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733,10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宗教概论 > 慈悲與智慧(共二冊)
慈悲與智慧(共二冊)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慈悲與智慧(共二冊)

作者: Robert A.F.Thurman
出版社: 時廣
出版日期: 1998-01-1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50.00
市场价格: RM23.10
本店售价: RM20.3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 慈悲與智慧共二冊,原價300,現買一送一只要150元

藏傳佛教藝術的美學、年代與風格

釋迦牟尼佛

  釋迦牟尼是我們歷史上的一位佛陀。所謂佛陀,無論男女,都具有人性和佛性,是無明中“覺醒”和清淨一切煩惱的一種有情,是以無限慈悲“為懷”成就一 切善業的有情,是生命達到最高圓滿成就的一種形式。男性或女性佛陀都是圓滿智慧(對現實本質的深切感悟)和博大慈悲(利他意願的體現)的顯現。佛位的證得就意味著超越了痛苦和死亡,具有感悟和賦予一切有情眾生福樂的圓滿能力。

  釋迦牟尼佛原為北印度釋迦族的一位王子,名叫喬答摩.悉達多。二十八歲時,他放棄了宮中的世俗生活。以期尋求解答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所見痛苦的根源。由於在當時的哲學研究和六年的苦修中都沒有找到滿意的結果,於是來到菩提伽耶的一棵“菩提”樹下靜坐,並發誓在追求不到生、老、病、死痛苦的終極真諦之前絕不起坐。經過專心致志的思維,淨絕虛妄之念和擊退魔鬼的誘惑後,終於大徹大悟,圓滿覺悟。此後,他第一次在鹿野苑傳授其智慧之法。他的這一教義被歸結為四聖諦,由因果兩部分內容組成:一切眾生的苦諦皆因無明而起,苦諦通過正行、正語和正思維等八正道能夠得道滅除。釋迦牟尼佛主要在中印度傳法,弟子如雲,八十歲時涅槃。

  釋迦牟尼在藝術中同包括未來佛彌勒在內的所有佛陀一樣,通常都被描繪成三十二相,具有諸如高髻、眉間旋毫和金身等佛的造型特徵。其中高髻象徵覺悟,旋轉的白毫象徵發射奇異之光的光源。身著僧人袈裟,通常有頭光,站立或坐於蓮花座(象徵出污泥而不染)或獅子座(象徵王者之相)上。釋迦牟尼佛在繪畫作品中,一般都構置有立式的脅侍僧人或菩薩(趨於覺悟的有情)相伴;同時在周圍有時還構置有佛傳故事或佛本生故事畫面,主要表現的是釋迦牟尼佛前世往生為動物和人的故事場景。正如在此收錄的幾幅唐卡作品(藏式卷軸繪畫)中體現的一樣,這些畫面情節引人入勝、創作別出心裁,造型栩栩如生。在諸如西藏西部“古格”畫派等較早風格的同類作品中,作品形式規範,空間處理趨於二度平面化;而在後期風格作品、如西藏東部“噶瑪噶止”畫派的同類作品中,則揉和了大量的自然風景,背景的處理富於三度立體感。

藏傳佛教四大宗派

寧瑪派

  寧瑪派建立在西元八世紀晚期西藏最早的佛教先驅們的遺產上。它以從印度那爛陀寺來的兩位大師即寂護(Shantarakshita)和蓮花戒(Kamalashila)的顯宗教法和蓮華生大師(Padma Sambhava)的密宗教法為基礎,蓮華生大師是傳說中的大成就者,他前來降服了西藏的地方神靈,並使他們為佛教服務。在西藏的國王墀松德贊(755-797年在位)的全力贊助下,這些大師幫助建立了西藏第一座傳授佛法的寺院桑耶寺,在那裏他們剃度了西藏第一批僧人二十五名。在國王朗達瑪把佛教從西藏清除出去造成佛教中斷將近一百年後,隨著十世紀中期佛教在西藏的復活即『後弘』(Second Trans-mission)。寧瑪派成為一個單獨的教派,以『古舊派』而知名。使寧瑪派著名的是它系統而深奧的『大圓滿』(Dogchen,力斷一頓超)教法和其他的一些與金剛橛有關的教法也被達賴喇嘛和格魯派的人特別學習。寧瑪派另一特別之處是周期地發現某些由蓮華生大師埋藏的典籍(伏藏,terma)。

  在寧瑪派的美術作品中,蓮華生大師的各種圖像佔多數。在大多數場合他表現為穿長袍和戴帽子的形象,都是他的出生地烏底衍那(Uddiyana,可能在今天巴基斯坦的北部)的王子的裝束。寧瑪派流行的一些本尊神,包括馬頭明王(Hayagriva)、黑色金剛(Vajralika)、金剛持(Vjrapani),都以他們的猛惡形象出現。這種猛惡形象通常用來象徵法力和戰勝愚味無知。例如,砍刀和顱碗象徵銳利的智慧切碎實利主義的消極態度,並裝入顱碗之中,而顱碗即是對空性(sunya)的證悟。五個人頭骨組成的頭冠象徵五種主要的煩惱即貪、嗔、癡、慢、疑轉變為五智。由五十個新鮮人頭組成的花環象徵征服妄想、侵犯、刁難、偽善等等邪惡在精神上的作用。這些神的凶猛形象並不意味恐怖,而是為了幫助修行者承擔和完成清除證悟的道路上的障礙物。這些本尊神的法力,其作用有如一種理想或範例,使實踐的修行者吸收和認同,幫助實修者穿透無明愚昧的路障。

  寧瑪派廣為人知的另一流行教法是『中陰』,即『中間的狀態』(在死與再生之間的國度),<西藏度亡經>即是說明這種狀態。一般來說,寧瑪派的傳統美術作品有一種憂鬱、嚴肅、神秘的情調,它們強調一種深奧的神秘主義。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