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585,385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自然科普 > 社会科学 > 军事/军武装备 > 消失的巨獸: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主力艦
消失的巨獸: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主力艦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消失的巨獸: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主力艦

作者: 劉怡
出版社: 通寶文化
出版日期: 2010-01-14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480.00
市场价格: RM73.80
本店售价: RM64.90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西元1936年12月31日,華盛頓海軍條約期滿作廢。漫長的「海軍假日」甫一結束,列強便重新投入了建造「超級戰艦」的競賽。但鼎盛之顛也就是衰落之基,隨著航艦、潛艦等新兵器的出現,主力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一爆發後便逐步淪為次等的海軍主力。

  美國海軍在開戰時擁有7級15艘主力艦,其中8艘佈署於太平洋地區的低速戰艦在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中幾乎全部損失,直接迫使美國改變對主力艦的使用思路。1945年8月15日,日本代表在密蘇里號主力艦上簽訂了投降書,主力艦在海軍中的光榮生涯達到了巔峰以及終點。

  英國皇家海軍在開戰時擁有主力艦12艘,其中絕大多數為一戰末期服役的低速艦。歐洲戰場勝利後,最新的英王喬治五世級曾奉命前往遠東,參加對日的最後作戰。

  日本海軍在開戰時擁有10艘主力艦,另有兩艘史上最大的72,000噸大和級戰艦即將竣工服役。它們擁有9門世界最大的460mm主砲,在火力和防護方面創造了多項世界第一。不過戰爭初期航艦機動部隊成為聯合艦隊的中堅;加上日本海軍中迷信主力艦決戰的「艦隊派」長期將戰艦部隊當作最後的決戰王牌、不得輕易動用,日本的12艘戰艦除4艘金剛級作為機動部隊護衛艦行動較活躍外,其餘很少出戰。戰爭末期兩艘伊勢級改裝為航空主力艦,扶桑級則在1944年蘇里高海峽夜戰中葬身於史上最後一次主力艦砲戰。1945年前後兩艘大和級先後投入作戰,相繼被優勢美軍航艦艦載機擊沉,宣告了主力艦大時代的最終結束。

  法國、德國、義大利、蘇聯四個次級海軍強國也擁有一定數量的主力艦,但受其海軍戰略與地理位置的制約,未能發揮預想中的作用。另外北歐和南美一些國家也有主力艦服役至二戰之後,本書也一併收錄。


目錄

第一章 美國海軍主力艦、大型巡洋艦
第二章 日本海軍主力艦
第三章 德國海軍主力艦、裝甲艦
第四章 英國皇家海軍主力艦、主力巡洋艦
第五章 法國海軍主力艦、主力巡洋艦
第六章 義大利海軍主力艦
第七章 蘇聯海軍主力艦、主力巡洋艦
第八章 歐洲其他國家主力艦、主力巡洋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