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0,962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政治 > 我在蔣介石與汪精衛身邊的日子
我在蔣介石與汪精衛身邊的日子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我在蔣介石與汪精衛身邊的日子

作者: 臧卓
出版社: 獨立作家
出版日期: 2014-01-20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550.00
市场价格: RM84.60
本店售价: RM74.4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臧卓寫出許多軍閥間相互猜忌鬥爭之事,是研究近代戰史不可忽視的珍貴史料!

  這是臧卓晚年所寫的回憶錄,描寫他在蔣介石及汪精衛間擔任要職所親歷的事件。臧卓原先是國民黨中將,在唐生智部下,親歷不少戰役,也與聞不少密勿。民國十九年,唐生智組織「護黨救國軍」進行第二次武裝反蔣失敗後,臧卓隱寓於上海,時常在《新聞日報》上發表對時局的主張,蔣介石閱後頗有讚賞,特地召見,意在籠絡。蔣介石問其是否與唐生智脫離關係,臧卓答以「關係脫離,感情還在」,為蔣介石所忌,未予重用。其間,臧卓就個人戎馬生涯作了筆憶,著成《萬里征驂錄》,「辭含珠璣,時譽甚隆」。

  抗戰期間南京失守後,臧卓隨軍退至武漢。不久,臧卓悄然折回上海。民國二十九年汪偽南京政府成立,臧卓投靠汪精衛,在汪偽政權中,以文人居多,臧卓是少數的武將。汪精衛對其賞識有加,最後當到蘇北行營主任。

  從蔣介石到汪精衛,半生戎馬生涯,臧卓寫出許多軍閥間相互猜忌鬥爭之事,是研究近代戰史不可忽視的珍貴史料。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臧卓


  一八九○年出生,江蘇鹽城人。幼時習經史,擅辭章之學。稍長到南京考入陸軍中學畢業,後在北京參謀本部當第五局(管戰史)科員,不久辭職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深受校長蔣百里賞識。民國十三年,調任陸軍部少將機要科長。民國十六年,任職武漢衛戌司令部。北伐期間,他先後在陳銘樞的第十一軍和唐生智的第八軍任參謀長。後來唐生智就任陸軍訓練總監,臧卓就任中將訓練所長。臧卓與汪精衛私交甚篤,民國二十九年汪偽南京政府成立,臧卓亦落水當了漢奸,先後任軍事委員會委員,軍委會第二廳、第一廳廳長、點編委員會主任委員,點編華中和平軍四十餘萬,最後調任蘇北行營主任,統轄兩個集團軍,計十三個師,號稱十萬人之眾(實際七萬餘人),清勦盤據蘇北之新四軍。後因汪偽政權內鬨,被以「清鄉剿共不力」之名解職。抗戰勝利後,臧卓潛居香港,以教書為生。一九七五年春,病逝於香港。


