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86,318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佛教 > 禪學思想史(套書)(再版)
禪學思想史(套書)(再版)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禪學思想史(套書)(再版)

作者: 忽滑谷快天
出版社: 大千
出版日期: 2003-12-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1870.00
市场价格: RM287.70
本店售价: RM253.2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禪家第一本思想史
百年權威 學禪必讀

  忽滑谷快天為日本知名禪學大師,有感古禪史考證不確,及法系中多有偽論妄議,言語道斷之大過,因此,為辨駁其妄偽,訂訛舛,為得其真而努力。其成果至今仍然被公認為禪學思想史之權威,亦是近百年來學者們共同推薦之最佳研讀本,亦是撰寫博士論文不可或缺的佐證資料。

  第一冊 印度部 印度禪學史 介紹外道禪與小乘禪
  第二冊 中國部 中國禪學史 準備時代 純禪時代
  第三冊 中國部 中國禪學史 禪機時代
  第四冊 中國部 中國禪學史 禪道絢爛時代(前期)
  第五冊 中國部 中國禪學史 禪道絢爛時代(後期) 禪道衰變時代大師夙以斯道之復古為己任,併用筆舌,訴之學者心證,鼓吹以達磨禪,於茲二十餘載。而參玄之士女,多不知古今禪道之變遷。被稱宗匠者,亦往往錯會禪弊,以為佛法。此皆闇於禪學史實所致。是以,繹中印二國禪之起源,述其衰亡之由來,以著本書。

本書特色

  本書為禪家第一本思想史,其三段論述為主要特色,第一為概說,第二略說,第三細說;概說置於編首,略說置於各章,細說置於各節。據編首之概說可知時代之大概,據各章之略論可知思想之大略,據各節之細說可知思想之內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忽滑谷快天


  法號佛山,日本武藏東村山(今東京)人氏,為遠藤太郎左衛門的四男。1876年在琦玉善長寺禮忽滑谷亮童出家,嗣法於善仲寺是笑亮快。1887年進入東京的曹洞宗大學林(1925年更名駒澤大學),1893年進入慶應義塾文學科就讀,1895年任琦玉蓮光寺住持。後任教於曹洞宗大學、慶應義塾大學,更專事於禪學的研究,並發表《禪學新論》等書。1911年11月奉曹洞宗宗務局之命,赴歐美考察三年;歷任曹洞宗大學教授及慶應義塾、同志社大學的講師。1919年起擔任曹洞宗大學副校長,1920年升任校長,1925年獲文學博士

譯者簡介

郭敏俊


  台灣屏東人,一九五O年生,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畢業。自小即好思索人生問題,於從事室內設計十餘年後,以近四十歲之齡入台北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研讀。現旅居美國,曾著有《商店設計》及《般若心經的現代意義》,並譯有《死亡醫學的序章》、《印度佛教史》、《無生死之道》、《看待死亡的心與佛教》等書。
 


目錄

導讀
原序
譯序
注意項目
 
印度部
第一編 外道禪

序說
第一章 梨俱吠陀宗教與汎神觀
第二章 奧義書之汎神思想
第三章 實我之領悟與識心見性
第四章 實我與心性 梵神與佛
第五章 奧義書之坐禪法
第六章 奧義書與禪
第七章 佛教與數論及瑜伽
第八章 數論與佛教之近似
第九章 瑜伽學派之禪
第十章 波檀闍梨之禪定
第十一章 外道禪之大成
 
印度部
第二編 小乘禪

序說
第一章 四禪八定
第二章 四禪之內容
第三章 四無色定之內容
第四章 滅盡定之創說
第五章 外道五通與漏進通
第六章 止觀
第七章 三昧
第八章 十念與二甘露門
第九章 安般念
第十章 六妙門
第十一章 十六特勝
第十二章 八解脫
第十三章 八勝處
第十四章 九次第定十遍處
第十五章 佛弟子中之禪僧
第十六章 祖師禪之先驅
 
中國部
第一編 準備時代

概說
第一章 安世高與禪數
第二章 支婁迦讖與禪教
第三章 支謙與禪經
第四章 康僧會與習禪
第五章 朱士行與漢人沙門
第六章 竺法護及其譯述
第七章 佛圖澄及道安之偉業
第八章 習禪之實修
第九章 廬山慧遠與念佛禪
第十章 鳩摩羅什與佛陀跋陀羅
第十一章 僧肇與道生
第十二章 玄高之修禪及其神異
第十三章 寶誌出世與佛陀渡來
 
中國部
第二編 純禪時代

概說
第一章 西域禪觀之流行與菩提達摩
第二章 菩提達摩之東來
第三章 達摩之教旨
第四章 僧副之禪觀 傅翕之超悟
第五章 二祖慧可之教旨
第六章 三祖僧璨與信心銘
第七章 僧稠之禪數與亡名之息心銘
第八章 四祖道信及其教旨
第九章 牛頭禪之祖法融
第十章 五祖弘忍及其時代
第十一章 六祖慧能及其宗風
第十二章 神秀及其禪
 
