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臺灣佛教史(2版)

作者: 江燦騰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20-10-2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650.00
市场价格: RM100.00
本店售价: RM88.0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透視臺灣地區的漢人,
  自明清時代移墾迄今為止的出家佛教制度,
  和在家佛教制度的長期互動史。

  有關臺灣佛教近三百多年來(1662-2008)發展和變革的「通史性主題論述」,觀察論述近百年兩次,分別來自戰前的日本佛教,與戰後來自大陸漢傳佛教等傳統所造成的鉅大衝擊,並說明不同時期臺灣地區所面臨多次政權鼎革前後的佛教史變化,及新統治當局在官方宗教行政上所採取的不同措施,與來自佛教界自身的相對調適和轉型過程所出現的各情況。

  為求掌握臺灣本土長期佛教發展歷史的各種面向,作者以學院派歷史學者所慣用的細緻歸納法,來透視臺灣地區的漢人,自明清時代移墾迄今為止的出家佛教制度,和在家佛教制度的長期互動史。此外,也嘗試運用近代文化人類學所主張的「深描」技巧,對有意義或具代表性的各本土佛教的教團及其重要佛教領導人物的經營事業手法,進行具體細節的歷史描繪和變革風貌的陳述。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江燦騰


  1946年11年3日生,桃園大溪人
  現職:北臺灣科技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學歷: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文學博士   

  著作:已有十多本,而其中六十四萬字的《日據時期臺灣佛教文化發展史》一書(臺北:南天書局,2001),堪稱其研究臺灣近代文化史的代表著作。但與陳正茂教授合著的《新臺灣史讀本》一書(臺北:三民書局,2008),則堪稱其深刻描述戰後臺灣社會文化史時間下限迄2006年底為止的最新力作!

  學術榮譽:
  (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紀念獎的八次得主
  (2)第一屆宗教學術金典獎得主
  (3)第二屆臺灣省文獻傑出工作獎的得主
  (4)獲選斐陶斐榮譽學會會員
  (5)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校友會論文獎得主
  (6)林本源文教基金會年度最佳論文獎得主
  (7)中央日報徵文社會組第三名得主

  電子郵件地址:chiang1946@gmail.com
 


目錄

第一卷 臺灣佛教早期的歷史(1662~1894)
--從明鄭時期到清朝統治結束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明清時代臺灣傳統出家佛教的制度變革與發展
第三章 明清時代臺灣傳統在家佛教的齋教三派

第二卷 日治時代臺灣佛教史(1895~1945)
第四章 日治初期各派日僧來臺發展及其教勢的變革歷程
第五章 日治初期官方對臺灣宗教行政法的建構與解讀
第六章 日治初期「兒玉.後藤體制」下日臺佛教的平行發展
第七章 「西來庵事件」爆發後官方的全臺宗教調查與佛教組織的大變革
第八章 基隆月眉山靈泉禪寺派的崛起與轉型
--崛起於基隆新港都、礦區和鐵路交通線的新佛教道場
第九章 臺北五股坑觀音山凌雲禪寺派的崛起與轉型
--崛起於淡水河南岸交通線與郊區優美丘陵地的新佛教道場
第十章 新竹州大湖郡觀音山法雲禪寺派的崛起與轉型
--崛起於番漢交界新墾區、樟腦產地、客家生活圈、
可藉縱貫鐵路交通線輔助的新佛教道場
第十一章 大正後期臺灣僧侶首次參與東亞國際佛教交流和兩岸佛教的互動及影響
第十二章 客籍藝僧張妙禪與獅頭山金剛禪寺派的崩裂
--崛起於獅頭山新佛寺觀光區、樟腦產地、閩客交集
圈、可藉縱貫鐵路交通線輔助的新佛教道場
第十三章 昭和初期林德林的新佛教正信傳播與儒釋知識社區的衝突
第十四章 戰雲密布下高雄「大崗山派」的全派被迫轉型

第三卷 戰後臺灣佛教現代史(1945~2008)
第十五章 從戒嚴到解嚴:戰後在威權陰影下發展的臺灣佛教及其相應變革
第十六章 從滿洲國到臺灣南部:戰後東北天台宗僧侶來臺灣地區發展的歷程
第十七章 高雄「大崗山派」在戰後的轉型與發展
第十八章 戰後臺灣佛教四大事業道場的崛起與轉型:
佛光山、慈濟、法鼓山、中台山
第十九章 戰後胡適與鈴木大拙對臺灣禪學界的衝擊
第二十章 解嚴後臺灣佛教與政治的新變革
第二十一章 從解嚴前到解嚴後:當代臺灣佛教人間淨土思想的變革與爭辯
第二十二章 解嚴以來臺灣佛教文化多元發展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