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0,962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艺术总论 > 透過藝術的教育
透過藝術的教育
上一张
透過藝術的教育
下一张
prev next

透過藝術的教育

作者: 赫伯特.里德(Herbert Read)
出版社: 藝術家
出版日期: 2007-05-08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80.00
市场价格: RM43.10
本店售价: RM37.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我只想促使大眾認清一件事實──藝術是苦痛以外的唯一導師。──蕭伯納

  世界著名的美學家赫伯特?里德的名著《透過藝術的教育》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重要著作,值得國內美術教育界參考。

  在21世紀,教育改革的呼聲不斷,人文藝術教育更顯重要。里德在本書中提出的「藝術應為教育的基礎」觀念,主張教育過程與藝術創造過程融合一致的構想,舉出美育的教學方法,如何達成民主社會的教育目標,兒童藝術表現能力與審美心理的發展描述等等,都有深入探尋。因而使此書具有全方位的透視性遠見、豐富的知識性、濃厚的趣味性與可讀性。

  從兒童美術教育的觀點而論,《透過藝術的教育》一書中,最精采而值得深入研讀的是第五章兒童的藝術。從兒童的自由表現、兒童畫發展階段,談到表現的目的。提出了美術教育,就是涵括造形教育和視覺教育,觸覺(造形教育)、聽覺(音樂教育)與觀察力(視覺教育)的培養,對兒童能力發展非常重要。書中也論述兒童藝術、原始藝術與未開化民族之間的關連性與教育問題的探討。兒童畫發展階段的分析,使我們對兒童的心靈與繪畫,有了清楚的認識,對教師從事藝術教學指引出正確的途徑。 里德的這本著作《透過藝術的教育》,內容跨越教育、心理、造形等諸多領域,統合感性與知性,是教育改革的原典。


目錄

《透過藝術的教育》刊行前言……8
作者第三版(改訂版)自序……11
譯者序……12
畫例……16

第1章˙教育的目的……80
一˙主題……81
二˙兩項假設……82
三˙初步定義……84
四˙總結……87

第2章˙藝術的定義……92
一˙出發點……93
二˙形式……93
三˙自然和藝術……98
四˙色彩……99
五˙主觀方面……101
六˙想像力的功能……104
七˙價值在藝術上的地位……105
八˙總結……107

第3章˙知覺與想像力……110
一˙知覺的問題……111
二˙美感的因子……112
三˙意象的本質……113
四˙直觀像……115
五˙直觀像和教育……122
六˙意象與思考的關係……122
七˙精神的成長……126
八˙邏輯的偏見……127
九˙完形心理學派的證據……130
十˙從理論到實踐:柏拉圖……131
十一˙從理論到實踐:達克勞茲……134
十二˙對異議的答覆……135
十三˙較廣的觀點……136
■附錄A:兒童的直觀像……139

第4章˙氣質與表現……142
一˙心理類型的研究……143
二˙客觀和主觀的態度……144
三˙生理學的基礎……144
四˙直觀像類型……148
五˙容格心理學類型 ……151
六˙抽象與感情移入……153
七˙視覺型和觸覺型……155
八˙美學欣賞的諸類型……155
九˙補償的因子……158
十˙美學的表現類型 ……159
十一˙結論……165
■附錄B:心理機能(mental faculties)……168

第5章˙兒童藝術……170
一˙自由表現……171
二˙遊戲或藝術?……171
三˙自發性和靈感……173
四˙蒙特梭利理論的自發的表現……175
五˙兒童怎麼會開始畫畫?……177
六˙兒童繪畫的發展階段……178
七˙圖式……180
八˙運動感覺的想像……185
九˙意象和標誌……186
十˙三項假設……188
十一˙弱視和失明兒童的證據……190
十二˙概念的謬誤……192
十三˙兒童畫之觀察經驗的分類……195
十四˙分類的精選……197
十五˙兒童插畫的分類、心的機能和功能類型的關係……200
十六˙知覺型的關係……201
十七˙年齡的因子……204
十八˙早期繪畫應用於類型的區分……207
十九˙視覺以外的表現型式之一──遊戲活動……210
二十˙視覺以外的表現型式之二──言語的創作……212
二十一˙視覺以外的表現型式之三──音樂……214
二十二˙表現的目的……215
■附錄C:顧克(Ebenezer Cooke)論「美術教學和兒童天性」……218

第6章˙統合的無意識型式……222
一˙無意識的一般理論……223
二˙無意識的動力學說……226
三˙超我……229
四˙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230
五˙兒童心中的原始意象……233
六˙統合的無意識歷程……236
七˙這些歷程的社會化關係……240
附錄D:心物同質論(A note on psycho-physical isomorphism)……247

第7章˙教育的自然形式……252
一˙藝術教學的三方面……253
二˙美學的準則 ……255
三˙政府的態度……257
四˙創作和結構……260
五˙學校藝術教學的現況……260
六˙統合的方法……262
七˙從遊戲到藝術……265
八˙教育制度的組織……266
九˙科目和班級……271
十˙幼兒學校 ……273
十一˙小學……275
十二˙中等學校……278
十三˙智力的本質……286

第8章˙訓練和道德的美學基礎……292
一˙傳統的概念……293
二˙道德訓練的起源……297
三˙從強迫至合作……302
四˙相互依存的社會涵義……304
五˙教育的涵義……307
六˙結論……308

第9章˙教師……310
一˙布伯的創造力概念……311
二˙唧筒和漏斗……312
三˙教育即選擇……313
四˙自由和聯合……313
五˙問和答……314
六˙教師和學生……315
七˙應用於本書之主題……317
八˙結論……319

第10章˙環境……320
一˙一個可行的世界……321
二˙一個實用的示範……323
三˙優先的問題……325

第11章˙必要的改革……326

赫伯特?里德年譜……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