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2,856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建筑 > 中村好文建築四書(加贈建築書袋)【意中的建築上+意中的建築下+住宅巡禮+住宅讀本】
中村好文建築四書(加贈建築書袋)【意中的建築上+意中的建築下+住宅巡禮+住宅讀本】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中村好文建築四書(加贈建築書袋)【意中的建築上+意中的建築下+住宅巡禮+住宅讀本】

作者: 中村好文
出版社: 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 2008-06-02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600.00
市场价格: RM246.20
本店售价: RM216.7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住宅巡禮>
這本書可說是二十世紀世界「住宅建築」之旅,是作者走訪八位二十世紀偉大建築家所設計建造的九件不朽住宅名作,藉由置身於那些住家中並在其四周走動,記下所見、所思、所感而寫成的。所以本書既像是旅行日記,又像是建築的導覽書,也像是素描和照片組成的田野調查筆記。
從本書的內容中,藉著作者的眼和手,讀者得以了解到柯比意、萊特、阿斯普龍德等建築大師是如何思考人與建築的關係、什麼樣的住宅空間和設計才是他們認為理想的方式。

<意中的建築上下>
本書作者自述從小老是被人說眼光敏銳,而也正是因為他對人或事物有盯著看的癖好,常被長輩斥責沒禮貌,長大後甚至因此而引發被注視者的不滿導致暴力衝突。
不過,這種「眼光敏銳」和「觀察癖」用在觀察事物上,則如魚得水。基於建築家的職業興趣,當他觀察建築物時,不問古今,不問東西、不問地點的條件、不問大小、不問貴賤。不管是歷史上的知名建築,路旁的粗糙小屋,電影和繪畫中的建築物,舉凡能抓住他的眼睛,能激起他興趣的,都一視同仁地送上好奇且專注的目光。
因此,打從某個時期以來,那種令人動心、令人神往、一見難忘的建築物,已然牢牢地進住作者心中。而這本書就是在作者走訪那些逗得他心情舒暢、讓他時時回想的「意中的建築」之後,就它們的印象和魅力,想起甚麼就寫甚麼之下所完成的東西。原本它便不是研究書之流,既沒有精緻的分析,也沒有深刻的考察。所以本書的書寫比較像喃喃自語,也像是鑲嵌著照片和插畫的一種畫冊,或許可以稱之為作者的「建築心情手札」。也因此,讀者在閱讀本書時,請帶著閒適的心情,隨興之所至,從任何章節開始讀起,都是無妨的。
作者將本書獻給那些心中擁有珍藏的寶物,而且細心照顧它的人,也就是說對「意中的……」這個詞句,能和他產生共鳴的讀者。

<住宅讀本>
書中分為十二個章節,以居住者的角度來討論「舒適住宅空間」的十二項條件。
本書作者對圍繞住宅和生活周邊的日常瑣事以及生活的微妙處有著特別的喜愛和觀察,所以在日本被稱之為「住宅設計師」。本書正是他多年思考「究竟什麼是好住宅的條件」、「什麼是居住所不能欠缺的條件」等問題而記下的觀察心得。
作者認為,所謂「住宅」,並非只是把人的肉體放進去,在裡面過著日常生活的一個容器,它必須也是能夠讓人的心,安穩地、豐富地、融洽地繼續住下去的地方。所以他試圖以居住者的角度,列出了十二項觀察標準來討論「舒適住宅空間」所應具備的條件。
總之,住宅的設計不再是能夠輕忽怠慢的領域,終於進入必須認真地重新思考的時代了。


作者簡介

中村好文(Nakamura Yoshifumi)

建築師,一九四八年生於日本千葉縣,一九七二年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建築系。一九七六年到一九八○年為止,在吉村順三設計事務所工作。一九八一年設立□□□□□□□(Lemming house)事務所。一九八七年以「三谷先生的家」獲得第一屆吉岡賞。一九九三年再以「一系列的住宅作品」獲得第十八屆吉田五十八賞特別賞。現在,擔任日本大學生產工學部居住空間設計課程教授。

中村好文先生自學生時代起,就有志於把住宅設計和家具設計當作一生的工作。自創業以來,已經設計過百間以上的住宅以及各色各樣的家具。除了建築專業外,他還以喜愛旅行和料理、輕妙灑脫的隨筆作家身分而為人所知。

從其著作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個纖細、柔和、風趣的藝術家,所以文章中常可以見到諸如遊戲之心、餘裕、自然體這樣的言詞。他每天和事務所的人一起用早餐,自己也參加抽籤以決定早餐的工作任務,有時擔任採買,有時擔任烹飪。他認為生活不只是工作,所以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乃是住宅設計上非常必要的條件。建造一個家最感愉快的是,能夠與住在那個家的spirit(靈魂或精神)相遇的瞬間。而所謂舒適的空間,就是能讓自己感覺自然的地方,所以他心中理想的家就是感覺像穿著牛仔褲這種居家服的家。

他的主要建築作品有:「三谷□□□家」(1986)、「朝吹□□□家」(1991)、「清水高原□家」(1992)、「上□□家」(1993)、「今村家改修」(1994)、「美術館as it is」(1995)、「扇□谷□家」(2001)、「風子□□□」(2002)、「REI HUT」(2003)等。


譯者簡介

林錚顗

台大歷史系畢業,東京大學東洋史學研究所碩士畢業。旅居西雅圖十餘年,為當地華文報紙《西華報》和《華聲報》撰寫評論、專欄多年。


目錄

1風景∕對我來說,「風」和旅行有著密切相關的感覺,在旅行時我會想到各種與風有關的字彙,譬如風光、風物、風土、風俗……等等這些。這這個角度講回建築上面,也可適用。風土是指住宅建築的適切性,風與光可指一般人都能享受到的住宅設計。
2ONE ROOM∕以Philip Johnson的GLASS HOUSE為例說明。(One Room指的應該是房子內部不隔間,一棟就是一間。)
3感覺∕日文的漢字為「居心地」,指的是在房子當中,可以放鬆自己與寵物共處、獨自一人讀書,或是單純的和自己對話的地方。(Sun Room應該也算)
4火∕這一章講的是暖爐的功能與重要性。
5嬉遊心∕在設計的時候時常會以玩耍的角度來思考,但呈現出來的並不見得是一般人想像中的「遊戲」,比較像是功能性的延伸,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做了收納或是空間再利用等等的設計。
6廚房和餐廳∕廚房通常具有散亂之美,餐桌則是一家團圓的地方。作者提到15年前在美國麻州曾看過某教徒家中的廚房半地下設計,極力推薦。
7孩子∕為了孩子而做的居住設計,家具設計。(介紹了作者為知名的Chihiro美術館∕智廣美術館所設計的兒童家具)
8觸感∕絕對不能讓住的人常常覺得好痛!譬如經常碰到桌角或是踢到什麼。其他像是住起來莫名覺得冷,這種也不行。
9壁龕∕其實是小型的矮櫃,日本通常鑲嵌在牆上,作為意境上的裝飾,調和空間。
10家具∕家具和住宅設計應該是一體的,在設計上應該一起考慮進去。二十世紀偉大的建築家,常也會有家具設計的作品。
11長久居住∕這裡指的比較像是為了居住者的舒適,古老的房子若不堪使用,將原有的優點留下,因應現居者的要求與狀況而做的增建或改建。
12光線∕日文中的「Agari」分為兩種,一種是自然的明亮,一種指的是燈光。就設計上兩種光線的應用方式不盡相同,感覺上也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