目錄

導讀 臧卓和他的回憶錄/蔡登山


擾擾攘攘六十年
周旋歷次政變中
加入唐部任參贊
南昌謁晤蔣先生
武漢共黨太橫行
突然起了大變化


疏通靳雲鶚讓路
驚人計畫被埋葬
一聯四詩輓芸樵
發通電微服東下
退回蔣先生委令
唐生智回師反共


我更瞭解唐孟瀟
聊閒話一笑而罷
投機分子來路貨
蔣百里最寄關心
晤程李游說無功
通電下野奔東瀛


無錢無船動肝火
變局有如走馬燈
偕百里師往東瀛
東山再起赴唐山
歡聲雷動迎故主


人事複雜謀求多
舉薦舊友趙崇愷
王侯府第海棠紅
酒食徵逐笙歌繞
臨行交代兩件事
重遊津門訪舊雨
一波甫平一波起


蔣先生宅心仁慈
唐生智再展雄風
蔣唐表面互謙虛
滯留南京久不行
唐欲任陝西主席
鄭州反蔣太兒戲


不回北平去漯河
得一知己可無憾
踏雪出亡的一幕
土堡一宿抵開封
取道徐州奔津門
望門投止有義兄


蔣百里為徒受累
閻錫山邀唐赴晉
中原大戰的輪廓
老謀深算閻老西


如此這般模範省
傅作義與李服膺
倒戈將軍名不虛
南園豪飲險喪身
已經多活四十年


由民十五至二十
由民二十一至二十六
學潮與抵制日貨
赴國難國府改組
安內攘外有先後
黃膺白心力交瘁

十一
淞滬抗戰與閩變
一念老友良足悲

十二
軍參院中任廳長
再談訓練總監部
總務廳裏三科長
國難當前無私見
話說總理紀念週

十三
閱兵謁陵與祭墓
蔣先生茶會祝壽
勵志社遇汪先生
何上將獨保榮銜
馮玉祥機變多端
兩總監同祝母壽
劉鎮華死得兀突

十四
使館憲兵與軍校
陳辭修的一段古
汪被刺與蔣蒙難
廬山訓練唱竹枝

十五
總監部撤退武昌
防空壕安慰人心
私寓圖書全放棄
告別式共有三項
唐老總為人所扼
臨危受命守南京

十六
回憶五次長江行
總監部換了招牌
蔣先生主持公道
到昆明作寓公去
離筵話別倍傷懷
眼前出處費安排

十七
到香港暫作寓公
吸鴉片要懂藝術
一幕歷史性戲劇
滬戰得失之我見
對和戰個人觀念
在滬初見汪先生

十八
汪先生要我何用
軍事方面需要我
與朱惺公辯漢奸
一連串的新職務
設立軍事籌委會
招待所裏的人物

十九
一幕歷史性悲劇
京滬線漸復舊觀
從未見過陳璧君
周佛海約我面談
羅君強上萬言書
天下烏鴉一般黑

二十
淪陷區三種現象
提出了十件議案
先向丁錫山開刀
任援道與綏靖軍
吳化文剿共降共

二十一
隴海線上雜牌軍
孫良誠要求諸多
郝鵬舉不擇手段
點編聲中一憾事
鄂粵兩省的部隊
蘇北方面問題多
李明揚按兵不動
繆斌利用李長江
陳毅愚弄李明揚

二十二
三赴泰州的任務
縮小省區的意見
自暴其醜三趣事

二十三
蘇北行營的編制
就職前的兩要公
當務之急幾件事

二十四
嘉獎廉潔鬧笑話
軍事會議兩目標
議決提案共十項
改編第一集團軍
領章添了一顆星

二十五
成立第二集團軍
第一次出巡屬縣
校閱楊部三個師
興化到高郵寶應
一部小說三千元

二十六
三個問題難應付
前門有虎後有狼
乘夜突擊新四軍
南通工業盡凋零
鹽城燒毀百姓苦
最後一站合興鎮

二十七
蘇北行營三特點
祭孔儀節極隆重
海、啟清鄉之役
包穀田裏竹竿戰
兩則醜聞聊補白

二十八
清鄉之後整內部
辦黨務一竅不通
清查稅務最繁難
楊案引起大誤會
結束一詞最不祥
優哉游哉且作詩
一件明顯的預兆

二十九
汪先生病逝東瀛
中日政府發聲明
載運靈櫬有專機
組織哀典委員會
暫行安葬梅花山
移靈典禮與祭文
不勝故主依戀情

三十
陳周褚王誄詞
菲印日有唁電
憶錄幾副輓聯
陳公博代主席

三十一
謀刺攝政王始末
被捕的幾種說法
供詞散失的經過
個人生死置度外
獄中詩傳誦千古
與陳璧君的戀愛

三十二
童子試留佳話
十五歲即能詩
早年革命生涯
詠落葉戀國家

三十三
主張中日和平
抗戰必先剿共
謀和平兩階段
決意脫離重慶
由昆明飛河內

三十四
汪氏組府缺點多
訪罷日本訪偽滿
注重軍事與新運
和平參戰最滑稽
摘錄幾條汪語錄

三十五
和平軍受新任命
任援道獨享異數
郝鵬舉器小易盈
決定先離開揚州
郝氏贈我五十萬
只願退為太平民
蟄居北平兩年餘

三十六
王芃生素願未償
北洋派壽終正寢
治安軍紛投八路
殷桐生先死是福
理財能手汪時璟
張華筵一網打盡
華北「肅奸」事件
北平審奸兩鬧劇

三十七
故都舊景又湧上心頭
明成祖定名南京北京
民十三改訂優待條件
馮玉祥逼宮自鳴得意
參觀故宮門票收一元
令人難忘的翠根玉柱
文物精華重見於海外
幸有兩老友常共晨夕

三十八
肅奸的理由與反效果
因題猛虎圖初識陳群
蕭叔宣死得不明不白
梅花山汪墓被毀重述
清涼山火葬場的一幕

三十九
以德報怨
退役編遣
遠征緬印
解散偽軍
興獄毀墓
怪誕不祥

四十
待死餘年,攖心國是
野人獻曝,貢其愚見
國府大員,均應負責
陳副總統,蓋棺論定
悼詩四首,品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