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55,922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基督教 >
罪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作者: 貝爾考韋爾
出版社: 道風書社
出版日期: 2006-09-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120.00
市场价格: RM172.30
本店售价: RM151.6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貝爾考韋爾從「聖經」的整體中出發,認為在沒有意義的事上尋找意義基本上是不理性的,因此罪的研究只會誤導我們,讓我們看不到罪的真面目和上帝的寬恕。人對罪的正確態度是要真誠認罪和悔改,並得到上帝的真正赦免。

  因此,貝爾考韋爾拒絕了一元論、二元論,魔鬼論和自然的惡等對人之罪性的簡易解釋,他認為,「罪」是一個無解的「謎」,近似「奧秘」之不可思議而又是理性無法解讀的。他對罪的觀點也直指向人與人之間的疏離關係,他反對因果論,拒絕在宗教改革神學中的實在論和契約論的觀點。此外,他也探討原罪與人的關係等,但他認為在此種種觀念中都未能一一揭示罪的神秘面紗。他重申在上帝的憤怒中,我們可以看到上帝的恩典,在上帝對罪的容忍中,我們看到他的憐憫;因此當我們討論律法作為對罪的知識時,就不可以離開福音,或者再談福音時而脫離律法,同時我們也不可以脫離耶穌來看亞當。

  本書共分為兩大部分,分別討論「罪的根源與知識」與「罪的本質與傳播」。貝爾考韋爾認為「探討罪的根源」,本身就是值得討論的問題,因此討論者不可能以全然客觀與純理論性的角度,探討一個與自己整體存在息息相關的問題,而必須以身處其中的角度尋求了解。貝爾考韋爾的總結既不悲觀,亦不過分樂觀,在信仰的期盼當中他看到罪的終結,而人們卻要繼續在現實生活中,不斷地與罪惡抗爭不息。

譯者簡介  

劉宗坤

  哲學博士,法學博士,美國伊利諾伊州最高法院及聯邦法院執行律師,獨立學者,自由撰稿人,著作散見於中美各大學及政府圖書館

朱東華

  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博士,現為北京清華大學哲學系博士後研究人員。有著譯若干。

黃應全

  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畢業,現為首都師範大學副教授,已發表論文數十篇,出版著作、譯著多部。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