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0,241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艺术设计 > 艺术总论 > 臺灣當代美術社會發展(1980~2000)
臺灣當代美術社會發展(1980~2000)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臺灣當代美術社會發展(1980~2000)

作者: 李宜修
出版社: 臺灣商務
出版日期: 2011-08-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00.00
市场价格: RM61.50
本店售价: RM54.1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本書以宏觀的歷史角度探索臺灣美術社會發展,而1980 ~ 2000年間不僅是臺灣美術社會發展的轉捩點,更是臺灣美術社會發展的黃金年代,即使時序進入2011年,但綜觀臺灣美術發展之脈絡,仍不脫該時之範疇,故乃針對1980年代至2000年代的臺灣美術社會發展做一鳥瞰式探究,期以史觀的視野,呈現臺灣美術社會發展之全貌,試圖建構面向較廣且較完整的臺灣美術社會發展史論。

  目的乃在以宏觀的美術社會史觀之面向,從面的視角來窺探臺灣美術社會發展,但更期待今後有更多的研究者,能從點的視角再做另一層深入的研究,則臺灣美術社會發展史將能更完整地呈現。

作者簡介

李宜修

  筆名李放、徐開。東吳大學政治系畢業,美國州立紐奧良大學藝術行政研究所進修,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香港珠海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所博士。曾任電視節目執行製作、廣播電台主持人、畫廊經理。現任永達技術學院圖書管理組組長兼通識教育中心講師。


目錄

推薦序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臺灣當代美術發展及藝術市場略論

第一節 臺灣當代美術發展略述
一、前論
二、狂飆的 80 年代
三、守成的 90 年代

第二節 影響臺灣當代美術發展之面向
一、經濟
二、政治
三、教育
四、思潮

第三節 臺灣藝術市場概況
一、藝術市場與經濟
二、臺灣經濟奇蹟下蓬勃的藝術市場

小結

第二章 美術環境與藝術經濟發展之關係

第一節 藝文環境概況
一、藝文發展失衡
二、藝文生態描繪
三、藝術市場的地域差異

第二節 畫廊、拍賣會、藝術博覽會與美術館
一、畫廊
二、拍賣公司
三、藝術博覽會
四、美術館

第三節 替代空間
一、臺灣替代空間形成背景
二、替代空間是畫廊的前哨

第四節 國際藝術的引入
一、歐美藝術流派的因襲
二、國際性大展對畫廊的影響

小結

第三章 政經與傳播環境對藝術經濟的影響

第一節 臺灣政治解嚴與美術發展
一、威權政治氛圍下畫家的壓抑
二、解嚴後的百花齊放
三、政治解嚴助長本土繪畫抬頭
四、本土繪畫成市場的主流

第二節 政經變遷下兩岸藝術衝擊
一、解嚴後大陸藝術品來臺管道多
二、業者經營大陸藝術品及市場
三、對本地藝術市場是一種刺激
四、國際上的擠壓

第三節 傳播媒體與藝評對藝術市場的影響
一、傳播媒體
二、藝評

小結

第四章 美術生態之變遷與美術社會發展

第一節 市場經營現象
一、畫價狂飆下偽作的猖獗
二、因應科技下的網路經營
三、市場國際化的迷思

第二節 美術社會角色的變化
一、策展人的熱潮
二、裝置藝術與平面繪畫的對峙
三、畫廊介入公共藝術 / 創作者創作方向轉換
四、科技與媒材

第三節 環境的回應
一、鐵道藝術網絡
二、大專院校藝文中心的設立
三、藝術活動節慶化
四、營利與非營利藝文機構之消長
五、藝文期刊見證市場滄桑

小結

第五章 美術社會之生態結構

第一節 社經結構
一、經濟
二、人口結構
三、政治與社會

第二節 藝術家與收藏家
一、藝術家
二、收藏家

第三節 政策法規制度
一、政府之藝術產業政策
二、相關文化獎助法規稅制
三、與藝術產業切身之稅制
四、產業的需要與期望

第四節 藝術產業及美術館
一、藝術產業(畫廊 / 拍賣公司)
二、美術館

第五節 美術教育
一、美術教育的問題
二、兩種美術教育管道
三、兩種美術教育體系對藝術產業之效果
四、人文的美術教育理念
小結
結 語
參考文獻
附 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