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733,10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小说 > 华文创作 > 鄧時代的地下詩人
鄧時代的地下詩人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鄧時代的地下詩人

作者: 廖亦武
出版社: 允晨文化
出版日期: 2017-10-01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350.00
市场价格: RM53.80
本店售价: RM47.3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鄧時代的詩人考不上大學,當過煮飯工,開過大卡車,也開始寫詩。當鄧麗君變成一整個時代的靡靡之音,詩人偶然間聽到美國垮掉的一代作家艾倫.金斯堡(Allen Ginsburg)的《嚎叫》,腦袋轟一聲炸開了,「他的詩第一句就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好的頭腦被瘋狂給摧毀』,我就想我們連瘋狂都沒瘋狂過,他媽的還摧毀。」

  六○年代的美國嬉皮給了八○年代詩人學習榜樣,年輕的身體女人的身上踏開一條大道,也四處晃蕩,「四川到北京五天四夜的慢火車,我就鋪報紙睡硬座下面,聽到有人談論詩歌,就從別人的褲襠底下探出頭來,一面看他們的褲襠,一面聽他們談詩論藝,」他恨恨地說:「媽的,那時候中國就是沒有毒品,要不肯定去了。」

名人推薦

  張鐵志+李桐豪
  熱血推薦

  廖亦武一直用他殘酷但溫柔的筆記錄另一個看不見的中國,不論是非虛構的紀實、虛構的小說,或者詩歌。在這《鄧時代的地下詩人》中,他不僅重建與批判中國八十年代的文化史,更在那些荒誕與虛無中,提醒當代的人們,該如何走出「精神嬰兒」的狀態,成為真正思想自由的人。——張鐵志(作家)

  詩為他招來殺身之禍,但一開始,和最終,也還給他徹底自由。——李桐豪(作家)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廖亦武


  1958年生於四川鹽亭,因在1989年天安門大屠殺凌晨寫作並朗誦著名長詩《大屠殺》,以及組織拍攝詩歌電影《安魂》而被捕,判刑四年,受盡折磨,曾在獄中自殺兩次。刑滿後多次化名出版《沉淪的聖殿》、《中國底層訪談錄》等書,成為中國第一禁書作家。

  2007年,紐約的文學經紀人彼得.伯恩斯坦在《巴黎評論》看到黃文翻譯的《中國底層訪談錄》片段後,取得該書英文版權,並從此成為廖亦武作品經紀人。

  2008年5月該書英文版The Corpse Walker: Real Life Stories: China From the Bottom Up出版,讓地下作家廖亦武在海外一夜成名。可在中國,他的言行依然受到嚴格封殺,曾17次被禁止出國。2011年7月,因準備在美國和德國出版《上帝是紅色的》和《六四:我的證詞》,受到警方再次判刑坐牢的威脅,不得不買通黑社會,輾轉越南逃亡德國。流亡後的廖亦武,在英、法、德、西、葡、義等三十多個國家都有多種著作出版,特別在德國及法國,以一年一本的速度出版有《六四:我的證詞》、《子彈鴉片》、《洞洞舞女和川菜廚子》、《上帝是紅色的》、《這個帝國必須分裂》、《毛時代的愛情》,並獲得德國書業和平獎、雪爾兄妹獎、卡普欽斯基國際報導文學獎、法國抵抗詩人奬等十多個重要獎項。在伯恩斯坦看來,廖亦武不僅是有作品被翻譯成多種外語的中國當代作家中最優秀、最具挑戰性和創新的一位,更是一位勇敢大膽的有著獨立意志的人,任何時候都會捍衛自己自由言論和自由思考的權利(Liao is not only a fine writer but a courageous and brave and individual willing to stand up at every turn for his right to speak and think freely)。


目錄

前奏

第一章 牛鬼蛇神
生命指南
愛情悲劇
婚後生活
詩壇明星
街頭寒夜
烏合之眾
舞臺效果
短命作曲家
政變未遂

第二章 顛三倒四
江城鶴州
茶館詩會
手淫詩篇
空投特務
死亡電報
舊情復燃
清除精神汙染
三角遊戲

第三章 上躥下跳
京城詩評家
文壇女霸主
虛幻的戰爭
政治風向已轉
銀座咖啡
政治風向再轉
連夜出逃
大學混混
警察與毒品
無罪,然後凋謝
輕若鴻毛

第四章 東奔西跑
新聞或醜聞
院長和院士
相思病晚期
哭你的只剩下她一人了
紅石村四十三號
我們來了,我們埃斯
兩個暗娼
海子寓言
特區海南島
長詩《雜種》

第五章 窮途末路
亂世慢車
會師在官方
運河沿岸
酒後真言
故都南京
授獎儀式
溫情意味著年老
革命與割肉

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