中國部
第三編 禪機時代

概說
第一章 禪風大變
第二章 牛頭禪暨無相三句
第三章 青原與石頭之宗乘
第四章 南嶽與馬祖之宗乘
第五章 永嘉玄覺與證道歌
第六章 荷澤神會與南北二宗之諍
第七章 南陽慧忠及其宗風
第八章 大珠慧海之《頓悟入道要門論》
第九章 百丈懷海開創禪剎
第十章 南泉與四堂之玄化
第十一章 佛光如滿與章敬懷惲之見解
第十二章 龐蘊參禪與白居易念佛
第十三章 藥山惟儼與丹霞天然之禪風
第十四章 五家法系之諍論
第十五章 圭峰宗密之禪
第十六章 溈山仰山之宗風
第十七章 黃檗希運之禪
第十八章 大慈山寰中、溈山大安、古靈神讚
第十九章 德山宣鑑之玄風
第二十章 臨濟義玄之宗旨
第二十一章 洞山良价之家風
第二十二章 長沙景岑與趙州從諗
第二十三章 子湖利蹤、陳尊宿、石霜慶諸等
第二十四章 雲居道膺、曹山本寂門風、唐代諸居士
第二十五章 雪峰義存與玄沙師備之法門
第二十六章 投子大同、大隨法真、三聖慧然、興化存獎
第二十七章 長慶慧稜、鼓山神晏、鏡清道怤
第二十八章 雲門文偃與羅漢桂琛
第二十九章 法眼文益之禪風
第三十章 風穴延沼與天臺德韶
第三十一章 王侯之歸崇與禪門之興隆
 
中國部
第四編 禪道絢爛時代(前期)

概說
第一章 趙宋勃興與諸宗恢復
第二章 永明延壽之宗風及其雜行
第三章 首山省念之禪與道原之傳燈錄
第四章 汾陽善昭之施設與大陽警玄之門庭
第五章 天臺教觀之復興與禪者教家之交涉
第六章 雪竇重顯之頌古及其餘弊
第七章 慈明楚圓與黃龍楊歧二派
第八章 薦福承古之異彩
第九章 瑯琊慧覺之門庭
第十章 楊歧黃龍二派之相
第十一章 圓通居訥與育王懷璉
第十二章 明教契嵩之修史
第十三章 浮山法遠之九帶
第十四章 金山曇穎與天衣義懷
第十五章 朝臣之參禪
第十六章 投子義青與曹洞禪
第十七章 圓照宗本與東林常聰
第十八章 淨因道臻與智海本逸
第十九章 長蘆法秀與芙容道楷
第二十章 晦堂祖心、真淨克文、兜率從悅
第二十一章 趙宋之末路
第二十二章 五祖法演與石門慧洪
第二十三章 五祖門下三佛
第二十四章 長蘆宗頤與長蘆清了之念佛禪
第二十五章 宋儒之道學
第二十六章 北宋之居士
 
中國部
第五編 禪道絢爛時代(後期)

概說
第一章 宋室南遷
第二章 天童正覺與大慧宗杲之對立
第三章 宋孝宗與諸山長老
第四章 天童如淨與萬松行秀之真風
第五章 經山師範之三教融合
第六章 南宋俗士之參禪與朱陸二儒學風
 
中國部
第六編 禪道衰變時代

概說
第一章 元初佛教與佛道二教之爭
第二章 萬松門下暨徑山妙高
第三章 雪巖祖欽之道學
第四章 天目中峰之禪淨合習
第五章 元叟行端
第六章 天如惟則之陽禪陰淨
第七章 石屋清珙之清逸
第八章 楚石梵琦
第九章 明初佛教
第十章 恕中無慍之節操
第十一章 明成祖之刻藏
第十二章 呆庵普莊之純禪
第十三章 天界道成與曹洞禪
第十四章 念佛公案之流行
第十五章 空谷景隆與毒峰季善之念佛禪
第十六章 明初諸儒
第十七章 王陽明學派之前身
第十八章 王陽明之心學
第十九章 王門高弟與其末流第一
第二十章 王門之高弟與其末流第二
第二十一章 笑巖德寶等之念佛禪與喇嘛教之流行
第二十二章 無明慧經與明末諸禪師
第二十三章 無異元來與湛然圓澄
第二十四章 達觀真可與憨山德清
第二十五章 鼓山元賢
第二十六章 密雲圓悟與費隱通容
第二十七章 清初皇帝與禪匠
第二十八章 為霖道霈與白巖淨符
第二十九章 聖祖之表彰朱學與世宗之喇嘛禪
第三十章 心學之衰頹與禪學思想之歿落
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