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87,784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命理 > 宗教概论 > 走向神聖
走向神聖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走向神聖

作者: 張志剛
出版社: 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
出版日期: 2006-05-02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99.00
市场价格: RM45.48
本店售价: RM40.4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 第一章宗教起源問題
  • 第二章宗教與科學
  • 第三章宗教與非理性
  • 第四章 宗教與語言
  • 第五章當代宗教對話
  • 第六章宗教與文化書摘:各類宗教的平信徒,無論基督教的、佛教的還是伊斯蘭教的,也大多過著“二手的”宗教生活。他們的信仰是別人創造的,是傳統給予的,是對一些既定的形式或習俗的模仿。與其研究這類“二手的”宗教生活,當然不如考察那些異常的、狂熱的、有創造性的宗教經驗。

      詹姆斯指出,生理學有一個很好的法則,要想說明某個器官的意義,就要找到其獨特的功能。這個法則同樣適用於宗教經驗研究。“宗教經驗的本質,也就是我們最後必須用以判斷形形色色的宗教經驗的那種東西,必定是我們在其他經驗裡找不到的那種要素或特性。當然,這樣一種特性的顯而易見之處,就是那些最偏激、最誇張、最強烈的宗教經驗。

      有些宗教思想體系並不明確假定有一個上帝或神。譬如,在佛教那裡,佛陀的地位儘管與上帝相當,但嚴格地講佛教思想體系是無神論的。更典型的是近代的先驗唯心論。例如,在愛默生主義(Emersonism)那裡,傳統意義上的上帝似乎被“蒸發成了”抽象的理想(觀念性)。

      上帝不再是一個具體的神,也不是一個超人,而是事物的內在神性,是宇宙的基本精神結構,是先驗論者的崇拜對象。──以上摘錄本書第三章的第四節:宗教與神秘經驗

    作者簡介

      張志剛,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研究所、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對話研究中心、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等校兼職教授。曾任舊金山大學中西文化歷史研究所客座研究員(1995),哈佛大學世界宗教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1997-1998)。
      主要著作有:《宗教文化學導論》(人民出版社1993,東方出版社1996)、《貓頭鷹與上帝的對話——基督教哲學問題舉要》(東方出版社1993)、《走向神聖——現代宗教學的問題與方法》(人民出版社1995)、《理性的彷徨——現代西方宗教哲學理性觀比較》(東方出版社1997)、《宗教學是什?》(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揚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3,天地圖書出版公司2003)、《宗教哲學研究——當代觀念、關鍵環節及其方法論批判》(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主編:《宗教研究指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跨文化思想者文庫》(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等。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