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1,527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政治 > 解構與建設:中國民主轉型縱橫談
解構與建設:中國民主轉型縱橫談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解構與建設:中國民主轉型縱橫談

作者: 張博樹
出版社: 晨鐘書局
出版日期: 2009-04-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65.00
市场价格: RM40.80
本店售价: RM35.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我一直以為:中國共產黨的一黨專權制度是當前中國所有政治、社會問題的總根源,因此,中國的根本出路在於改變這種不合理的、害人的制度,這是本書作者的總的判斷,也是本書立論的一個基本出發點。然而─其次─我主張,這種「政變」不應是「推倒」,而是逐步「解構」;「解構」說得通俗些,就是一點一點的「拆除」,在「拆除」的同時進行「重建」的辦法。

  中國的事情也是這樣。黨專制是肯定沒有前途的,但我們不可能一下子把它推倒,因為畢竟中國是一個有著十幾億人口、內部情況極為複雜的大國,加上中共幾十年來實行的高度社會控制,試圖扼殺一切獨立民間力量的生長。在這種情況下,多元民主的培育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制度變革的條件只能一步步積累,制度變革本身也只能一步步進行。

  我們的目標是建設一個符合人類文明普世原則的憲政民主制度。事實上,黨專體制逐步「解構」的過程,就是憲政民主體制逐步「建設」的過程。「解構」和「建設」恰恰代表了當代中國政治─社會轉型棄舊圖新的兩個方面。

作者簡介 

張博樹

  1955年出生於北京,1991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博士學位。早年研讀政治經濟學、現代西方哲學和社會生物學,1988年即出版第一部個人學術專著《經濟行為與人》,以中國改革經驗為背景,探討「自私的」市場經濟行為之哲學人類學基礎,對馬克思主義若干重大缺陷進行分析,並提出「總體人學」理論構想。

  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後,其個人研究計畫做出重大調整,決心窮30年人生,通過《從五四到六四》一書的寫作,完成對中國共產黨黨專制體制的歷史性研判。近年來同時撰寫《中國憲政改革可行性研究》系列報告,以盡公民之責,為轉型中國之未來憲政民主體制的建立貢獻具有實踐和操作可能性的文本。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