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76,540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设计 > 蒸氣裡的造紙人:中興百年史
蒸氣裡的造紙人:中興百年史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蒸氣裡的造紙人:中興百年史

作者: 宜蘭中興文化創意園區
出版社: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出版日期: 2020-09-1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50.00
市场价格: RM69.20
本店售价: RM60.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再現宜蘭人的紙廠記憶,書寫百年史

  我們每天都跟紙相處,但我們不了解紙張的故事,也不了解造紙人的故事。東南亞最大的造紙廠曾經在台灣,這段故事卻成了一個被遺忘的過去。透過中興紙廠百年史,我們了解的不只是人與紙的關係,也將了解紙對宜蘭的影響,並為理解台灣和東亞的近代發展史增添上一塊拼圖。

  紙廠過去支持著宜蘭二結與四結地區的居民生計,曾是全東南亞產量最大的造紙工廠,開拓著關於紙的輝煌年代,更一度誕生了令人驕傲的「蘭陽紙」,如今走過榮光、戰火至轉身成為中興文創園區,背後乘載著台灣紙業輝煌的曾經與對文化、民生事業的貢獻。

  在宜蘭,七、八十歲的老人家提到「紙廠」,會說這是他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印記;對五、六十歲的居民來說,「紙廠」是兒時難忘的酸甜回憶。而在地的三、四十歲宜蘭人則期待著,「紙廠」將為他們的未來開啟另一嶄新的扉頁。

  煙囪下的造紙工廠,連結起家鄉的人與地。廠房中的造紙人,連結了宜蘭與海內外的發展與交流。從蔗渣造紙到運用「林田山」與「太平山」林木製紙,這片屹立蘭陽平原八十餘載的園區,見證了當地的生活變遷與重大歷史事件,成為宜蘭地區的重要文化地景,也是居民的生命記憶。

  隨中興紙廠轉型為中興文化創意園區,原先的造紙功能已功成身退、蛻變為文創場域,宜蘭縣政府希冀透過工作遺構的保存與文字書寫,將再度為紙廠勾勒集體記憶──包括宜蘭人與台灣人的集體記憶──也希望邀請所有人共同為這片園區注入時代新生命。

本書特色

  •難得一見的中興紙廠資料首度曝光
  •大量收入首次面世的資料照、老照片
  •精彩園區空照圖、藍圖,廢墟寫真,搭配閱讀
  •隨書附贈精美書籤、園區地圖

專業推薦

  宜蘭縣長 林姿妙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退休教授•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 戴寶村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宜蘭中興文化創意園區


  前身可回溯自1935年(昭和10年)創立的「台灣興業株式會社」歷經國民政府接管後再轉為國營事業型態成立「台灣中興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其製紙技術在日治時期從回收利用甘蔗廢渣、鬼芒製漿開始,後來也運用化學工業製造白紙,除生產新聞紙,並兼製報紙、衛生紙、道林紙等各項文化用紙及工業用紙。

  儘管中興紙廠曾是1950年代台灣規模最大的造紙工廠,生產量為東南亞第一,但受國際紙價波動及經濟變遷影響,終至2001年結束營業,自此荒廢了十三年。

  2014年由宜蘭縣政府接手,透過工業遺構的保存與活化,啟動文創應用、育成扎根等再造策略,開啟中興老廠房重生運用的新契機,也為宜蘭文創產業設立新的里程碑,期待透過在地連結與國際視野的共創合作,吸引人才回鄉長駐,醞釀宜蘭文創產業的無限潛能。

  史料審定:蔡明志
  文字審定:作家、主編、華文朗讀節策展人胡川安
  研究企劃:專業內容策畫團隊「內容力有限公司」


目錄

縣長序/讓過去的輝煌展現新生 林姿妙
推薦序/中興興中.紙廠記憶 戴寶村
 
第一章 當鋤頭遇見紙
宜蘭人與紙的故事
 
第二章 殖民•烽火•造紙人

善用土地的恩典:蔗渣製紙的天才想像
伏低是為了跳高:戰時的低迷與戰後的飛升
聽老紙廠的聲音:再生是為了說一個新故事
 
第三章 曬出繁榮的宜蘭藍圖

行過二結埔:大二結地區印象
繁榮鐵三角:糖廠、紙廠與林場
兩支煙筒平大箍:重返製紙現場
 
第四章 宜蘭的近代史,他們的一輩子
那些在紙廠福利下長大的孩子
圍繞紙廠發展出來的工作機會
蒸氣裡的造紙人
空襲、工傷、技術外移與產業的沒落
 
第五章 許故事一個未來:中興文創園區•誕生
老建物,新面目

附錄
中興百年大事記
致謝
照片提供
主要參考書目
圖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