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   密码 您忘记密码了吗?
1,663,653 本书已上架      购物流程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用户协议

有店 App


当前分类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社科 > 社会议题 > 旁觀他人之痛苦
旁觀他人之痛苦
上一张
下一张
prev next

旁觀他人之痛苦

作者: 蘇珊‧桑塔格
出版社: 麥田
出版日期: 2004-10-15
商品库存: 点击查询库存
以上库存为海外库存属流动性。
可选择“空运”或“海运”配送,空运费每件商品是RM14。
配送时间:空运约8~12个工作天,海运约30个工作天。
(以上预计配送时间不包括出版社库存不足需调货及尚未出版的新品)
定价:   NT220.00
市场价格: RM33.47
本店售价: RM29.78
购买数量:
collect Add to cart Add booking
详细介绍 商品属性 商品标记
內容簡介

  這是蘇珊.桑塔格2003年的最新論著,也是繼《論攝影》之後,另一部深入探討影像與當代文化關係的力作。桑塔格在書中追溯了現代戰爭與攝影的演進,近代反戰運動的發展,以及影像與新聞、藝術和文化之間的複雜與曖昧。那些源源充斥於現代生活中的戰災影像,究竟是「記錄了」戰爭的原貌,還是「建構了」災難的神話?究竟是激起了我們對暴力的厭惡痛絕,還是磨平了我的同情心?旁觀他人的苦痛究竟是為了謹記教訓,還是為了滿足我們的邪淫趣味?觀看這些凶劫的影像究竟是要令我們堅硬一點以面對內心的軟弱?還是令我們更麻木?或令我們接受生命中不可挽回的創傷?而面對這類由照片所帶來的遠方災痛的知識,我們又該做些什麼?桑塔格這本書不僅讓我們重新思考影像的用途與意義,更直指戰爭的本質、同情的局限,以及良心的責任等重大議題。

作者簡介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年出生於紐約市,在亞利桑那州和南加州度過小學及中學生涯,十五歲進入柏克萊加州大學,隨後轉至芝加哥大學就讀,十八歲自該校畢業,1957年從哈佛大學取得哲學碩士學位。
  1960年前後桑塔格開始活躍於紐約文壇,被視為新一代的才女接班人。1963年出版第一部小說《恩人》,贏得名哲學家漢娜鄂蘭的激賞;1964年發表的〈假仙筆記〉,被美國新聞學會列為二十世紀一百篇最重要的文獻之一;1966年結集出版的《反對詮釋》令她名噪一時,該書迅即成為大學校院經典,「美國最聰明的女人」的稱號不脛而走。六、七○年代之間,幾乎每部桑塔格文集都是一宗出版盛事,其談論主題從法國結構主義人類學、法西斯主義、色情文學、電影、攝影到日本科幻片乃至當代流行音樂,筆鋒所及都得風氣之先,充滿睿智、卓見。1977年的《論攝影》榮獲國家書評人評論組首獎;1978年的《疾病的隱喻》肇自1975年間她與乳癌搏鬥的經驗,被女性國家書會列為七十五本「改變了世界的女性著述」之一。
  除小說和評論文字之外,桑也涉足電影與舞台劇的編導工作,七、八○年代桑一共拍攝了《食人生番二重奏》等四部電影,並導演了皮藍德婁和昆德拉等人的劇作。1992年出版的第三部長篇《火山情人》,登入暢銷排行榜,是桑最雅俗共賞的一部作品;而2000年面世的小說《在美國》,更為她贏得該年的美國國家書卷獎。2001年5月,桑獲得兩年一度的耶路撒冷獎,表揚其終身的文學成就。

譯者簡介
  陳耀成,電影導演、劇作家及文化評論家。編導的劇情片包括:《浮世戀曲》、《錯愛》、《情色地圖》及探討港澳回歸的紀錄片《北征》與《澳門二千》;錄像作品包括《紫荊》、《吳仲賢的故事》。
  在香港已出版的書目包括:《最後的中國人》(素葉)、《從新浪潮到後現代》(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夢存集》(青文)、《浮世戀曲:劇本及評論》([中英對照]香港大學)、《情色地圖:劇本及評論》([中英對照]青文)。
  陳現居紐約,曾於該市的新院大學(New School University)得哲學碩士學位。英文論文刊於網上學術季刊《後現代文化》(Postmodern Culture)。根據張愛玲《赤地之戀》改編的英語話劇曾於2000年春在百老匯外圍公演。


目錄